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多家景点上调门票价格,涨价后5A级景区平均票价超百元,其中丹霞山从160元涨至200元,玉龙雪山由105元涨到130元。面对门票“3年必涨”怪圈,一方面,民众感叹玩不起;另一方面,景区也抱怨运营开销太大。专家称景区应摆脱门票经济依赖,向产业经济转型。(9月19日《长沙晚报》)
从宏观来讲,景区建设是有投入的,谋求回报是固有的商业伦理,而门票是最直接、最快捷的回收途径,容易成为首选的方式。但是,景区门票有两个方面的属性,一是文化属性,即景区应当是社会成员共有的财富,一定程度上低成本共享是国民的文化权益;二是经济属性,门票价格过高,会加大旅游的显性负担。因此,单纯的门票依赖,易导致国民旅游消费的心理危机,抑制旅游消费冲动,让旅游沦为“贵族消费”。
事实上,旅游消费是弹性消费。对游客来说,除景点门票之外,食、住、行、购、娱,没有哪一样不花钱,只不过其他的选项有可选性。在这样的消费环境下,游客手稍一松,几张门票的钱就花出去了。不同的是,这样的花费游客心甘情愿,而门票价格过高,就会让人产生被剥夺感,进而弱化旅游冲动。因此,门票一味涨价,最终会制约当地旅游市场的做大做强。
一边是景区喊亏,另一边是游客喊贵,这不能片面理解为景区在哭穷,毕竟景区开发是作为产业资源存在的,位于产业链条的上游。问题是,现有格局中,资源实现了共享,而收益分配却是割裂的,比如外围的酒店、餐饮、购物赚了钱,并未给予景区开发合理补偿。换言之,旅游业态实现了一体化,而旅游内在经济利益并未实现一体化,这才是门票依赖的根源。显然,要破除这一依赖,关键是要让景区能从整体产业收益中获得反哺,实现“加”与“减”的平衡。这里面包括政府、市场、景区之间的利益关系。
首先,地方政府应减轻对景区直接获利的依赖,转向从做大旅游产业大蛋糕的地产、税收等中获取利润,并逐步实现景区低门票或者免费。其次,要充分运用市场的手段,通过利益纽带,把景区、住宿、餐饮、购物等行业网络起来,用市场的手来优化资源配置,用竞争来完善利益格局。此外,景区做大自身产业经济,应从单纯的观光向住宿、餐饮、购物等旅游服务综合发展,拓展自身利益空间,减轻门票依赖,逐步降低价格。如杭州西湖自2003年实行免费,虽然直接减少门票收入2530万元,但公园通过拍卖、出租或承包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权等市场化手段,不仅抵补了损失的门票收入,而且使景区管理部门增收逾亿元。
当然,破除“门票依赖”需要一个周期。只有旅游市场化达到一定程度,才能让市场规律发挥作用促进利益共享。在这个过程中,政府部门着眼长远,做出让利和退位也十分重要,能起到催化和加速作用。(房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