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旷野的玫瑰,用脆弱的花蕊,想迎接那旱季的雨水。”看到文昌市铺前镇28岁的民政助理韩春艳,记者不由想起《铿锵玫瑰》中的歌词。从备战超强台风“威马逊”的第一天起,她连续奋战,一度晕厥,却仍带病抗险救灾,至今仍坚守在一线。
单薄瘦弱的韩春艳,恰似一朵顽强盛开在狂风暴雨中的铿锵玫瑰!
父母近在咫只,她却选择——
先转移群众
在铺前镇分管民政工作的副镇长陈颖权记忆里,7月17日至23日,韩春艳每天超负荷工作18个小时以上,只能休息2个多小时。
“她患有肾结石,不能过度劳累。”台风来临之前,韩春艳为办理村民低保、扶贫、医疗救助等申报手续,已连续4周每天在铺前镇和80公里外的文昌市区来回奔波。陈颖权想劝韩春艳好好休息,但救灾工作千头万绪,离不开民政助理,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只能心疼地看着那个瘦弱的背影,在风雨中奔波。
7月17日,转移安置好第一批91名群众,已是晚上7点多。这一夜,她疲倦不堪,却失眠了。
“我不知道17级台风到底多大!”韩春艳说,此前,她在铺前镇铺渔村做了3年大学生村官,铺渔村就在海边,每年台风都要转移大批群众。今年是她做民政助理的第一年,面对超强台风,她心里没底。
熬过一夜,7月18日早上6点,担心有群众不肯离家,韩春艳早早出门去驻点村——铺渔村落实转移情况。铺渔村近450户村民大部分是“洗脚上岸”的疍家渔民,抗风力差的棚居屋、瓦房很多。巡查中,她发现有两名孤寡老人不愿转移,急忙找来同事帮忙,硬是把不停抱怨的两名老人架到了安置点。几个小时后,其中一名老人的房屋在风雨中倒塌了,老人这才庆幸“捡回了一条命”。
“上午11点多,风越来越大,我在风里根本无法行走。”身高1米6,体重不到100斤的韩春艳,在大风中被吹得东摇西晃,3名男同事只得把她紧紧地挤在中间,艰难地前行。眼见台风如此凶猛,韩春艳心急如焚,因为自己60多岁的父母住在铺前镇一幢1970年代修的危房里,还没转移,不知安危。她很想回家看看,可又放心不下群众。
“从镇政府到铺前二小安置点,10分钟路程,走了半个多小时。”终于,韩春艳和同事完成了第二批200人的转移。刚转移完群众,海水倒灌,漫上铺渔村,一直淹到了镇政府门口。韩春艳和同事被困在安置点里,直到晚上7点半,风雨才减弱。
涉着齐腰深的海水回到宿舍,韩春艳急忙把准备好的蜡烛、矿泉水、饼干给父母送去。回到家,看到所有门窗被打坏,所有家具和被褥被泡湿,父母只能把二楼地板擦干了,睡在地上。泪水在韩春艳眼里打转,她匆忙安慰了父母几句,不到5分钟,又赶回镇政府。她要赶紧统计灾情,向上级民政部门报告,请求援助。
劳累病发晕倒,她却选择——
拔针又救灾
“铺前镇是台风第二个登陆点,灾情严重。那个时候,铺前断电、断路、断通讯。”台风登陆当晚8时许,韩春艳打着手电筒,和同事一起,分片挨家挨户了解、统计灾情。望着一片狼藉的家园,她几次泪如决堤,忘记了自己一整天没吃饭。
“很多人无家可归,也没有食物。”台风给铺前镇造成惨重损失,给农业、养殖业带来灭顶之灾,受灾群众3.8万余人。由于转移群众工作落实到位,没有人员伤亡。调查完灾情后,韩春艳又回到办公室在蜡烛下登记造册,一直忙到了凌晨4点多。
7月19日,文昌市民政局第一批救灾物资——10顶帐篷送到。韩春艳做好救灾物资的登记接收工作后,和同事一起将帐篷分发给受灾群众。“灾后比灾前更忙碌。”统计、核查灾情,接收、登记、分发救灾物资,安置无家可归的孤寡老人,还有因救灾而拉下的一大堆日常民政事务。
