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为什么近几年来惠能所创立的禅宗会在国内外均受到广泛欢迎?
陈中浙:惠能当年创立的禅宗,近年来之所以在国外受到欢迎,有市场,是因为这是西方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需要。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除了所出现的一些社会弊端与矛盾需要禅宗来指点迷津外之外,其实,禅宗在中国的出现、发展,以及惠能如何成功地把外来佛教中国化,对当今中国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对于印度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及其中国本土文化的“相处”上,惠能的做法是尽可能地找出两者可以相互借鉴、融通、对话的结合点。应该说,这种做法使两种文化各自有了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对中国本土文化来说,它本身具有宽容的性格,吸纳佛教思想可以使中国文化变得更加博大。可以说,如果没有佛教的传入,没有禅宗的出现,没有中国文化接纳佛教的这样一个历史,中国文化的面貌可能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对印度佛教文化来讲,如果要想在中国发展,就必须适当地向中国文化靠近。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结合之后,继承和吸纳了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出现的禅宗已经不是单纯的外来文化,而是中国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说,后来佛教在中国延续流传了两千多年,时间上甚至超过了佛教在印度本土的流传时间,之所以能够这样,就是因为它在中国本土化了。
记者:惠能将佛教文化在中国本土化的行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对西方文化的吸收借鉴方面有哪些重要意义?
陈中浙:对于惠能将佛教文化在中国本土化的行为,毛泽东是极为赞赏的,他在一次与身边工作人员的闲聊中说:“惠能主张佛性人人皆有,创顿悟成佛说,一方面使烦琐的佛教简易化,一方面使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因此,他被视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亦是真正的中国佛教的始祖,在他的影响下,印度佛教在中国至高无上的地位动摇了,甚至可以‘呵佛骂祖’,他否定传统偶像和陈规,勇于创新,并把外来的宗教中国化,使之符合中国国情。”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毛泽东在思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上,就考虑过惠能将佛教中国化是重要的历史借鉴。事实上,惠能在佛教传入中国600多年之后,勇敢地对佛教进行变革,与当年毛泽东面对困境之中的中国,积极追求变革,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做法是很相似的。钱穆就说过:“要接受西方文化,便该学惠能,把西方的消化溶解进中国来。”应该说,当今中国面对外来文化,如何再度表现出中国文化本有的博大胸襟,如何再次积极吸纳外来文化,是应该引起每一位中国人思考与关注的问题。当然,这是摆在当今中国人面前的一个大课题,需要另外做专门的探讨。
综上所述,我们就明白了50多年前的毛泽东为何要大家都“应该好好看看《坛经》”以及他自己那么推崇《坛经》、惠能还有禅宗的缘故了。《坛经》是一部对唐代中叶以来的中国人影响至深的书籍,也是当今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好参考资料。
记者:惠能的学问全是围绕一个“心”字来展开的,您认为修“心”对一个人的一生有什么重要作用?
陈中浙:近十年来,在我给中央党校研究生开设的课程里,有一门《佛教哲学研究》。《坛经》是该课程的必读书目之一,十年来从未变过。这样年年读、反复读,学生领悟的情况各异,我自己对惠能、《坛经》以及禅宗倒有了一些新想法。
在中国历史上,惠能大概是最早把外来文化成功本土化的一个人。他本身文化程度不高,可又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我一开始读《坛经》时总有这样一个疑惑。后来,我发现惠能的学问全是围绕一个“心性”,或者一个“心”字来展开的,他不太识字,却真正抓到了佛学最核心的机密。人为什么会有烦恼?就是因为没有把心管住。这颗心欲念太重,老想着外物,而外物又虚幻不实。想得多了,便越发痴迷执着。得不到或不能满足时,就更加烦恼痛苦。所以,整个佛教所追求的就是《金刚经》里说的“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修“心”的过程。难怪惠能听老师弘忍讲《金刚经》时,听到妙处,情不自禁连声惊叹几句“何其自性”。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整个社会乱作一团。当时的思想家们针对这个局面,就如何消灭人“心”的过度贪欲纷纷发表了看法。像道家的老庄提出要清心寡欲、节欲,做事要无为;孔子说要“正名”,“欲而不贪”;孟子说人本性是善的,只要“致良知”就可以了;而荀子则说任性是恶的,有欲望是正常的,要使之合理地得到满足,提出了“养人之欲”的说法。春秋战国时期如此,其他时代也是如此。惠能正是站在这个角度,把印度文化与本土文化来了个二合一,创立了禅宗。所以,我们在读《坛经》时,经常会有豁然贯通的感觉。我在澳门讲学期间,一直住在临海一间五十层高的公寓里。每天早上醒来,拉开窗帘,前面经常是雾蒙蒙的一片。置身其中,不禁使我想到了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比起古人,“天”离我这样近,只是不知我的这样“人”为,是否契合了惠能的“天”意?
相关链接:
安徽佛教徒中1186万12个小时闪电领奖 现场捐款5万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