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成立“中拉论坛”是习近平主席访问拉美的重头戏。拉美国家从“中非合作论坛”的丰硕成果中意识到,中国的快速发展不仅是非洲的机遇,也是拉美的机遇,成立“中拉论坛”有利于拉美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也有利于拉美在地缘政治博弈中拓展战略回旋余地。显然,“中非合作论坛”的成功先例催生了“中拉论坛”,但后者不会是前者的翻版。
首先,从合作的对象来看,拉美虽然与非洲同属发展中国家,但拉美政界和学界一些人士认为,拉美至少在三个方面不同于非洲:一是拉美的国民生产体系和总体发展水平高于非洲;二是拉美民主体制比非洲稳定和成熟;三是拉美的法制水平和教育文化程度领先于非洲。因此,这些人士声称,拉美国家不会像非洲那样在意中国的援助。
其次,从合作领域来看,中拉合作领域虽与中非有相似之处,但是拉美一些学者认为,中拉合作领域应该突破中非合作以能源和矿产资源为主的模式。他们主张,鉴于中拉双方均已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中拉论坛的合作重点应倾向“经济转型与升级、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生态环境治理、高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再次,从合作主导权来看,拉美一些人士对 “中非合作论坛”存有误解,他们认为,中国的主导地位比较明显,在议题设置、合作规划等方面,非洲都显得比较被动。可以想见,拉美国家会比非洲国家在论坛主导权的问题上更为敏感。
针对拉美学者的一些认识甚至误解,未来的“中拉论坛”应创新思维,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符合中拉双方利益、取得共赢效果的新模式。
一、在未来的“中拉论坛”中,应该力避包罗万象、急于求成和急于做大的心态,稳步推进首脑会晤、部长会晤等机制,稳妥设置安全、气候、粮食、科技、卫生等议题。中拉论坛不应是“大而全、功能重叠”的机制集合体,而是若干个“专而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多元机制相互推动的立体合作网络。
二、保持“中拉论坛”的软性机制,以“柔性”或“软性”方式增加共识,保持双方多样性在论坛机制中的统一。同时,中拉整体合作也应汲取已有合作论坛的教训,针对拉美的自身特点,增添拉美元素,充分听取拉方意见和建议,发挥拉方的积极能动性。在合作主导权上,发挥各自所长,照顾双方关切,形成“协商、互动、共治”的新模式。
三、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开放性合作机制。在参与主体上,不应局限于政府或与政府相关层面的对话与合作,应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私营企业、民间智库等主体的能量和作用。可在“中拉论坛”框架机制下,中国与拉共体、南共市、安共体、太平洋联盟、玻利瓦尔联盟等次区域组织加强互动,以加快实现经贸、投资便利化和自由化的进程。中拉整体合作不针对第三国,不寻求结盟与对抗。加强“中拉论坛”与相关多边机制的战略对话,以降低中拉合作对相关国家的敏感性,减少因误判而引起的外部战略牵制。▲(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发展中国家研究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