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处理处置的污泥长期潜藏,渐成围城之势,既消解了耗费巨资处理污水的环保效果,也有可能带来伤民毁地的重大环境破坏。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城市污泥长期潜藏渐成围城之势 长期存在伤民毁地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4-08-03 09:20

  城市巨量污泥去哪儿了

  未经处理处置的污泥长期潜藏,渐成围城之势,既消解了耗费巨资处理污水的环保效果,也有可能带来伤民毁地的重大环境破坏。

  随着我国污水处理率不断提高,污水处理的“副产品”——污泥大量产生。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富集和浓缩,必须妥善处理,然而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80%的污泥并未得到有效处理,甚至有很大一部分被直接丢弃在农田、河流等公共环境中,变成新的污染源。

  未经处理处置的污泥长期潜藏,渐成围城之势,既消解了耗费巨资处理污水的环保效果,也有可能带来伤民毁地的重大环境破坏。

  大量污泥去向不明

  近年来,政府和群众对水环境日益重视,污水处理能力也加快发展。今年一季度,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厂累计处理污水109.9亿立方米,截止到2014年3月底,全国设市城市、县累计建成污水处理厂3622座,污水处理能力每日约1.53亿立方米。

  污水处理厂大规模建成运营最直接的结果,是污泥产生量的大幅提升。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是污水中污染物的富集和浓缩。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调研预测,到2015年,全国全年城镇污水处理厂湿污泥(含水率80%)产生量将达到3359万吨,即日产污泥9.2万吨。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马德刚告诉本刊记者,仅天津中心城区,目前每天产生的污泥量就有1000吨。

  只要污水处理设施启动,污泥就会随之产生。在大部分地区既无足够满足相关标准的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多数城市又没有干化焚烧等污泥处理处置工艺和专业处理机构的情况下,巨量污泥却“人间蒸发”不知所踪,污泥到哪里去了?

  现实的情况是,一方面大量污泥去向不明,另一方面则是非法偷排污泥的案例在全国各地层出不穷。2009年,“京城环保第一案”震惊全国。承包北京市清河、酒仙桥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的北京环兴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何涛等人,将污水处理厂6500吨含有多种重金属和大量细菌的污泥,倒进北京地下水水源保护区的永定河旧河床沙坑内,造成重大污染事故。今年3月,北京附近又有污泥偷排的事件被媒体曝光。

  在天津,本刊记者采访到曾经专门承接清运污泥业务的姜先生。他说,他用两辆轻型卡车运送污泥,“一般都是晚上作业,把污泥从产生地拉出后随便找个地方倾倒,有时是在天津,有时跑远点就到河北了。”

  “实际上,污泥处理是污水处理厂的‘老大难’,很多污水处理厂为了省事,就把这块业务外包出去,不管你承包商有没有相关资质,只要你能把污泥拉走,怎么处理我不管。”马德刚说,“在大城市,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在一些中西部省区,污泥处理处置则更加‘粗放野蛮’,直接就倾倒在河道或者农田里。”

  对污泥去了哪儿的疑问,折射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令人担忧的现实。由傅涛等主导编制的《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市场分析报告(2013)》调研表明,我国污泥处置中卫生填埋占比67.19%,堆肥12%,近18%去向不明,相当于超过80%的污泥并未得到无害化处理。这些污泥直接消解了污水处理的效果,也成为隐藏在环境中的“定时炸弹”。

  目前我国大部分污泥被简单填埋,没有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市场化污泥处理处置渠道缺失,具有技术力量和处置设备、能够承接污泥无害化处置的企业寥寥无几。天津裕川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成林向本刊记者透露,企业做污泥处理处置大多是赔钱买卖,并且现有技术力量也很难达到经济、环保要求。

  污泥围城伤民毁地

  “污水变污泥,污染大转移,治水不治泥,等于白治理。”大量污泥难以得到有效处理,而是被堆放在填埋场甚至公共环境中,让一些专家和业内人士发出“毒泥围城”的感叹。污泥隐患的长期存在,污染了环境,威胁着群众身体健康,也消解了污水处理的环保效果。

