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样一份沉重的天价培训“成绩单”,人们不免会问,对于已经排查出来的这些领导干部,接下来会不会进行相应的处置?如果处置的话,又该如何追责?
据新华社报道,日前,中央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全党全国交出一份反“四风”成绩单。其中,清理官员天价培训问题引人瞩目,据披露,在专项整治中,共排查出参加天价培训的领导干部2982人,叫停培训班7个,涉及735人。
尽管必要的教育培训,有助于开阔官员的视野,进而提高现代政府的治理效能,然而,时下很多官员参加的EMBA班等天价培训,早已经背离了学习、培训的本义,而沦为某些官员构建人脉圈的“名利场”。事实上,这也是两个月前中组部明令官员禁读高收费社会化培训项目的政策初衷。
现在,面对这样一份沉重的天价培训“成绩单”,人们不免会问,对于已经排查出来的这些领导干部,接下来会不会进行相应的处置?如果处置的话,又该如何追责?
根据媒体此前的调查,官员参加天价培训,学费来源往往不外乎单位公款买单、企业代为买单,以及官员介绍若干名企业家学员后免单等几种方式。这其中,公款买单相对比较单纯,属于浪费公款,涉嫌违纪;而企业买单则要复杂得多,非经认真甄别、调查不可。比如,政商之间有没有利益输送?企业的行为有无行贿的嫌疑?等等。
同样,学校免单也存在诸多疑点,更像是权力的“摊派”行径。比如,企业家何以乐意从命参加天价培训?学校何以如此刻意延揽官员培训?等等。
其实,说到底,官员热衷于参加天价培训,根源仍在于权力缺乏约束形成的溢出效应。无论是政商之间的勾肩搭背,还是学校以此作为招牌,驱动力都在于公权力。
也因此,既然已经排查出2982名领导干部参加天价培训,则不妨更进一步,顺藤摸瓜,深入调查。一方面,有必要查清楚这些官员学费的来源,钱从何来?如何认定?进而摸排一下这些官员的“朋友圈”,或可找到一些贪腐的线索。
另一方面,对于这些涉事官员,经调查甄别后,也应启动相应的问责程序并公之于众。哪些属于行政问责,哪些则需要司法介入,进行法律问责,这些都不能含糊,更不能给社会公众留下想象的空间。很多时候,公开相关信息本身,既是对社会公众的一个交代,也是对涉事官员的负责任,更是维护整个官员群体声誉的必要路径。
从一般社会心理角度出发,“查”与“处”也是互为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排查,就应该有追责;排查成绩巨大,追责不能烂尾。这也是现代政府治理法治化的应有之义,即权责清晰,界限明确,依法行政。
不然,就不可能彻底打扫某些官员构建人脉圈的“名利场”。而令人担忧的是,若无真问责,一旦风头过后,难保天价培训不会出现“报复性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