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讲述两位黄埔将领抗战殉国的故事。在壮怀激烈的八年抗战当中,有一场战役被众多的历史家和军事专家视为是“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那就是发生在1943年的常德会战,这一战惊天地泣鬼神,常德城全城尽毁于战火,只剩下座西班牙教堂还有房顶,没有一块青石板路上没有尸体。这一战敌我双方伤亡惨重,中国军队仅师长就牺牲了三位,其中一位就是预备10师师长孙明瑾将军。
解说:依旧明月照太空,依旧铁马击秋风,可怜我怀着满腔仇怨独坐山中,记起了十余年前美丽的憧憬,衬托出今夕环境的虚空。这是孙明瑾将军牺牲后,他的妻子姜文珍为他写的一首诗,凄凄切切读之落泪。
孙瑞星(孙明瑾之子):我们父亲阵亡以后,在当时母亲感觉到压力很大,精神上压力也很大,为他写了一首诗。那么母亲经常给我们讲起父亲的情况,一边讲一边流泪。给我们讲你父亲是师长,在常德会战当中身中五弹壮烈牺牲。而且他这个牺牲的时候我母亲她说,这个棺材打开来的时候,身上全身都是血,血都干了硬了嘛。
解说:孙明瑾号玉轩,1905年生于江苏宿迁,自幼天资聪颖胆略过人,家庭严格训育,谦和沉毅简朴醇厚,黄埔六期陆军大学十四期毕业。1932年1937年,参加一二八、八一三两次淞沪抗战。孙明瑾将军和妻子姜文珍1936年结为伉俪,夫妻二人恩爱情深,十年如一日。然抗战军兴大敌当前,军人天职使得夫妻离多聚少,孙将军常年于外带兵打仗,姜文珍得到带着六个子女住在衡阳。
孙瑞星:父亲每次奉命出征之前,总是要匆匆地赶回家向母亲告别,他说文珍文珍请为儿女尽力,莫怕丈夫献身,我去追求民族生存,你在里抚育儿女安心,这是父亲的嘱咐,实际上也是父亲的遗嘱。
解说:1939年9月1在欧洲,德军闪电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此时在东方中国已凭一己之力,与法西斯日本周旋苦撑了两年。日寇虽已攫取中国江南、华南、华北大片土地,但华中大片地方仍被中国军队守。9月下旬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集中步兵十万,陆军航空兵团约一百家飞机,及海军一部之强大兵力,攻击华中重镇长沙,扬言一个星期占领长沙。第九战区司令官薛岳将军,以六个师的兵力,迎战来犯之敌。第一次长沙爆发,双方激战一周,冈村宁次居于被围歼之险。于10月1日下达撤退令,第一次长沙会战中国取得大捷。
中国久疲之心倍感振奋,举国欢腾。此时作为第10预备师长少将参谋长孙明瑾正随部队驻于浙江绍兴,协助师长方先觉训练刚成立不久之新军。抗战之出,中国军队以血肉之躯对抗日寇飞机大炮伤亡惨重,补充兵源良莠不奇。预备10师与抗战兵源为清一色福建子弟,新兵编成于大后方受训,战事一开,便要即可投入前线。1940年秋,预10师编入第10军之战斗序列,自浙江绍兴凋亡第九战区辖属,至华中湖南沅陵。部队到达湘北孙明瑾即升任副师长,监理参谋长之职。
孙瑞星:因为我父亲对士兵特别好,士兵们对他就特别地尊敬,他不抽烟不喝酒,另外他也很简朴,所以在第10军第10预备师当中口碑极佳,当时报纸上讲的。当时报纸上,讲的他说有“圣人”之称。
解说:1941年夏,预10师移至衡山,淥口一带整训,校阅部队之时突然接到命令,校阅停止立即开赴湘北,迎击从武汉来犯之敌。此时继冈村宁次之后,担任日军第11军司令官之阿南唯机,集五个师团十数万之众,强度两军对峙之新墙河,向我第九战区发起攻击。由于出现指挥失误,下达作战命令之电报竟被日军窃收,中国军队陷入击打被动。经三日急行军,预10师到达金井,福临铺一线与敌遭遇,以一师之兵力抵御日军三个半师团之众,激战一昼夜,终因众寡悬殊,被怕撤退。
