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乌克兰紧张对立局势之下,历时50天的俄乌天然气谈判陷入僵局,无果而终。6月16日,俄切断对乌天然气供应,并宣布即日起对其实施预付款制度。按照该制度,乌克兰只有在还清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历史欠款,并预支新的费用后,俄罗斯才能对其恢复天然气供应。
天然气供应问题是俄乌关系的晴雨表,也是国际关系领域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相互交织的典型案例。乌克兰天然气匮乏,绝大部分依赖从俄罗斯进口。由于俄乌同为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苏联解体后在“独联体”框架内曾一度保持友好关系,俄看在“兄弟情分”之上,更出于拉拢乌克兰、防止其倒向西方的政治目的,长期以优惠价格向乌供应天然气。不过,2004年乌克兰发生“颜色革命”、亲西方的尤先科上台后,俄罗斯便要求将天然气价格从每千立方米50美元提高至230美元,双方旷日持久的天然气争端由此拉开帷幕。
早在2006年和2009年,俄乌围绕天然气价格和管道过境费问题争执不下,就曾两度发生“断气”危机。虽然此后在欧盟等国际势力的协调下,俄乌暂时缓解了僵局,但该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2010年,亲俄罗斯的亚努科维奇上台后,此问题一度得到缓解。2013年年底以来,乌克兰危机愈演愈烈,俄与乌以及西方世界尖锐对峙,甚至一度走到战争边缘。当前俄对乌再次实施“断气”,显然与乌克兰政局变化及其引发的地缘政治冲突密不可分。在自身受到西方严厉制裁的情况下,“断气”举措对俄罗斯经济的负面冲击不容低估,因而,俄罗斯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是政治性而非经济性的。
在世界舞台上,“胡萝卜”和“大棒”是传统国际政治中大国对小国经常使用的两种外交手段。尽管全球化使国际政治基本面貌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威逼”和“利诱”仍然是两种广为人知,并仍在经常被大国交替使用的外交武器。不过,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国家间相互依存的增长,也改变了两类外交手段的使用策略。“大棒政策”因其强权政治特征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相反,“胡萝卜政策”的价值则得到彰显;同时,在传统国际政治中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胡萝卜政策”,在现时代具备了更大的威力,甚至本身就可以随时被当成“大棒”使用。俄罗斯的天然气储量和输出量均居世界首位,手中丰富的战略资源,也成为其对外关系中随时可供使用的“胡萝卜”。作为一种外交武器,它对于乌克兰这种在该资源领域对其高度依赖的国家,尤具效力。
从俄乌天然气争端的发展历程看,对于掌握主动权的大国而言,经济资源随时能够转换为政治手段,而“胡萝卜”当“大棒”用,正是此次俄罗斯“断气”举措的动因所在。俄罗斯在俄乌天然气供应问题上经济举动表象的背后,一方面是对十天前宣誓就职时亲西方态度明显、对俄强硬的新总统波罗申科的警示;另一方面也可以看成是对西方对俄制裁的一种反击。不过,强人执政的俄罗斯,在此次将天然气作为外交手段时,并没有针锋相对,而是采取了一种“蓄雷霆万钧于不动声色”的“暗战”方式。这一点可以从俄宣布实施“断气”后,俄乌双方的反应中看出端倪:乌当局指责莫斯科企图借此“击毁整个乌克兰”,言下之意,无疑将俄罗斯的举动,视为对深陷困境中的乌克兰进行落井下石的“政治报复”;俄罗斯则声称乌当局对其提供的“超级优惠条件”不领情,指责其“人为制造天然气危机”。俄罗斯表态的背后逻辑,是撇清俄罗斯行为的政治动机,引导人们将争端视作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将政治目的隐藏在经济手段和市场原则之下,无疑能在国际上为自身行为寻求一定的道义空间,以免给西方留下对其指责或报复的口实。
尽管乌克兰对俄罗斯天然气欠款高达近45亿美元,但经济问题本身并非俄乌天然气争端的关键所在。上台后亲西方倾向较为明显的波罗申科能否与俄罗斯改善关系,以及西方与俄罗斯的对峙能否缓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俄乌天然气争端的走向。不过,由于涉及领土和地缘政治等最敏感和难以妥协的问题,俄罗斯与乌克兰以及西方世界的关系前景并不乐观。这意味着俄乌“斗气”可能会继续长期化,并很可能会随同双方的领土和政治纠纷而经常尖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