  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郭振华告诉本刊记者,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精华”。污泥含水率高、易腐败、有恶臭,含有重金属、“致癌致畸致基因突变”的有机污染物等。

  首先,未经有效处理的污泥有可能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傅涛表示,污泥经过雨水的侵蚀和渗漏作用,极易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直接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其所含丰富的氮磷等将直接或间接进入周边水体或土壤中,多余释放的氮磷等很可能随着水循环系统进入地表水,从而造成地表水的富营养化。

  其次,污泥有可能造成土壤污染。马德刚告诉本刊记者,污泥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虫(卵),铜、锌、铬、汞等重金属以及多种有毒有害物。“新鲜污泥中检测得到的病原体多达千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是寄生虫。这些物质可以长期留存在土壤中,对环境和人类以及动物健康有可能造成危害。而污泥中富含的重金属对土壤带来的污染更加严重,有可能长期潜藏,使土地不再适宜耕作,群众生命健康面临威胁。”

  另外,污泥带来的食物链危害和臭气污染也不容忽视。部分污泥中的重金属渗入地下水后还可能通过鱼、虾等进入食物链,重新回到餐桌上,如果不进行科学处理将会对子孙后代造成无法弥补的影响。同时,臭气污染是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极易产生的一种污染,更是全世界大部分污泥堆肥厂所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

  事实上,由于早期人们对污泥的危害认识不够,污泥一度被当作肥料释放到农田中。有专家表示,天津利用污水污泥灌溉有几十年的历史,早期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都被农民拿去施肥,不少污灌农田及其生产出来的粮食和蔬菜到现在仍被测出重金属超标。

  三大瓶颈困扰

  本刊记者调研了解到,80%的污泥未有效处理处置,既有政策方面的原因,也跟投入不足和技术研究缺乏息息相关。

  首先,政策缺乏、顶层设计缺失、监管缺位使污泥处理处置成了“三不管”。傅涛表示,政策不完善、顶层设计缺失、污泥责任划分等仍不明晰的问题仍然存在,存在“缺项漏项”的情况,致使污泥处理付费主体难以明确。

  马德刚表示,很多地方不愿意在污水之外花第二笔钱治理污泥,因为处理污水外界看得见,有政绩,处理污泥“费钱费力不讨好”,而全国各地频频曝光的污泥偷排事件说明了地方政府监管的缺失。

  其次,传统“重水轻泥”的发展模式使污泥处理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社会、企业投资缺失,污泥“处理不起”。傅涛表示,发达国家污泥处理处置投资约占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50%~70%,而根据《“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拟新增污水处理及相关投资额约4300亿元,其中污泥处理和处置设施投资347亿元,只有8.1%,与国际趋势相差甚远。

  政府投入缺失之外,社会和企业投入更加不足。刘成林表示,由于专项政策不明确,企业盈利模式的无法突破,造成了污泥处理处置市场难以形成,企业参与热情很低。

  再次,技术瓶颈也制约着污泥处理处置。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目前尽管有填埋、焚烧、堆肥等多种处理方法,但便捷高效、成本较低、易于推广的技术仍然稀缺。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东方说,目前市场上并不缺乏污泥处理处置的方法,但由于技术水平和设备质量参差不齐,效果也不相同,一些成本较低已经被广泛采用的污泥处理技术,其生态安全性也受到质疑。

  比如,污泥填埋会造成挤压垃圾填埋场库容、堵塞垃圾渗滤液管等问题,污泥焚烧因臭气扰民,涉嫌排放有毒气体而受到专家和公众的质疑,而一些新技术如堆肥技术、热干化等,由于应用这些技术的项目能够运行顺利的寥寥无几,其效果还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翟永冠

 

相关链接

荡涤污泥浊水,还网络清朗空间
告别填埋时代 海口污泥综合利用中心下半年将开工
科研人员发现污泥可以转化成高效能源
海口污泥综合利用示范中心开工

 

相关链接:
海口污泥综合利用示范中心开工
科研人员发现污泥可以转化成高效能源
荡涤污泥浊水,还网络清朗空间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 [作者:翟永冠] [编辑:谢君]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