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昆山6月29日电 (记者朱晓颖)“昆山不会逆流而上,但会顺其自然,但是我们希望,转移的速度能保持在能承受的范围内”。面对江苏“小台北”的昆山笔记本电脑减产一半,产能向中西部转移的现实,29日下午,昆山市委书记管爱国如此表态。
观察昆山的“笔电”发展脉络,经历了类似“过山车”的跌宕。1995年以来,全球排名前五位的笔电生产商陆续到昆山设厂,很快形成完整的IT产业链。
四年前是昆山笔记本电脑制造最鼎盛时,全球每三台电脑就有一台昆山造,出货量达1.2亿台——“笔电”在一个县级市的产值高达数千亿元人民币。民间一种说法是,在这里,30分钟的车程就能完成笔记本80%的配件采购。
至今,昆山一年造的笔记本电脑约6000万台,少了一半:从2011年起,产能相继“离开”昆山,向中西部内陆“搬家”,转移额达1000亿元。
管爱国任昆山市委书记时,正是“笔电”发展高峰期,对于产业从高处跌下,他有切肤之痛,“转移对昆山来说是非常痛的,但这也是必然的。”
智能电脑潮涌来袭,华东区各项成本日益上涨,如同所有依靠简单加工贴牌赚取薄利的行业一样,“笔电”向着更显竞争优势的内陆地区去了。带来的变化是,台商企业在昆山经济总量的占比从80%降至60%。
虽已认定“笔电”外移是“命中注定”,但他仍希望“转移速度能慢一点”。
影响是毫无疑问的:今年1-5月昆山外贸增幅仅为0.49%,但管爱国对昆山经济承受力表示自信。
他表示,今年1-6月,昆山工业还有4%增长率,财政收入有10%以上的增长率,周边没有哪里比昆山经济质量更好,“这可能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强迫转型之回报。”
除了新型显示技术、新能源汽车、冷链物流、电子商务、无线城市、LED等已有众多台商积聚的行业,正经历转型阵痛的昆山,把更多目光选择性投向金融、电商、医疗领域台企,向他们伸出“橄榄枝”。
管爱国表示,昆山正在打造两岸金融聚集区,申请跨境电子商务合作,构建两岸国际健康城,还希望建立台湾商品市场,为华东地区五、六十万台商提供生活便利。
昆山的笔记本电脑“跑”与“不跑”,似乎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痛是必然的,但不能因为痛就不做。”管爱国说。(完)
相关链接:
溜进大学盗笔记本 海口一90后男子被判刑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