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公交公司通报,5日下午5时15分,一辆7路公交车在由北向南方向,途经衣之家百货门口时发生燃烧,有数人受伤。
   
 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频繁公交纵火案敲响公共安全警钟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4-07-08 11:21

  杭州市公交公司通报,5日下午5时15分,一辆7路公交车在由北向南方向,途经衣之家百货门口时发生燃烧,有数人受伤。记者了解到,具体的伤亡情况还在核实中,受伤人员被送往附近的市一医院救治。据杭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消息,杭州公交车燃烧系放火案件,警方已初步锁定嫌疑人。(详见本报今日A07版)

  公交纵火案带来的社会伤害无须多言,每一起案件都会发生群死群伤,而每一名无辜的受害者又都与纵火者没有半点利害瓜葛,这种无特定对象发泄不满报复社会的犯罪,极易成为效仿的对象,产生社会群体的公共安全恐惧,无形的危害更甚。杭州7月5日的公交纵火案,貌似偶然,但是仅今年,已经先后发生了2月27日贵阳公交纵火案、5月12日宜宾公交纵火案,这已经是第三起。从态势上看,与以往数年相比似乎变得更频繁,显然一而再的公交纵火案,发出来的信号,敲响了公共安全的警钟。

  有关公交纵火案引发的思考,并不少见,而且每一个个案探讨的观点都是惊人的相同。如厦门BRT纵火案的结论,套用到杭州公交纵火案上也无不妥,尽管目前的案件还在调查中。其实原因并不复杂,每一个产生报复社会的极端心理,差不多都有弱势自危、悲观厌世、泄愤报复的共同性格基因,或许他们的境遇有其不堪的一面,但是动辄把个人的不顺,归咎于社会的原因,绝对是一种偏激。

  那么,有这样的生存态度,就把死亡加诸无辜市民,做出反社会人格和迁怒报复的举动,任何个别的事件都只是诱因。对此,公众的认知不宜本末倒置。事实上,这种变态的心理在任何社会、任何国家,哪怕是经济与文明再发达的国家,也同样存在,比如美国频繁的校园枪击案。遗憾的是,在历起公交纵火案中,总不乏“制度成因”的声音,甚至一味地对纵火者遭遇给予没有原则的同情,似乎是某种不公通过传导而导致的悲剧。显然,这放大了社会因素的影响,也混淆了滥害无辜的恐怖本质。当然,不去刻意探求此类犯罪与周边环境的必然关系,并不等于无须重视导致这些恶性事件发生,充当导火索的社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完善社会制度,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同时引导社会主动参与情绪“排爆”,化解人心的阴暗和冰凉,有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社会环境,但不必然抑制每一个体极端思想的产生,而这种完善非一日之功。

  在当下社会转型、利益多元、矛盾多发的关口,更需要辩证而理性地看待这些恶性事件,并真正着眼于公共安全,作出有效地防范。公交纵火案频发,恐怕最大的隐患还是来自于公交管理的漏洞,作为大众性的交通工具,人口流动性大、安检松懈、场所封闭、消防救生困难等,决定了它不仅是恶意报复社会的“优选”,而且更易于造成大的社会伤害。从维护公共安全的角度而言,从安检把关的技术层面预防公交纵火案的发生,切实提高公交的安全指数,显得更急迫并富于操作性。

 

 

相关链接:

杭州公交车纵火案告破 嫌犯从义乌赴杭州作案
杭州公交纵火案敲响公共安全警钟
“杭州公交纵火案”细节:疑犯点火前曾诡异地笑
杭州公交纵火案视频曝光 大火瞬间吞噬车厢(图)

 

相关链接:
杭州公交纵火案视频曝光 大火瞬间吞噬车厢(图)
“杭州公交纵火案”细节:疑犯点火前曾诡异地笑
杭州公交纵火案敲响公共安全警钟
杭州公交车纵火案告破 嫌犯从义乌赴杭州作案
[来源:兰州晨报] [作者:] [编辑:杨雨霞]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