海口网4月21日消息(海口晚报记者 陈小萍)4月19日,夕阳西下,海口的天空渐渐呈现出橙黄色,一切看起来都很安静。黄昏时分,总让人想起那遥远的地方,那激情的岁月。83年前,红色娘子军作为一个战斗整体,仅存在一年多时间,但事迹和精神却在国内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意义,书写了海南珍贵历史档案。在时间的流逝中,她们相继走了,但世人会永远铭记她们,并用多种方式来继续讲述她们的故事。
用歌曲向她们道别
“琼崖红军的枪啊,我爱它,就像那妈妈爱娃娃,日夜不离身,天天带着它,话当年,它随红军拯救了苦难黎胞,它随红军点燃了革命的火把……”艳阳午后,海口市琼剧团的宿舍楼里,飘出了《琼崖红军的枪呀我爱它》的旋律。哼唱者是此歌的作曲者吴梅,他用这首为红色娘子军而创作的歌曲向最后一位红色娘子军道别。
吴梅今年81岁,海南著名的琼剧作曲家。1972年6月,他跟随海口市琼剧团去北京中国京剧院学习京剧《红色娘子军》。经过两个月的学习,回到海口编排琼剧版《红色娘子军》。为了进一步领略红色娘子军的精神,他还多次利用休息时间,前往琼海探访了多位娘子军战士。
“多年来,海口市琼剧团不断演绎《红色娘子军》中的主要唱段,同时不断丰富演出形式,进一步传播红色娘子军的精神”,吴梅告诉记者,“红色娘子军对我的影响很大,不仅陶冶了我的革命情操,还使我走上了文艺创作道路,写了许多反映革命斗争的琼剧与歌曲。”
吴梅说,红色娘子军是海南人民的骄傲,在全国树立了榜样,她们的精神鼓舞了海南人民,“当时她们在水深火热中战斗换来了今日的幸福,然而很多年轻人却不知道幸福生活得来不易,红色娘子军们去了天堂,她们的意志、精神应长留人间,鼓励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用芭蕾向她们致敬
年初的一个黄昏,中央芭蕾舞团携首演于1964年的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回到该剧的“故乡”海南,用婀娜轻盈、舒展飘逸的芭蕾向红色娘子军致敬。
中央芭蕾舞团的“芭蕾大师”徐刚,1987年进入中央芭蕾舞团,曾主演《无益的谨慎》、《天鹅湖》、《堂·吉诃德》、《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大型舞剧。谈及红色娘子军,徐刚脸上满是藏不住的敬佩。“我们芭蕾舞团的演员在表演《红色娘子军》时,表现的是一种豪情、一种激励。”徐刚告诉记者,“无论我们在哪里演出,当熟悉的《娘子军连歌》和《万泉河水清又清》曲调响起,所有的观众都会情不自禁地和着音乐打起拍子。”
中央芭蕾舞团主要独舞演员鲁娜,从2008年开始扮演“吴琼花”,而她所演绎的参军后的琼花,比前人更女性化。“虽然‘琼花’这个角色我扮演了很多次,但每次的感觉都不一样,红色娘子军是一直很特殊的队伍,她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精神一直鼓励着我。”
用行动向她们学习
“那一年我9岁,第一次看电影《红色娘子军》,最让我难忘的是,在战斗过程中,身边的战友们一个个倒下了,可娘子军们却擦干眼泪不屈不挠,继续与敌人进行生死搏斗,最后终于战胜了罪大恶极的南霸天。”今年27岁的小袁,是一位青年志愿者,每个周末他会来到海口市福利院,陪伴那里的孩子们。
小袁告诉记者,红色娘子军的感人事迹让他了解了悲壮历史,懂得了正是无数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祖国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生活,“作为后辈,我发自内心的敬佩和崇拜这些革命前辈,而我能做的,就是做更多的志愿服务活动向她们学习。”
“红色娘子军一直是海南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她们靠着坚定的意志,为海南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丰功伟绩,同时也教育着我们,越是长满荆棘的路,越需要我们去开拓。”海经院刘洪副教授告诉记者,“红色娘子军体现的是一种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和一种奉献、牺牲的精神,为当代人树立了榜样,同时也教育后人如何做一个坚强的人。我们在告慰战士们忠魂的同时,应继续和发扬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用实际行动向她们学习。”
相关链接:
铭记永远的红色娘子军 战斗精神可歌可泣历程辉煌壮丽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