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组织11000人分14批参观垃圾终处理场拉开序幕,近日1000名校长先饮了“头啖汤”,此举意在增进社会对垃圾焚烧设施建设的理解和支持,为创建全国垃圾分类示范城市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此次兴师动众搞“垃圾万人行”,其初衷应该说是好的。毕竟活动提供了一个让市民方便近距离目睹垃圾处理现场的机会,而且活动花费80多万元、人均80元也算是“湿湿碎”。但公众关注的热点其实并不在花费,而在于能看到什么,提出的意见能否得到采纳。
首先,需要探讨的是面向谁来参观的问题。据悉,参观人主要包括两大类,分别是政府官员、基层干部和各界人士代表。其中,各界人士代表包括千名记者、千名家庭妇女、千名志愿者、100名房地产开发商和200名物业经理等。显然,公务员在其中比重过大,对此,有关负责人解释称原因是政府各阶层人员未必了解垃圾处理工作,而且接待能力有限。问题是,虽然公务员应该在垃圾分类中起到率先示范作用,但普通市民才是垃圾分类的主体,而且对垃圾焚烧存有疑义的也多是普通市民,因而浩浩荡荡的队伍中理应让普通市民充当主角。理论上,如果垃圾处理措施真的经得起市民亲身“检验”,那么显然是让越多普通市民参观越好。
其次,参观让人看到什么?此次安排的参观地点让人觉得“颇有深意”。先让人闻番禺区火烧岗填埋场的恶臭,再参观李坑焚烧二厂与已封场的李坑填埋场,形成对比,以期得出焚烧厂能解决填埋场臭味,进而起到宣传和引导的作用。设置参观的“反差感”可谓用心良苦,表面上看也可推论得出参观者会支持焚烧的认识。但是,问题未必这般简单。一方面,参观者多数并非垃圾焚烧或填埋场可能影响的利益相关者,如何能“代表”后者的意愿?另一个方面,参观者走马观花,看到的是表面还是常态?具体而言,过去时常发生的垃圾车滴漏等问题是否有人参观与无人参观两副面孔,绝大多数普通市民对垃圾焚烧理论了解几何,这些都是问题。因此,参观只是引子,最关键的还是持续的信息公开。
记得去年李坑垃圾焚烧二厂点火调试时,有关领导就特别叮嘱:“设备光漂亮是不够的,还要管理好!”事实上,一些“反烧”市民所不信任的并非设备本身的技术先进性,而是担心管理出问题导致“南橘北枳”。所以,如果过高寄望于“垃圾万人行”来消除对垃圾焚烧的疑虑,恐怕还是有点一厢情愿。
再次,“垃圾万人行”之后还应做什么?此次“垃圾万人行”相信会一定程度上提升一些参观者日后参与垃圾分类的自觉性,但是,仅靠一部分人从中“觉醒”显然还不足以形成“气候”。对参观者真实意见的收集、分析,特别是对垃圾焚烧项目利益相关者意见的征询,从中吸纳民意,作为相关政策措施科学决策的依据,应当是必做的功课。总之,市民更期待见到在“造势”之外的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