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示好中国是客观因素使然,具有一定的“受迫性”,并不代表安倍主观上将从此前的对华强硬立场后退。
9月29日,日本召开本年度国会临时会议,安倍在会上发表施政演说,称为了在中日两国间建立稳定友好的关系,希望能尽快实现首脑会谈,通过对话发展战略互惠关系。
自安倍上台以来,渲染“中国威胁论”几成惯例,几度提出举行中日首脑会晤,也是为了显示中日失和、无法举行高层会谈的责任不在日方。此次在国会场合,安倍罕见地放低身段,没有提及“中国威胁论”,反而强调“中日友好的重要性”,真实含义是什么?是否意味着其执政立场发生了变化?
安倍示好中国,有时间因素在起作用。11月,APEC峰会将在北京举行,在峰会期间实现中日首脑会晤,是安倍内阁近期的外交目标之一。为此,日本已提前开启沟通管道。安倍之所以设定这样的外交议程,原因在于无法与中国领导人举行正式会谈,已成为其外交失
分的标志。在安倍任内,中日关系降到两国建交以来最低点,安倍难辞其咎。如果两国能举行首脑会谈,安倍就可赢回分数。
安倍示好中国,还有经济因素在起作用。安倍上台以来,通过量化宽松、财政刺激、刺激民间投资这“三支箭”,日本经济一度似有重振迹象,市场交投活跃。但今年以来,安倍经济学的刺激作用迅速衰减,今年二季度经济突然衰落。日本内阁府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二季度GDP同比仅增长0.4%。个人消费降到零增长,导致内需对GDP的贡献由正转负。在无限刺激的政策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数据,表明安倍经济学开始失效。提振日本经济,必须更多地依赖出口市场。但是,由于中日关系降到冰点,日本产品在其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中国的占有份额也在下降。失去中国市场的支撑,日本经济可能进一步下滑。在这种情况下,缓和中日关系,稳定日本出口市场,保持安倍经济学的效应,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安倍经济学真的失效,安倍内阁的支持率将面临严峻挑战。
由此可以看出,安倍示好中国是客观因素使然,具有一定的“受迫性”,并不代表安倍主观上将从此前的对华强硬立场后退。事实上,在接受国会质询时,安倍仍对解禁日本集体自卫权作了辩护。正是基于围绕解禁集体自卫权,安倍内阁上台后实施了一系列挑战二战后国际秩序,伤害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民众感情的措施。近期,通过密集外交,安倍还试图在日美安保条约之外,搭建复合型安全体系以遏制中国。
仅凭口头言辞的变化,无法得出安倍对华政策转变的结论,也无法真正改善两国关系,为实现双边峰会创造条件。就此而言,安倍显示的诚意还远远不够。
相关链接:
安培晋三:日本希望尽快与俄罗斯签署和平条约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