萧栋粱(抗战史专家):第一次会战是1939年9月到10月,这时1941年了两年没有打仗,第一次要打胜利了也有点,有点轻敌思想了,再一个有点两年没有充分准备。
解说:月底,日本攻入长沙,但由于日本大本营正积极准备发动太平洋战争,要求华中日军尽快结束战争,我军此时已于长沙形成合围之势,日军困难。阿南深感形势险峻,于10月1日下达撤退令,与两年前冈村宁次下发撤退令,正巧两周年。
第二次长沙会战结束后一周,日本进位内阁倒阁东条英机继任首相,我军也于衡山举行检讨会议。蒋介石亲临主持,指明装备10是在众寡悬殊的情形下,尚能力战实属可贵,故特嘉奖。
第二次长沙会战后,孙明瑾升任为装备10师副师长。文珍你消瘦多了,枯槁多了,记得十余年前,洞房一对碧人,娇手牵手笑嘻嘻姗姗走,到今朝那里有。孙明瑾于前线奋勇杀敌,夫人姜文珍独守空房照顾老幼,艰辛的抗战岁月,煎熬着这对患难夫妻。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同日,日军击沉英国远东最新最大巡洋舰“威尔斯亲王号”和“反击号”,同日日军进攻美军驻守之菲律宾。几天后马尼拉陷落七万美军被俘虏。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队日宣战。太平洋战争初战大捷,日本国内一片抗热,腾出手的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再次攻长沙。1941年12月20日,中日第三次长沙会战开始,距离上次会站尚不足三月。
萧栋粱:(日本)中国的军队南下打广州,又怕中国的军队就去大量地支援缅甸,所以呢,要通过打长沙来吸引中国军队,在长沙这里。
解说:此时镇守南岳的薛岳将军,以设下天炉大阵,诱敌深入设网以待。刚从第二次长沙会战战场上撤下的第10军作为王牌军,奉命固守长沙城。12月29日,日军渡过汩罗江。30日,攻进长沙东郊,日军依然入翁,形势极为紧张。蒋介石与长官部电令不断,均将此一决战视为国家存亡之战。战争进行了异常激烈,第10军师长黄钟将军,在其三战长沙的日记中写道,终日在激烈战斗中,浏阳门北大马路均起巷战,新军路肉搏四次。本师为夺取陈家山牺牲百余名,下午四时火起,烟雾弥天,尤以北大路附近尤为烈,野外无鸟声,城内无行人。此为激烈日,亦为决战日,路死谁手唯在能守。
军部守备计划,孙明瑾预备10师奉命固守长沙南郊,保卫长沙南大门。在战前紧急会议上,孙明瑾作战斗动员和具体作战部署时说,打仗是我们军人的本职,用不着大惊小怪,况此次我们以逸待劳。并有坚固的工事可资凭借,不同于上次在疲劳行军中,不明情况的突然遭遇。又有长官部在我们身边,是有周密计划的应敌,只要我们意志坚定,稳打稳扎是可操胜券的。他的动员和部署使全师将士受到很大鼓舞。
日军误以为预备时由新军组成,战斗力比弱,便以南门为突破口,但预备10师于孙明瑾训练下,已成英武之师,战斗力顽强。战至1月4日,守备南门主阵地之第30团,在葛先才团长带领下孤注一掷,发动全团冲锋。一时间炊事兵,复物兵,传令兵全部投入了肉搏,使得日军惊慌溃退。第三次长沙会战,前后共历一月余,我毙伤日军5万六前九百余人,其中有大队长、联队长以上军官十人。俘虏日军中队长送松野荣吉大尉以下一百三十九人,击毙缴获战马千余匹,和大批枪炮个弹药及辎重,其俘获之多,为抗战以来历次会战所罕见,第三次长沙大捷意义深远。一年来,同盟国在欧亚战场上屡战屡败,中国军队孤军作战,赢得了世界的尊敬,之盟国为之振。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论,祭此远东阴霾密布中,唯长沙上空之云彩益见光彩夺目。大捷后,原预备第10师副师长孙明瑾升任师长。
记得十余年前同房一对碧人,娇手牵手笑嘻嘻姗姗走,到今朝哪里有。丈夫师长孙明瑾为国效劳作忠晋,效命在沙场,得胜归来一起扬,生不贪生死为国,忠魂壮志谁晓得。
