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财经股市>

楼市松绑倒计时 多地政策预计将出现松动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4-07-21 08:27

  7月18日17时许,家住上海的刘小姐,收到了来自武汉珞狮南路一楼盘的155~180平方米商品住宅促销信息。

  就在此前一个小时,武汉市房管局召集部分开发商的内部座谈会刚刚散会。会上,武汉市房管局口头通知该市将从19日起放宽限购。其中,14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不再纳入限购范围。此外,非本地户籍人士、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士的购房门槛均有下调。

  《第一财经(微博)日报》梳理发现,除了武汉,今年以来取消或者实质性松绑限购的城市不在少数。接受本报采访的多位市场人士都认为,接下去将有更多城市松绑或是取消限购,但短时间内,还很难看到一线城市大幅松绑或是退出限购。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此前限购的49个城市里,确实有一些城市的楼市已经供过于求,并且房价停涨、人口净流出,那么这些城市再坚持限购意义不大。

  “但是,我个人坚决反对一些人口净流入、公共服务、就业机会好的中心城市没有底线、没有条件地放松限购。”秦虹表示,“因为这类城市的政策变动,可能会带来一些风险,是一定要慎重的。”

  与此同时,市场也预计限价、限贷政策将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楼市松绑正在敲响倒计时。

  武汉不再限购大户型

  今年以来,武汉已经两次传出限购松绑的消息,但均在第一时间被武汉市房管局辟谣。

  面对17日晚间起突如其来的第三次松绑传闻,武汉市房管局相关人士一反常态地没有辟谣,仅表示限购不会取消,但准备进行适当调整。

  《第一财经日报》从参与上述内部座谈会的开发商处获悉,140平方米以上的住房,包括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不再纳入限购范围。

  此外,部分城区的非武汉户籍购房者,由原来提供缴纳2年的纳税证明和社保证明,调整为收取纳税和社保缴纳的证明材料,不再规定缴纳时限,近一年内有缴纳记录即可;对于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士,在武汉市购买住房只需提供近一年内的纳税和社保缴纳的证明材料;请求银行落实首套房利率优惠等。

  自2011年武汉楼市限购以来,由于大户型消费以多次置业者为主,加上首付比例提高,140平方米以上户型的成交量逐步下滑。尽管今年上半年稍有起色,但成交面积仅占总面积的8.2%左右。

  湖北房地产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指数研究院(华中)市场研究总监李国政分析称,放开140平方米以上户型,对刚需客户的影响可以降到最低,同时促进高端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利好别墅等豪宅项目,可以稳定房地产投资,也有利于市场均衡发展。

  而高学历人士买房门槛的下降,表明武汉鼓励大学生落户置业的意图。考虑到惠及人群的购房特点,本条政策对主打刚需产品的楼盘促进作用更大。

  武汉本周仅4个项目公开推盘,中指院监测显示,截至20日18时,4项目累计推盘1773套,去化1093套,整体去化61.6%,高于上半年平均水平7个百分点。

  其中,位于武汉经济开发区的3个项目受政策利好刺激,销售大热。3个项目推盘高达1565套,去化也达64.7%,较前期提高近10个百分点。特别是首次开盘的港湾江城,无意中成为最大受益者,推396套,去化322套,接近81%,远超市场预期。

  李国政对本报表示,整体看,新政有利于武汉吸引外来投资,提高房地产投资交易活跃度,引导人口集聚转移,促进不同区域的均衡发展,减少主城区、新城区价格差;长期看,能够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扎根武汉,提高城市土地价值与成交,为城市经济与发展打下基础。

  李国政预计本次调整将对市场形成直接刺激,有望摆脱前期调整格局,市场成交量、价格有望实现阴转多云到晴。

  多城取消或松绑限购

  除了武汉,今年以来取消或实质性松绑限购的城市不在少数。

  6月27日,呼和浩特房地产开发监督管理处发布市政府办公厅的《通知》,要求取消商品房销售方案备案制度,居民购买商品住房(含二手住房)在办理签约、网签、纳税、贷款以及权属登记时,不再要求提供住房套数查询证明。产权登记部门在办理相关业务时,不再对购房人的房屋套数进行查询。

