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少年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县南段庄烈士陵园的英雄纪念碑前做出各种不雅动作,还将一墓碑踢倒。这组图片经微博网友发布后,12日引发舆论关注,许多网友对此表示愤怒。清苑县当天回应称,高度重视烈士陵园事件,已安排民政局对损坏的墓碑进行修复,由教育局查明相关人员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立即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活动。
一桩破坏公共设施的“小事”,因关涉“民族大义”的政治选项以及网络的放大,对事件的关注持续升级。这就是互联网舆情的生态。事件经舆论的愤怒声讨而发酵扩大。剥开舆论的表象,真正值得我们关切的,是这个少年究竟为什么这样做?他享有的教育权益得到保障了吗?他的家庭状况如何?
这一次,我们发现,报道此事的媒体保持了克制,至少给少年的照片打上了马赛克,而不是像过去指责“五道杠少年”们那样肆无忌惮,消费未成年人的不谙世事,把“爱国少年”或“问题少年”当怪物围观,借机宣泄自己的政治倾向。
“问题少年”,往往成长在某种特定环境中,怪责他们,不如寻找家庭及社会的根源,何况,青少年时期的品性远未定型,无论他们是“左倾右倾”,首先不应当从政治的角度较真,而应当从养育环境、教育质量的角度进行反思。
当下的中国,经过这数十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其中,可见的代价较为容易为人们所认知,譬如环境问题。但有一类代价迄今仍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就是隐性的道义代价、人文代价——“留守儿童”问题渐显就是制度设计缺乏伦理考量的巨大代价。这后一种代价,有其时间上的滞后性和因果链上的隐蔽性,导致制度层面和社会层面都长期失察,并不把它作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来应对。
虽然我们说青少年远未定型,一切都还可塑,但一旦错过矫正的关键时期,一旦他们成长为社会的主要生产力,那么,心理照料长期匮乏的留守儿童,的确会产生很强大的破坏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根据媒体现有的报道,我们不足以判断“踢碑少年”的家庭背景和受教育状况。但他及他的小伙伴以破坏性行为,以网上“炫酷”的方式表达他们期待关注的心理,则是一览无余的。也就是说,他们是一个影子,并不仅限于他们,像不久前曾引起舆论关注的“光背少年殴打同伴”视频中的青少年,都在提醒我们从制度层面、社会层面关注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理问题。
如果我们的制度设计仍然认为为了经济发展、为了挣钱把父母和孩子割裂开来是正当的,那么,恐怕未来我们还要忍受更多的此类“破坏行为”。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把未成年人在父母工作地居住、受教育作为一项天经地义的制度稳定下来,那个时候,我们才算是在制度设计中确保了伦理的正当性,才能最大幅度减少“问题少年”对整个社会的破坏力。▲(作者是广东知名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