孙明瑾师长后却侵食难安,一直惦念着第二次长沙会战时在湖北金井,福临铺阵亡官兵的遗骸散处各地,并派工兵连前往发动群众,到处搜寻。并在金井修筑公墓,树立纪念碑,以告慰忠魂。
1943年11月,继任日军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举兵十万余人,先是佯攻鄂西,继而挥师南下,直扑常德。孙连仲将军统领中国第六战区,作用这次保卫战争主力,会同薛岳将军的第九战区一部,部署了二十万大军严阵以待。日军攻打常德,双方一接战我们就失去了一个将军,他和孙明瑾一样也是黄埔同学,毕业于黄埔四期,他叫彭士量。时任第73军暂五师师长,当时彭士量奉命固守常德北门户石门县城。石门之战惨烈异常,巷战、白刃战、短兵相接。据当时占地报道称,日军还使用了毒气。
彭纪俊(彭士量之子):已经激战了好多天,敌人攻城了好几次,攻上来又把他打走了。我父亲他那个就一直是哪一战最激烈他就哪一战去,去鼓励士兵。
解说:彭师长率部与敌人连续苦战八昼夜,部队伤亡过半,敌人兵力又数倍于我军。后撤令下达时,彭将军带兵激战正酣,决定挺身而出掩护全军撤退。
彭纪俊:这个时候,我父亲就说是自告奋勇的,这一留下来以后,他也知道这是凶多吉少的。他是抱定了与石门共存亡的决心。
解说:下午三时许,彭士量不幸被敌机枪击中要害身受重伤还喊杀不止,拼力高呼,大丈夫为国尽忠为民族尽孝,死而汗颜。忠勇之气感动得在场的官兵,各个哭声不绝。随着73军失守石门,74军失守慈利加津市、安乡、澧县一线,也随之被日军一一贡献。此时横山勇又掉头挥师,直扑常德。
1943年11月整个常德城,只有余程万的第57师,以八千兵力,殊死抵抗数倍于自己的敌军。常德久攻不下,日本军部大怒,限令第11军两天内进占常德。横山勇孤注一掷,将攻城部队剧增至八个连队,三万余兵力。29日凌晨,日军集中炮火,将城东北隅一段围墙轰塌,然后在二十六架飞机的掩护下,一窝蜂的从城壕冲来。守军冒着炮火顽强抗击,用血肉之躯将缺口牢牢堵住,缺口前尸骸累累,壕水为之变赤。日军大队人马突入城内,两军随后展开巷战。战至12月2日,全师官兵八千余人,仅剩下三百二十一人,第57师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陈致远(抗战史专家):这个当时常德是重庆的门户,又长沙战场的一个后援地。那么呢攻打常德,如果说攻占常德,那么就可以直接地切断重庆和长沙战场,以致整个华中战场的这样一个联系。通过打击消灭第六战区的中国军队的力量,然后呢促使重庆抗战意志的消亡,不要把中国军队调到这个滇缅地区。当时常德市号称中国的乌克兰,当时重庆军队的正面战场,就是中国军队的军粮军棉供给。他也想通过打常德在这里,通过以战养战,掠取大量的粮食和物资。
解说:此时方先觉的第10军,鲁道源的第58军已分别接到命令,火速救援常德,预10师孙明瑾师长率八千兵士,每日以百华里强行军速度急进。每晚到达宿营地时,无线电台刚一架起长官部点令就来了,限第二天赶至某地。同时常德守军的无线电台,也昼夜不停的呼叫,切盼第10军火来解常德之围。预十师副师长葛先才将军,在其回忆录中写到,救兵如救火,尤其右军指明我第10军解围,可见对本军之信任,我军将领亦为之感动与同情,义不容辞不顾辛劳急赶驰援。
11月26日预10师刚抵达常德附近,便遭到数倍日军的拦击,双方展开激战。薛岳对孙明瑾早有认识,异常器重,故此次直接指挥,也令孙师长率部队密切配合第3师攻占德山,打通进入常德之路,要求他不顾当面之敌向前猛进,以解常德之围。孙师长复电表示,本师已抱定不成功便成仁之决心,打到一兵一卒,亦向德山方向突进。面对第10预备师的强大攻势,日军师团长数山本三南震撼莫名,极力组织千余名日军,猛攻第10预备师侧翼,力求阻挡这个不要命的师。战至12月1日清晨,第10预师侧翼,又突遭日军的与会强攻,战况愈加险恶,此时,部下请求掩护孙师长突围,孙明瑾拒绝部下的请求,又分身投入肉搏战。