  至此,呼和浩特放开限购,成全国首个正式发文确定取消限购的城市。

  紧随呼市的是济南。7月10日起,济南新房与二手房限购政策将全面放开,不管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在济南买房都没有套数的限制。这也意味着,在济南实施了3年多的限购政策正式退出。

  二线城市中房价最为坚挺的厦门也悄然放开了限购政策:厦门岛外限购全部解除,购买不限套数,且外地户口可以不用再交社保证明;岛内,外地户口限买1套住宅,但也无须再交社保证明。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实质性松绑限购的城市也不少。例如海口和南宁均采用扩大户籍认定的方式,将周围地区或者全省的居民视同本市居民来松绑限购。

  还有一些像沈阳、上海这样的城市,先是传出松绑限购,再是官方出来否认,也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超过12个城市放松了限购政策。但由于供需双方的市场预判已经转向,购房者观望情绪依然浓厚,因此去化压力不容乐观。

  地方纷纷救市的一大原因,是今年以来楼市下行的情况下,地方面临着经济下行与财政金融风险的压力。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6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显示,与上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价格下降的城市有55个,持平的城市有7个,上涨的城市有8个。环比价格变动中,最高涨幅为0.2%,最低为下降1.8%,环比平均下调幅度达到了0.48%。

  一线城市或将不为所动

  在这样的压力下,各界普遍预计,地方政府松绑限购的步伐有望加快。

  秦虹对本报表示,限购的目的主要是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但目前,投资投机性需求已经占比不高。同时,过去国内楼市的供求是偏紧的,但是近两年,国内楼市的供应增速快于销售的速度,局部地区确实已经供过于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分类调控的方针。因此,是否应松绑或取消限购,也应该因地制宜。

  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对本报分析称,预计未来至少有30个城市可能会步呼和浩特、济南的后尘,采取正式发文的形式,全面取消限购,以达到影响市场预期的作用。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则预测,除了一线城市外,约40个限购城市的政策有可能在今年年底前全面放松,尤其是大连、青岛、杭州、福州、天津、长沙等存量偏大、存销比排名靠前的城市,极有可能在后期进一步出台楼市限购定向宽松措施,甚至也不排除会以发文形式直接取消限购。

  但官方研究人士和市场人士普遍不看好一线城市的放松前景。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就认为,当前住建部暂不允许一线城市取消限购,且上海等城市官方年内暂无取消或大幅放松限购的意愿与计划。

  除了限购放松,限价、限贷政策也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松动。据本报了解,目前虽无任何书面或口头示意北京限价政策趋松,但今年以来,北京一些开发商感觉到,北京对房地产项目入市价格限制,正在执行中低调松动。

  而在广州,虽然公开层面上没有政策调整,但购房环节已经逐渐放松了价格限制。另有知情人士对本报表示,上海只在去年年底进行了约两个月的限价,此后便逐步放松对高价楼盘的入市限制。

  而在限贷方面,央行5月主持召开了住房金融服务专题座谈会,针对个人住房贷款排队、银行惜贷等情况喊话银行,希望加强对个人住房贷款的服务,对已经批准的个人住房贷款提高放款效率。

  虽然在央行喊话之后,商业银行还没有太多实质性行动,但业内人士预计,下半年的信贷环境会好于上半年。

  秦虹告诉本报:“过去银行是按年进行额度控制,贷款放的时间越早,收益的时间就越早,所以银行倾向于上半年多放贷。但是,现在银行是按照月来控制放款的额度,这意味着如果银行上半年就把钱都放出去,下半年就没钱放了。所以,下半年的银行贷款额度不会像过去的下半年那么紧张。”

 

相关链接:

首个省级楼市指导意见引关注 专家称影响不会大
任志强:个贷政策和保障房挤出效应致楼市下滑
9个词诠释楼市下半场走势:信贷放松可望不可及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编辑:覃业伟]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