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首页   |  观点PK  |  海口建言  |  评论  |  名人堂  |  社会长焦  |  椰风视点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0898-66835635
 您当前的位置 : 草根酷评>评论>
天灾难免,防灾减灾有规律可循
天灾难免,防灾减灾有规律可循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欧阳晨雨 时间:2014-10-10 09:38

  保护生态、优化建筑、强化监管,可谓防灾减灾的“景谷经验”,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大国,我们应牢记这些硬道理

  10月7日晚,当一场震源深度5公里、震级6.6级的地震突袭云南时,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怎么又地震了?事发之初,根据一些专家的断定,发生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的这场地震,以其烈度和强度,伤亡人数至少会有上百人。然而,结果却是仅有1人死亡。

  同样是在云南,两个多月前发生在鲁甸县的地震,造成的后果却非常严重——108.84万人受灾,8.09万间房屋倒塌,617人死亡。在总结为何灾情如此严重时,鲁甸县是国家级贫困县、震级比较高、当地人口比较稠密、震区是高山峡谷地貌不易展开救助等,是提及次数较多的理由。

  可是,这次景谷地震的发生,却让这些理由打上了一个大问号。景谷与鲁甸相隔不远,也是以山区为主,30多万的人口说不上密度小,遇到的震级甚至比前者还要大。景谷虽说不是国家级贫困县,可财政情况也并不宽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两地之间不同的地震伤亡率呢?

  根据媒体对景谷地震的跟进报道,之所以当地大灾之后伤亡超低,是因为别具特色的房屋结构、过硬的建筑质量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景谷县的传统民居,多以土木穿斗房为主,墙在外,木头在内,地震发生时,能保证墙不倒,抗震性能较好。相比起来,鲁甸县的不少民房是土坯房,安全性能难免要受影响。

  其实,更为重要的是,2008年以来,景谷县实施的农村民房地震安居工程,政府给每户1万元补助,每年对全县1000多户农村危房进行改造。看似不起眼的1万元钱,却能让民众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建筑施工,从而确保了房屋质量,使之经得住强震的侵袭。如果同处地震带的鲁甸也能从6年前改造民居,受灾后果恐怕会轻很多。

  此外,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景谷与鲁甸的不同生态环境。景谷所处的滇西北生态多样,一直是云南省优先重点保护的地区,鲁甸所处的滇东北则因为开发过度,成为云南省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生态环境恶化的地区。由此,两场震级相近的地震,引起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情况截然不同。

  在突如其来的天灾面前,没有谁会更幸运或更不幸。历史经验一再证明,人类自以为是的每一步前进,都会引来自然更为强烈的反击。人们常说的“人定胜天”,并不是说人力强行征服自然,凌驾于生态环境之上,而是要把握自然规律,予以科学合理地应对,从而避免各种天灾的侵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每一次灾祸,就是一次阵痛;每一次阵痛,便应有一些教益。1923年的9月1日的日本关东大地震,促使日本确定了“学生的生命维系着国家未来”的最高原则,全日本教学楼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学校成为每一个地方最牢固的建筑;屡次修订的《建筑基准法实施法令》,更不断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标准。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我国已是一个GDP大国,但在减灾方面,却还有许多经验和教训需要认真汲取。

  回看6年前的汶川,当时,地震以其超乎寻常的破坏力,给人们带来了难以愈合的伤痛。但是,灾区也有令人称赞的“楼坚强”,它们在当时成了庇护人们生命的“诺亚方舟”。6年后的云南,从鲁甸到景谷,以截然不同的地震伤亡率,依旧阐述着“亡羊补牢,未为迟也”的硬道理。

  保护生态、优化建筑、强化监管,可谓这次抗灾的“景谷经验”。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大国,我们应牢记这些“硬道理”,以更多的“房坚强”和美好生态,为生命保驾护航。

 

 

(编辑:林婧)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