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新闻>

海南五指山男子无私照顾残疾弟弟26年 年近半百孑然一身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4-06-18 08:44

  海南五指山的夏天,有着雨林山区独特的湿润气候,清晨刚下过一场大雨,上午却又艳阳高照。踏着沾满露珠的草地,南圣镇什兰村委会草头村的村民们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槟榔和橡胶是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与多变的天气不同,对于这两种作物的种植从祖辈开始便一成不变地延续。这种坚持,被村民王文林移植到了家庭上,在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后,他花了26年的时间坚持照顾两个残疾的弟弟,即便年近半百,他仍未娶妻。

  “只要家人过得好,我觉得自己也会好,我不能放弃他们。”王文林说话的样子,像极了村外挺拔的橡胶树,树根拼命地汲取养分,只为了枝叶能够更加茂盛。

  特殊的年代里大哥总是背负更多

  6月的五指山虽然炎热,但气候却显得湿润,王文林刚为二弟王文刘做好早餐,就急匆匆地赶往附近的邻村,帮堂哥盖房子。得知记者的到来,村组长热情地去接王文林回村。绕过崎岖的山路,来到了建在半山腰的草头村,记者见到王文林时,他正坐在村组长的摩托车上,草帽下是湿了满头的汗水。在村组长回忆里,王文林总是一头的汗水,不是忙着为弟弟做饭、打扫卫生,就是忙着去赶农活。

  进屋脱下帽子,王文林的回忆,从出生那年开始。

  1968年的一天,五指山市南圣镇什兰村委会草头村的一户人家里诞下了一名男婴,这是家里的长子,让这户贫穷的人家高兴坏了,拿出平日里舍不得喝的米酒,将就地凑了一桌酒席。看着破旧的茅草房里大人们欣喜若狂的表情,男婴显得很茫然,他不知道,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有更加艰苦的命运在等着他。

  几年的时间,这户人家又相继迎来了三个男孩,喜悦之余,也让这家人的生活雪上加霜。那时,土地刚从集体所有分到个人承包,由于常年缺乏管理,地里唯一的经济作物只剩下水稻。市场经济的大门也在那时打开一道门缝,可从外头望进去,里面的世界仍然相当单一。王文林一家交完公粮后,剩下的粮食才能参与收购,价格仅在2角一斤。微薄的收入让父亲不得不拒绝治疗胃病和风湿,省下钱来带着患小儿麻痹症的二儿子和强直性脊柱炎的三儿子看病。即便如此,孩子的病还是没能治好,父亲也因胃癌于1987年去世。

  第二年,无法面对两个残疾儿子和破碎家庭的母亲选择离开,改嫁到距草头村40公里外的其他乡镇。山路崎岖难行,王文林从此再难见到母亲,也从此扛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一扛就是26年。这样的时光看过去,是王文林为两个残疾弟弟洗澡、做饭的身影,这样的时光背后,是王文林仍未成家的窘境。

  如今回想起母亲,王文林的心中没有怨恨,他已经理解母亲,记忆里只剩下年幼弟弟们“找妈妈”的哭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我选择留下来,因为弟弟们再无人可以依靠。”王文林淡淡地说道。

  二弟因病瘫痪大哥成了生存的希望

  有了二弟王文刘后,王文林最喜欢逗弟弟玩,不仅时常抱他,有时还会掐一把。但是对于哥哥的亲昵,弟弟显得很不适应,稍微一碰便疼得哇哇大哭,惹得母亲时常责骂王文林欺负弟弟。随着弟弟渐渐长大,反常的事情变得更多,别人家的弟弟已经学会走路,可自己家的弟弟还在东倒西歪地摇晃。慢慢地,王文林发现爸爸背着弟弟出门的次数越来越多,每次总是垂头丧气地回家,渐渐地他发现,弟弟的身体开始有些异常。

  “膝关节变形得很严重,十分肿大,之后其他关节也开始变形。14岁之前,文刘走路很困难,14岁之后,好像失去了骨头,一夜之间变得无法走路了。”王文林回忆,上世纪80年代,南圣镇还叫做南圣乡,村里也没有路——这得等到1999年当地政府扶贫修路,父亲患上风湿行动不便后,王文林背着弟弟徒步2公里,来到乡里唯一的卫生院输液,之后再背着弟弟回家,照顾躺在床上的父亲。这是王文林每天必须完成的工作。

  布满砂砾的土路,王文林一天要走上几个来回,背着弟弟去卫生院注射青霉素——这只能缓解身体的疼痛,却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但这也是王文林所能支付的最昂贵的药物。直到王文林的脚板磨得和鞋底一样厚,医生还是表示无能为力,建议去大医院检查。可是贫困的家境让王文林始终无法走出大山到外边看病,只能托同村的村民帮忙抓些草药。