混战中一名躲在树丛后面的日军,用机枪一阵疯狂射,孙将军猝不及防,颈部、胸部、腰部和手臂多中弹,顿时血如泉涌,卫士立即上前救护,要抬孙师长突围,孙师长立犹不倒,手扶卫士目瞪部署,忍痛疾呼,中华儿女要壮烈,不畏死不贪生,牺牲生命救国救民,努力杀敌,努力杀敌,语终气绝壮烈殉国。从11月20日至12月1日深夜,常德外围战经邻国六昼夜血战,全时八千名将士大部分捐躯战场,突围生还者仅三百余名,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
据日军战史记载,日军第68师团的234联队,在清扫战场时寻获一具身着国军高级将官制服的军官遗体,即可报告该联队长户田意直大佐。户田大佐擦去将官军服领章上的血污后,只见一刻将星闪光夺目,于是押了一名负伤被俘的国军上尉前来指认。
孙瑞星:被俘的士兵前来辨认的时候,看到横卧在地上的是他们的师长孙明瑾将军的时候,就失声痛哭,就扑在地上扶起那个孙师长的尸体,连呼师长,师长。
解说:孙明瑾师长遗体被日军寻获后,该联队长以军礼礼葬,并数目牌指示位置,长刻“中国将军孙明瑾”。12月中旬,溃退,我军收复常德,第十军军长方先觉陪同孙夫人姜文珍,来到赵家桥村旁一面向阳山坡,决定将孙将军遗体起运长沙公祭,再移往南岳衡山忠烈祠附近山麓安葬。
孙瑞星:我母亲呢,就看见这个我父亲的遗体,满身都是弹洞,颈部啊,胸部啊、腰部啊,手背啊,都是弹洞,全身的血把他整个,整个军装都湿透了。当时母亲,当时就晕厥了。
解说:山岳吼崩号,湘江更失色,将军把命捐,全军皆类泪坠,十余年恩爱就此弃,十余恩爱就此弃。
1943年12月21日上午,孙将军的灵榇有长沙起运南岳衡山。在南越忠烈祠正前方山麓上间建墓安葬,灵柩下井的时候,方先觉军长亲自手拉绳索,把灵柩放到井下。孙将军牺牲时,年仅38岁。
陈晓楠:1938年,国民政府决定在南岳衡山,为抗战牺牲的烈士们建公墓,五年之后,南岳忠烈祠竣工,这是中国大陆最大的一座纪念抗战烈士的公墓。孙明瑾将军的已骨就葬在这里。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孙明瑾为革命烈士,而且还颁发了由毛泽东亲自签名的《革命牺牲军人光荣纪念证》。据说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纪念证,孙将军的后人在文革当中才没有受到冲击。
一带儒将戴安澜1904年出生在安徽无为县风和村,他七岁上私塾读书,二十一岁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澜与众不同,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戴安澜很有可能会像历史上不少安徽人一样,成为一个风雅名士。但国家为难却他的命运,引上了另外一条路。
解说:戴安澜本名衍功,学名带戴炳阳,安澜二字是他考入黄埔军校后重起之名。他目睹国破民乱,自己要如乱世中之海鸥力挽狂澜报效国家,取名安澜,自好海鸥。而他为自己四个子女所取的名字,皆与国难和抗日有关。
戴覆东(戴安澜之子):他就给我取名字叫覆东,覆啊是上面西字底下一个恢复的复,就是覆灭的意思。那是什么意思呢,覆灭东洋。我们的妹妹给她取名字叫藩篱,就是等于竖起一道篱笆,不要让坏蛋进来。我们的大弟弟呢,出生的时候,他给他取的名字叫靖东,就是平靖东洋鬼子,小弟弟的名字澄东,澄清东洋鬼子。
解说:长城抗战后戴安澜退入北平养伤,他自幼喜爱京剧对戏中人物,之忠义奸佞,善良邪恶铭记于心,其子戴覆东当时随父左右对听戏记忆犹新。
戴覆东:就有一次演的《霸王别姬》,我父亲托人买的票,天很热很热,我父亲想了很久,就买了三颗小冰淇淋吃。我们坐在楼上,票价比较便宜一些嘛。那次我印象是很深刻的,平生第一次吃冰淇淋,以前从来没吃过。多想最好每个礼拜都能看戏啊,都能够去吃点冰淇淋,都没有,只有那么一次。
