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吕梁山区临县,一片老旧的窑洞、平房密集地垒在凤凰山下的老区里。当地人渐渐地搬进了新楼房,留下的老屋则住进了越来越多被称为“做饭的”的女人——她们大多独身带着孩子,从附近的村镇搬来县城陪孩子读书,演绎着一幕幕现代版的“孟母三迁”。
40岁的武唤梅租了一间平房,带着两个儿子生活了8年。“大小子小学那年就搬来了。”她告诉记者,“一年房租4000,全靠丈夫在外地打工养活全家。”武唤梅的大儿子张凯今年16岁,幼年便因病失聪,现在每天带着助听器上课。
“最担心孩子的身体,又想让他安心念书。”武唤梅说,“我和他爹苦点累点都不算啥,只要他好。”
武唤梅的亲姐姐武清梅就租在隔壁,两姐妹的生活相似又不尽相同。2010年,武清梅开摩的挣钱的丈夫遭遇车祸,右手伤残,还落下了严重的肺病,一家五口顿时失去经济来源。“学费生活费只能东拼西凑地借,借不到就只能找高利贷。”武清梅说。几年下来,一家总共欠下了5万多的债,丈夫每当身体略有好转就出门打工,令他们欣慰的是,大女儿已经考入大同大学俄语系,二女儿也考到外地一所不错的高中,“只要孩子有出息,什么都值得。”
45岁的王芝娥有着当地陪读妈妈中罕见的高中学历,曾是代课老师的她如今也和其他人一样租住在一孔窑洞里。“村里教学条件不好,孩子到县里就跟不上。”王芝娥说,“归根结底是怕耽误了孩子们的前程,不管能不能学好,至少我们给他们创造了条件。”
为了陪两个孩子在县城读书,王芝娥老家的几亩地已经荒废,家里还雇了个人照顾老母亲,全家就靠丈夫开大巴养活。“经济困难,买菜只敢挑最便宜的,有时候捡邻居家不要的不新鲜的菜吃。”王芝娥说,苦,可是不后悔。
李梅梅曾和丈夫在北京打工,一年能攒下3万多,为了孩子上学,三年前他们放弃工作回到临县,租了一间十平米的小柴房,一家四口挤一张床。“丈夫在县里打零工,我在家给孩子做饭。”李梅梅说,在她老家曜头村,但凡有孩子的女人,绝大多数都出来陪读了。“村里没条件念书,县城学校没住宿条件,我们只好陪过来。”
如今,现代教育观念已普及到了田间地头,教育资源却没能够及时跟上脚步,村镇教育资源的薄弱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为了孩子的教育进入城市。在临县,这样的陪读妈妈数以百计,在全国更是处处可见她们因操劳而渐渐失去神采的身影。
这些陪读妈妈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在艰苦的环境中苦苦坚持——放弃和坚持,都是为了孩子们能够“翻身”,避免重复她们的命运。在简陋、逼仄的出租屋内,默默流淌着的不仅是她们辛勤的汗水,更是无私同时也有些辛酸的母爱。
相关链接:
张柏芝携两子戏水 湿身吻小Q额头母爱四溢(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