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媒体上报道过一下,小区门口也挂了横幅,但海口网格员入户调查还是频频吃了闭门羹,被市民吐槽像间谍。
从市民的心理看,这第一印象就是骗子或推销员。尽管说明了是网格员,但这恰好也可以是一个骗子趁机混杂其间的时机。市民上当受骗多了,破案率低了,眼泪风干了,也就被迫自己精明了,提防意识强了,邮局寄毒品的骗局都见过,何况冒充一个网格员证件这种小儿科?至于扫二维码辨真伪,没有现场的第三方公信力背书,谁敢扫二维码,扫进了钓鱼网站怎么办?说穿了就是一个“狼来了”效应的长期濡染,警察叔叔也一再教导我们,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包包也不要背在背后,更别轻信让人进门,即便听见门外的婴儿哭声,也别开门,那是入室抢劫犯在放录音。所以在有一些市民眼里,网格员嘛,怎么看怎么像骗子,别说新闻里的保姆不敢开门,就是屋主也不怎么敢。
第二印象是,虽然你是网格员,但网格员是干什么的?“人户两清”清了干什么?“网格”这两个字听起来就很像一种束缚人的变种保甲制度,让人一听就不舒服:你要“网”谁?你“格”什么?是不是你这么一网一格,我就跑不动了?就算是为了服务,但不要以为你是做好事,别人就一定得买账。大街上免费送礼品、搞活动集赞的,都有一大把人不予理睬呢,何况网格员的好处在哪里,根本还没看到?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不相信:相信你的人,但不相信你的目的。
第三印象是,拿我的信息去干什么?宣传上说,目的是为了服务前移,打通为民政务的最后一公里。网格员也说,你这一片都归我“管”。但现在的问题是,政府“管”什么不“管”什么,错位和缺位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的积弊,市民有心理阴影,也不那么容易消除。简政放权是一个细活,目的和手段都很重要的。至于个人信息安全,就更担忧了。住户信息中的成员、水电读数、上学、房产、投资等情况一摸清的话,都可以远程画像了,便利于商业化的精准情报营销(或行骗),这是一种巨大的商业诱惑。按理说,政府雇员不会私自出售住户的信息的。我们以前也是这么相信一些银行、运营商、妇产科医院等,都是一些国有机构,相信他们能保守客户的资料不做他用,但结果呢?所以,我相信你的身份,但不相信你的人品。
第四印象是,随着权益意识的提升,只要没犯法,房门内的事外人无权过问,哪怕是派出所来了也只得好好沟通,强制不得,何况是一个网格员?我的房间我做主,本宫今天不高兴,你网格员啊?好像跟我关系不大,恕不接待。并不是谁都热心公共事务的,尤其是有一些公共事务并没有给他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市民有不高兴、不开门的权利。
可以说,网格员敲不开一些市民的门,这是预料中的事。如果海口市政府感到了错愕,那证明真的是考虑不周、准备不足、宣传不够、动员不力。好事做好,知易行难,此事恐怕还得另外下一些功夫才行。
相关链接:
接待居民办事不厌其烦 带你走进海口社区网格员
网格员人手一台手持终端 柳南社区服务"如虎添翼"
海口网格员入户调查首日吃闭门羹 家里有人就是不开门
海口市入户调查全面铺开 网格员真假可查询
滨海新村社区网格员电子相册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