解说: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平津失陷,此时距长城抗战虽已四年有余。然戴安澜对古北口之血战仍耿耿于怀,那次激战虽予日军重创,但他亲睹中国士兵由于不懂战术而伤亡惨重,于是写下自己军旅生涯的第一本书《痛苦的回忆》总结战术。
戴覆东:这个战士打枪啊,他说一定要三个“不打”,第一个看不见敌人不要打,第二个是瞄不准不要打,第三个打不死不要打。
解说:1938年台儿庄战役爆发,时任旅长的戴安澜率部猛攻义县之敌,参与台儿庄大战。从3月底至四月初,戴安澜率73旅火攻陶城、智取朱庄,激战郭里集战功赫赫。这枚玛瑙印章长约三点三厘米,阳刻着铁汉二字,正是台儿庄大战时戴安澜请人刻的,他以此印激励心志,希望自己在敌军面前如铁汉一样。这里还有一件趣事,在艾山阵地,日军电台曾广播中国军队有一俄籍军官指挥有度,那位“俄籍军官”便是戴安澜,其出色指挥与儒雅外表使日军错把他当成了洋人。
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和广州,但日本非但没有达到迫使国民政府投降之目的,反而遭遇到更顽强之抵抗,日本军部为切断中国最后外援交通线,1939年冬,在海空军的掩护下,进占了广西南宁及北面之昆仑关,昆仑关为南宁北侧之天然屏障,成败战役,是整个桂南会战的核心战役,蒋介石决定投入他的老本。1939年12月16日,于桂林行营下达了反攻南宁的作战命令,日本之战史中,认为中国军队勇猛程度超过自己之战役,一次为桂林保卫战,另一次便是昆仑关战役。
时,戴安澜已接替杜聿明升任200师师长,所部200师官兵,经过他十个月苦心整训训练有素,也已非昔日散兵弱伍,其部奉命担当正面攻关,日本第5师团是板垣征四郎的旧部被称为钢军,其中少将中村正雄残暴无比,在日军成为一把折不断的军刀。在昆仑关两军狭路相逢,戴安澜满怀信心地说,古有三鼓夺昆仑的佳话,吾拟元旦夺取昆仑关,昆仑关之战进行时,戴覆东正在后方上小学二年级。
戴覆东:有一天上课的时候,突然那个门打开了,有一个军官跑进来了跟那个老师讲,戴覆东出来有事情,我想找我有什么事情呢?那我就跟他出去了,出去他告诉我,他说昆仑关打得很激烈,这个你的父亲受伤了。
解说:12月17日凌晨,200师与友师在战车与轻重火力掩护下,向昆仑关发起攻击,于深夜夺回了昆仑关。19日在日军以大批飞机为掩护重占昆仑关后,戴安澜率部歼灭日军增援部队第二次收复昆仑关,日军已无退路拼死顽抗,昆仑关再次得而复失。200师与日军在周围山头反复争夺,历经数十次大小恶战,12月31日第三次收复昆仑关。为纪念这一胜利,戴安澜在仙女峰指挥所口占七言绝句一首,仙女山头竖将旗,南来顽寇尽披靡,等闲试向云端望,倩影偏偏舞绣衣。
1940年1月10日,第200师向八塘以西300高地攻击时,接到上级命令不必强攻,固守原阵地以待换防,但敌人的炮火仍在不断地轰击,11日下午戴安澜巡视检查阵地时,被弹片击中而身负重伤,但他仍带伤指挥作战,几个钟头过去了,他无法再支撑下去,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戴覆东:炮弹从左边肩胛打进去,到了心脏之后转了一个弯曲,弹片没有进入心脏,医生把那个钳子从那个伤口里头进去,把那个纱布,那个黄纱布,很大的一块黄纱布拿出来,拿出来之后呢,拿很多药水啊再清洗那个伤口,我看到父亲抓得那个床,手抓得就是抓得很紧,那我晓得那是很痛苦的。等把东西都弄好了,医生都走了没人了,我跟他在一起,我就问他,我说爸爸这样你痛不痛啊?他说傻孩子,哪有不痛的呢?他说你看过《三国演义》没有?我说我看过,他说《三国演义》里头,关云长刮骨疗毒你知道吗?我说我知道,我知道,他说他在那个情况之下,他都要忍下来,他说何况我呢?
