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保护部19日在北京公布了7月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结果显示,7月份,三大区域空气质量较去年同期全面下降,平均达标天数刚过七成,其中京津冀污染最重,清洁天数比例不足一半。
环保部监测显示,7月份,74城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73.1%,主要污染物为臭氧,其次为PM2.5(细颗粒物)。与去年同期相比,74城清洁天数比例降低7.4个百分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均下降。与6月相比,除长三角区域,京津冀、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均下降。
根据当日环保部公布的7月份城市空气质量“红黑榜”,空气质量最差十城分别是唐山、邢台、石家庄、保定、济南、北京、邯郸、天津、廊坊和衡水;最优十城是海口、舟山、拉萨、珠海、丽水、台州、南宁、厦门、福州和江门。
具体而言,7月份,京津冀区域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仅42.6%,低于74城平均水平30.5个百分点;重度污染天数比例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4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相比,PM2.5浓度上升10.1%。
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于京津冀,7月份清洁天数比例达到74.9%。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该区域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降低10.9个百分点,PM2.5浓度上升31.4%。当月长三角空气质量环比有所改善,清洁天数比例比6月上升11.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较去年有较大下降。7月份,珠三角区域平均达标天数比例由去年同期的93.2%下降到81.9%,PM2.5浓度上升36.8%。(完)
相关链接:
京津冀 产业重构的辩证抉择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