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北大启动“燕京学堂”计划,向全球招生,设置一年制“中国学”硕士。同时,选址北大静园草坪一至六院区域。北大因在“祖屋”上动土,引发校内师生不满。昨天,北大专门就燕京学堂举行高级别师生沟通会,相关负责人回应选址、文物保护及资金来源等质疑,称目前学堂已获近10亿元捐赠。
众校领导回应质疑
今年5月,北大选拔成立燕京学堂,首创了“中国学”学科,开设一年制“中国学”硕士项目。
学堂选址静园草坪一至六院区域,这六座精巧玲珑的庭院中部分建于1926年,被称为是北大的“祖屋”。5月中旬,北大静园修缮效果图在网上公布,其如同高级会所的“模样”引发争议。
昨天,北大召开就燕京学堂举行高级别师生沟通会,校长、副校长、基建部负责人等均到场,这在近年的北大中并不常见,会上共百余人参与。
校长王恩哥在会议进行了1个小时后到达现场,他坐在后排听了学生和老师的提问,并在“嘘”声中抢到了话筒。王恩哥说,对于此事,他已召集的座谈会超过16次,“学校都没有什么可隐瞒的”。
目前学校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听取建议,同时公布沟通电话:62753652。
如何保护静园文物?遵循规定,建筑外观不作改动
学校常务副校长刘伟回应,静园六院上世纪50、60年代是学生宿舍,学校通过论证,希望将一院到六院通过内部修缮改造成宿舍,延续学生宿舍的功能。一院到六院的修缮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规的规定,不动建筑外墙、不会改动六个院子的外观。在建设期间,静园草坪照常开放,建筑的外观和建筑的基本支撑都不会做出改动。此前的效果图和现在实体不同,“让大家误会了”。
针对静园外的备用方案,基建部负责人答复为校内土地资源紧张。校长王恩哥称,静园是目前讨论的重点方案,望有更多建议。
为何定位“中国学”?区别西方,从中国角度看问题
刘伟表示,燕京学堂教授的“中国学”与此前西方视角下的“中国研究”并不相同,将以我为主体,从中国角度看问题。目前国内众多高校集全校之力针对北大一点进行追赶,使北大众多传统优势学科面临被挑战的压力,但北大众多传统学科的综合性优势是自己的长处。燕京学堂将利用并发扬这一优势。
他还介绍,“中国学”研究将以问题为导向,打破学科界限。要求学生在六大类基础课中至少选择四个。此外,燕京学堂课程向全校开放。
研究生院副院长称,针对招生名额,强调燕京学堂不占用现有名额。此外,学校将利用暑期小学期延长学习和实习时间;将提供高质量高密度的课程。
巨额资金来自何处?多人捐款,学堂获资近10亿
副校长刘伟称,资金主要来源于某位香港人士捐资的1.5亿,这笔钱将用于基建。此外,另有数位匿名捐赠人慷慨解囊,捐资10亿。其中两亿用于医学部,另8亿用于学堂。
对于资金监管问题,学校表示,主要由基金会打理,学校方面也有严格的财务纪律予以保证。
相关链接
质检总局:领导出入私人会所、搞权色交易一律严查
北京古寺修缮藏经楼现整体厨房 市民担心变会所
南京一公园内藏神秘会所 里外一共三道岗把守
南京公园藏百亩会所:三道岗把关 什么都能吃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