解说:戴安澜虽身负重伤,但率部毙敌六千,并击毙日军前线指挥官中村正雄少将,打扫战场时从中村正雄尸身上搜出了一个日记本,日记中这把折不断的军刀在断折前感叹,帝国皇军第5师第21旅团之所以在日俄战争中有钢军称号,那是因为我们的顽强在日俄战争中战胜了俄国人的顽强,但是在昆仑关我应该承认,我遇到了一支比俄国军队更顽强的军队。昆仑关战役后,国民政府授予戴安澜四等宝鼎勋章一枚,并被誉为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席卷东南亚,中国西南边陲危急。1942年3月,应美英盟国紧急要求,中国最高统帅部派出十万远征军入缅甸作战,戴安澜200师之所部九千余官兵成为远征第5军之先头部队,这是中国军队自1894年“甲午战争”以后,第一次到境外作战,也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协同友军在国外作战。
罗存康:从国内来讲的话,当时主要是为了保卫滇缅公路,滇缅公路是中国西南的唯一的路上交通运输线,盟国的战略物资都是通过滇缅公路运送到中国来的,中国方面相当重视这条公路,为了保障这个滇缅公路的畅通,中国方面也愿意就是积极配合英军对日作战。
解说:出征前戴安澜以诸葛亮出征自勉,题笔赋诗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处境岛夷催,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在云南待命出国前,戴安澜与家人度过了一段幸福的日子,这次团聚成了他和亲人在一起的最后时光。
戴覆东:到昆明去的时候呢,那么大家坐在汽车上,他在那一直就想工作。我呢也学了一些京戏,自己有时候就在旁边哼哼,他听了他也蛮高兴的,他两次看见我看到他了,他说不要紧,他说你唱,你继续往下唱。最后一天早晨他要走了,那么汽车停在外面,送他出去离汽车有一段距离,他叫我们你们不要送了,然后他就自己往前走,把车门打开来回头朝我们看了一看,就进了汽车,在那个玻璃里头还向我们招了招手,车就开掉了,从此他就离开了我们。
解说:对戴安澜和十万中国远征军来说,这是一次临危受命的出征,但盟军第一次配合就出现了问题。
罗存康(抗战史专家):英美等盟国它在那个全球战略目标和中国的这种战略目标之间存在一些分歧,主要是因为当时它的战略目标就是先欧后亚,虽然就是愿意和中国一起联合对日作战,但它的主要的兵力没有放在这方面。
解说:英国政府对于中国军队深入自己的前殖民地心存顾忌,因而一再拒绝中国军队先行如缅布防,直到日军长驱直入,英军一触即溃,丘吉尔才放下架子急邀中国军入缅。从踏入缅甸第一步,戴安澜和中国远征军就已失去作战先机与宝贵布防时间,只能仓促应战。1942年3月7日为营救被困英军,戴安澜全师日夜兼程,抵达缅甸南部平原一个叫同古,又称东瓜的小城。17日日军进攻前夕,英方突然通告原驻防东瓜之英军于当夜撤走,戴安澜突然被置于孤军迎战之地,英军胆怯撤防,中国远征军怎么办?
罗存康:英军实际上它是没有那个诚意和中国方面就是说诚心诚意那种联合作战,它的那个主要的目的还是希望中国军队这个掩护他们撤退。
解说:戴安澜毫无畏色通告全师,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市长战死,参谋长代之,团长战死,营长代之,依此类推,各级皆然。20日戴安澜率200师九千多官兵与数倍于己的两万多日军展开激战,战斗持续了十一天,200师以不足前人的伤亡代价歼敌五千余人,并在戴安澜有序的指挥下安全撤离几乎全师而归,日军只获得一座空城,这次战役被美国军作所有缅甸保卫战所坚持的最长的防卫行动,并为该师和他的指挥官赢得了巨大的荣誉。蒋介石称此役是中国军队的黄埔精神战胜了日军的武士道精神,并召见冬瓜突围的戴安澜,让他在隔壁同住一晚予以慰勉。
戴澄东(戴安澜之子):蒋介石要他赶过去,要汇报到缅甸的情况,他一去去了以后路不知道了,路不知道了,他就停下来,结果看了一部小轿车开过来很漂亮,他就招手叫这个车子停下来,停下来以后呢,他以为是英国人的车,他就用英文问,Where is we call?就是这个地方在哪里?后来这个坐在前座的这个人陈布雷嘛,他就看多他就说老戴你发疯了啊,这是委座的车,后头再低头一看,蒋介石和宋美龄坐在后面啊,他搞得很不好意思,他说对不起、对不起。