连续数天救灾,身心疲惫,累到极点。7月21日上午8时许,韩春艳打印好救灾物资分发表,刚走到一楼,肾结石发作了,痛如刀割。她眼前一黑,晕倒在办公室门口。同事发现后,立即将她送到铺前镇卫生院。医生给她打了两针止痛针,疼痛才有所缓解。输完液后,韩春艳不听医生转往海口治疗的劝告,坚持要出院回去继续救灾。
“我不能走。民政下拨的救灾物资和社会各界爱心援助的救灾物资,都是我接收、登记和发放的,我走了,临时接手的人容易出错。如果救灾物资发放不透明、不公正,就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韩春艳说,她持续2天高烧39.2度,但坚持带病救灾,就是为了不让受灾群众对民政干部有误解。
本是工程师,她却选择——
辞职当村官
“7月19日,文昌民政局第一批救灾物资,10顶帐篷”、“7月22日,文昌市文禅百货,捐赠彩布条61捆”、“7月27日,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捐赠食用油1000箱、20斤装大米1000包、蚊帐1000张等”……
8月6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铺前镇政府办公大楼看到,墙壁上整整齐齐地贴着该镇救灾物资明细公示表。文昌市民政局前后共下拨13批救灾物资,社会各界爱心捐赠企业多达35家,各类捐赠物资明细公示表更是上百份之多。
“这些公示表格和文件,全是韩春艳一人整理的。”陈颖权告诉记者,韩春艳平时就是一名非常敬业的优秀基层干部。“她工作有一个特点,很细致很认真,再忙再累,一定要把当天工作做完,决不拖到第二天。”灾后最初几天,每天分发救灾物资到半夜两三点,同事们休息后,韩春艳却回到办公室,点上蜡烛,仔细做好救灾物资接收、发放台账,没拉下一笔救灾物资。记者看到,明细表上,救灾物资细分为36类,甚至大米和食用油,都按不同规格做了分类;每一笔救灾物资都详细标注了捐赠单位、日期、品名和份量。
“50斤一包的大米,我和男同事一样扛着送给受灾群众。”韩春艳笑着拍拍自己单薄的肩膀。灾后,短短几天内,她和同事一起扛了上万包大米、上万箱方便面、15000箱矿泉水、1200顶帐篷、上千捆彩条布、6000多箱食用油……就这几天,韩春艳足足瘦了9斤,双手和肩膀时常酸疼得发抖。
“我喜欢铺前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韩春艳原来在海口工作,是海南移动的一名工程师,但在2011年,她选择回到铺前镇当一名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虽然琐碎,但被群众需要,我感到很幸福。”
8月2日,走进铺渔村66岁杨祝荣阿婆家,阿婆立即站起来拉着韩春艳的手,心疼地说,“么艳,你瘦多了。”杨祝荣家的渔排和渔船都被台风打沉了,损失50多万元。但阿婆还是很乐观,她说韩春艳是铺渔村的女儿。
杨祝荣笑着问:“我们啥时候再去唱渔歌?”原来,韩春艳在铺渔村当大学生村官时,发现村里的疍家女人很会唱渔歌,于是,她组织成立了“疍家渔歌协会”,带着疍家女人们到文昌、三亚去赛歌。
和韩春艳走在风灾印迹依然明显的铺前镇,她和每个路过的人笑着打招呼,家长里短地问候着,看得出,她已经和这片土地、人民融在了一起。有了韩春艳这样的基层干部,相信铺前镇能迅速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欢快动人的疍家渔歌又将再次唱响。
相关链接:
海南省委宣传部组织媒体负责人深入文昌灾区调研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