  1989年,王文林带着弟弟来到邻村一位中医处住了半个月,吃完了所有中药后,还是无奈地回了家。那几年,王文刘的病情持续恶化,青春期的他忍受着骨骼发育带来的剧痛,最终肌肉萎缩,骨骼变形,彻底瘫痪。

  “文刘,有记者来看你了。”王文林对着隔壁房间喊道。自从政府扶贫后,王文林一家住进了宽敞的平房,几个人各有一个房间。王文林的喊声刚落,隔壁房间里传来一阵响动,王文刘坐着简易的轮椅,缓缓地挪了出来,身上穿着大哥前一天洗好的衣服。王文刘的四肢畸形,脖子也不受控制地歪向一边,只能依靠脚尖细微地挪动。对于记者的提问,内向的王文刘只能用微笑来回答,但是提及那些年趴在大哥背上看病的时光,王文刘的眼角有些湿润,“很感谢大哥,没有大哥,我也活不下去了。”

  对于弟弟在心中的意义,王文林没有过多的思考,他只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够一直持续下去,家人能够永远在一起,“每天割完胶回家,看见客厅里亮着灯,电视开着,知道文刘过来看电视了,心里就觉得很踏实。”

  三弟四级残疾大哥改变了他的命运

  三弟王文蓝目前在三亚一家酒店做清洁工作,由五指山市残联外派,这也是大哥王文林的主意,他希望尚能照顾自己的三弟学好本领,不再是原先碌碌无为的样子,变成一个可以养活自己,对社会有用的人。

  王文蓝患上的是强直性脊柱炎,小的时候便无法弯腰,长大后身体像被绑上了一截木棍,变得十分僵硬。由于身体上的缺陷,王文蓝从小十分自闭,从不与人交流,虽然能够行走,但是干不了农活,让王文蓝变得脾气暴躁。“每天吃完饭就看电视,别人与他开玩笑,他也爱理不理的。闲了就到菜地里浇水,弄得地里坑坑洼洼的都是水。”谈到三弟,王文林满是无奈,以及对三弟似有若无迸发出来的天赋感到无所适从。

  在父亲去世,母亲离开家后,家庭的重担落在了王文林一个人的身上,但在小他7岁的三弟王文蓝眼中,自己也有一份家庭的责任。13岁时,脊背僵直的王文蓝忍着疼痛,来到河里抓鱼,拎着鱼回家,自己生火煮鱼。那时一家人住在茅草房里,被割胶归来的大哥看见后,担心烧到茅草,赶忙责令他将火熄灭。可王文蓝委屈地说道,大哥出去一整天,躺在床上的二哥没东西吃,他想为二哥做一顿饭。

  三弟的懂事让王文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三弟学会自食其力。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三弟读到初中便辍学了,之后王文林一直为他寻找学徒的机会,可对方一听是残疾人,便果断拒绝。直到去年被外派到三亚工作,让王文林的心愿终于实现。

  “人变得更开朗,话也越来越多,每一次回家的变化都会让我大吃一惊。”王文林笑着说道,今年端午节三弟回家,开口第一句话便是建议他种植吃槟榔用的“捞叶”,认为五指山地区水汽充足,一年四季都可以产“捞叶”,且“捞叶”的水份较好,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更加有市场。三弟的变化令王文林始料未及,这一次,王文林决定听弟弟的,计划开始种植“捞叶”。

  王文林还有一个四弟,他是健全人,在王文林的支持下,他读完中学,之后从事建筑工作。逢年过节兄弟四人团聚,彼此有说不完的话,王文林希望这样的时光能够变成永恒。

  年近半百孑然一身大哥心里也有话说

  王文林今年46岁,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都用来照顾弟弟,自己至今没有结婚。谈及自身情况,王文林坦言,几年来一直有人给他介绍对象,但是对方一听到他的家庭状况,总是来不及说声“再见”,便匆匆没影了。

  “人说‘三十而立’,现在我都快50了,仍然没有成家,慢慢也想开了,只要家人好,自己也就跟着好了。”王文林告诉记者,村里的叔叔婶婶经常替他着急,劝他外出打工认识朋友,弟弟们交给他们照顾。但是王文林始终认为,别人代替不了他,叔叔婶婶可以帮忙照顾一阵子,但是长期端屎端尿的辛苦活,很少有人能够坚持下来。

  年近半百,王文林有一个担心,害怕老了之后弟弟和自己无人照顾,希望家里能够有后代,让这个挺过风雨的家继续延续下去。

 

相关链接:

海口“的姐”无私照顾流浪老人12年 获全国敬老奖
凡人善举:6旬阿婆无私照顾8旬阿婆五年

 

相关链接:
凡人善举:6旬阿婆无私照顾8旬阿婆五年
海口“的姐”无私照顾流浪老人12年 获全国敬老奖
[来源:南国都市报] [作者:] [编辑:李文霆]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