解说:然而就在国际社会,为中国军人之善战而陶醉时,一场灾难却即将降临到这支身在异乡的军队身上,由于英军全线溃退,中国远征军孤军深入,失败之阴影与死神如血与火的魔爪一步步向戴安澜和远征军逼近。此时,戴安澜之家人只能在报纸上捕捉亲人只言片语的消息。
戴覆东:我父亲的名字都出来了,我当时觉得这个很自豪,然后很久没有消息了,那么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有一天我在那玩双杠,结果有一个同学跑过来,哎戴覆东他说你爸爸是不是叫戴安澜,我说是,他死了。这样一讲,我就从那个双杠上掉下来了,我说谁说的啊,他说报纸上有的,他说你去看,我赶快跑去看报纸,那张报纸不知道后来谁拿去了,没有了,我找不着,那心里就说不出那个味。
解说:东瓜之役后,由于西线英军一大败退,缅北战局急转直下,中国远征军后方被日军迂回切断,腹背受敌,虽奋力血战,但败局已定无可挽回。4月底远征军各部接到命令被迫撤退突围,围绕突围方向,中国军队和盟军发生了一次激烈争执,美国要求中国远征军撤到印度,但英国要求远征军须申请难民身份,由英国军队收容。这一要求被中国远征军指挥官杜聿明拒绝,戴安澜则表明,我生为中华军人,死为中华雄鬼,绝不到印度去听洋鬼子使唤。他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
戴安澜率领与他出生入死的200师官兵,进入缅北野人山,开始向祖国方向艰苦突围。5月之缅北,终日大雨滂沱,山林中满地沼泽,道路泥泞,突围中部队不断遭日军伏击,缅甸向导也因害怕而逃跑,虽被士兵抓回,但贪生拒绝为中国军队带路,戴安澜悲愤之极用马鞭猛击马靴,言关公走麦城也不过如此,缅甸非久留之地,今天只能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5月18日黄昏,200师官兵隐蔽运动至缅甸朗科地区,接近蜡戍西侧细包至摩谷公路,这是归国途中要穿越的最后一条公路,但就在这里戴安澜所部不幸与埋伏之日军遭遇,激战中戴安澜腹部连中三枪,身负重伤血流如注。戴安澜最后的行程是被士兵们用砍下的树枝做成担架抬回祖国的。5月26日戴安澜被士兵们抬着行至缅甸北部的茅邦村,这个离中国国境只有三五日形成的小村庄,眼看全师生还的希望就在眼前,戴安澜却由于断粮无药,伤口感染再也无法支持。他当众叫来598团团长郑庭笈,拉着他的手说,如果我殉国了,你一定要把部队带回祖国,并感伤地说我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了,官兵闻之无不凄然泪下。
郑庭笈问他,你有什么话要对你夫人和孩子说吗?他摇摇头,又问部队该怎么回去,戴安澜手指地图,示意部队在茅邦渡河沿西安前进,然后他叫人扶起来朝着北面,祖国的方向望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眼。一代儒将戴安澜就这样被士兵们用粗糙的树枝抬着遗体,身上裹着官兵一路上为他脱下的士兵、尉官,校官等各色军服沿着他指引的回乡之路,于1942年6月2日,冲破日军最后一道防线后,回到了自己的祖国。
戴覆东:那么后来没有隔多久呢,人家慢慢地告诉我了,说部队撤退回来之后父亲是死了,那么我母亲在贵阳,我又不敢告诉她,那么到后来呢,我母亲也知道这个消息了。见到我母亲的时候,我母亲这个几乎都不能动了,两个人抱头大哭,但是没有办法啊,这是个事实。1943年4月1日,国民政府在远征军出发地广西泉州香山寺隆重举行,有一万多人参加的戴安澜将军国葬,葬礼上挂着当时中国两位最高领袖为戴安澜亲撰的挽词,一副是国民党领袖蒋介石题写,虎头食肉负雄姿,看万里长征,与敌周旋欣不忝,马革裹尸酹壮志,惜大勋未集,虚予期望痛何如。一副是共产党领袖毛泽东题写,海鸥将军千古,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躯倭棠古归,沙场竞殉命,壮志也无违。
陈晓楠:毛泽东的一生只给两位将军写过挽词,获此殊荣的一位是共产党将军罗荣桓,而另外一位就是国民党儒将戴安澜。1956年9月2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每一个共赴国难的生命都应该受到如此地尊重,都应该永远被历史铭记,感谢各位收看我的中国心,下周见。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