诞生于去年6月的首只互联网货币基金“余额宝”如今已满周岁,在其引领之下,一波互联网金融创新浪潮掀起,诸多宝宝类货币基金相继诞生。
来自基金业协会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市场上共有112只货币基金,规模达17515.56亿元;而在去年6月底,货币基金为73 只,规模仅3038.69亿元。仅10个月规模膨胀近6倍。
不过近期“宝宝”们的收益率已悄然“破五奔四”。唯有兴业全球“掌柜钱包”、申万菱信“现金袋”等产品年化收益率依旧保持在5%以上。
伴随着投资者对低风险产品的需求被激发,互联网货币基金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为了补贴节节下跌的收益率,宝类产品发起了诸多营销活动,例如融通基金近期推出为期15天的抢红包活动,旗下融通现金宝利用红包增厚收益,抬高综合收益。
银行系宝类产品则依靠银行渠道,规模扩张显著。根据兴业银行数据,今年3月上线的“掌柜钱包”在短短三个月内,规模已经达到了470亿元,迅速跻身前十大货基阵营。
对于宝类产品未来的收益率走向,融通基金认为,机构占比较高的货基或将在6月中下旬收获较高收益。如融通现金宝依托的融通易支付货币基金中的机构份额占比位居前列。每年6月底、12月底,部分机构客户往往会赎回货基。对此,基金公司通常会预作安排,如安排存款、债券等在6月末到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净赎回。届时,到期的存款及债券收益集中兑现,将明显拉高货基收益。因为一旦机构客户退出,平摊到每份基金份额上的单位收益将升高,兑现的浮盈将使留下来的客户收益增厚。机构占比越高,这一效应越明显。
业内人士表示,长期来看,随着资金面平稳,未来货基收益率会逐渐趋同,规模、功能性、便捷性才是决定未来产品发展高度的核心因素。
相关链接:
定向降准扩围稳健货币不变 专家预测释放资金3000亿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