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态度
重款式和材质很少看标签
记者调查发现,不光是童装店主,就是很多家长也不了解婴幼儿服装的新国标。有个两岁宝宝的牛女士告诉记者,自己给孩子买衣服既有网购,也在大型商场、超市挑选,大都看款式好看,衣服的材质和手感,从来就没注意过标签。
还有些消费者认准名牌,在H&M店,记者发现,很多家长在给孩子买衣服时拿起来看看觉得不错就买了,当记者告知标签的问题时,现场购买的妈妈们几乎都不知道。
“消费者在服装安全方面的意识确实有待提高。”一家孕婴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公司多次调研发现,很多妈妈只关注食品安全,其实孩子穿着劣质服装同样存在极大的危害,千万不能小看产品等级标识,一件婴幼儿服装如果甲醛超标可能会导致孩子白血病等。
□专家看法
不合格儿童服装危害大
那么不合格的服装到底会有哪些安全隐患呢?“最主要的还是致癌物质,如芳香胺染料,甲醛等”,郭文松表示,pH值也是个重要指标。
据了解,服装的污染有两个来源:一是服装原料在种植过程中,为控制病虫害使用杀虫剂、化肥、除草剂等,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如果残留在服装上,会引起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病或其他中毒反应。二是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使用的氧化剂、催化剂、阻燃剂、增白荧光剂等多种有害化学物质若残留在纺织品上,使服装再度受污染。
成衣的后期整形步骤还会用到含有甲醛的化学物质,也会对服装造成污染。
甲醛含量是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一项指标。服装面料生产时,为达到防皱、防缩、阻燃等作用,或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或为了改善手感,就会在助剂中添加甲醛。当残留的甲醛未被处理干净,制成服装后,会在穿着过程中逐渐释放出来,与人体汗液结合或水解产生游离甲醛,对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产生强烈的刺激,引起头晕、呼吸道炎症和皮肤炎症,严重的会导致血液病甚至癌症。
由于儿童抵抗力弱,甲醛对其健康危害更大。
关于pH值不合格,国家质检总局早就有提醒,这容易对儿童皮肤产生刺激,进而引发皮肤疾病。pH值不合格主要是面料生产企业在染色整理加工过程中使用了大量酸碱性物质,又没有采取合理的中和处理工艺。如果服装pH值偏高或偏低,将直接破坏人体皮肤的平衡机理,减弱皮肤抵御病菌侵入的能力,可能造成皮肤过敏、瘙痒、红肿等反应,甚至引发刺激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对儿童健康的危害更大。
>>小贴士
专家支招如何选择服装
对于婴幼儿这样的特殊人群的服装,家长又该如何判断并谨慎选择更安全的产品呢?
“首先就要看服装的吊牌标签”,郭文松表示,消费者要对强制性国标有一定的了解,如果吊牌的标注都不合乎规范,那么初步判定就不能选购。
其次,要特别注意一些纺织制品中散发出的特殊气味,如霉味、汽油和煤油味、鱼腥味等,特别是新打开包装的那些,这表明纺织品上有过量的化学药剂残留。
另外,大家买回新衣服,特别是直接接触皮肤,不管价格高低,都应该先洗后穿,再在阳光下进行晾晒,假设pH值超标的话,清洗会非常有帮助。
“如果消费者对婴幼儿服装的质量产生怀疑,也可要求商家或者企业出示产品合格的相关报告做初步判定”,郭文松表示,如此也可增加对产品的可信度。
>>相关资料
不合格服装频频曝光
(据公开消息整理)
记者整理媒体报道发现,近年来童装抽检不合格屡见不鲜。
2013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包括H&M、巴布豆等14种知名品牌的儿童服装,甲醛、pH值等项目测试未过关。
2013年5月30日,吉林省工商局通报2013年二季度童装抽检情况显示,合格率仅为32.5%,不合格的原因有甲醛超标、pH值超标、纤维成分不合格、色牢度不合格。
2013年7月,浙江省工商局检测商场定位较高的23个国内外知名品牌的38批次童装显示,不合格率高达26.3%。SNOOPY(史努比)、ArmaniJunior产品的pH值不合格,好孩子、H&M等4个品牌的产品色牢度存在问题。
2013年7月,北京市工商局通报5款童装被检出质量不合格。
2013年8月,浙江省质监局对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且复查不合格的产品进行了公告,温州12家童装生产企业上榜,标称北京福爱贝婴童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Coccobirillo针织内衣检出甲醛超标。
2013年11月,贵州省工商局公布最新一次流通环节儿童服装抽检显示,四成儿童服装质量不过关。
2014年9月媒体报道:浙江温州工商局公布童装抽检合格率为60%,不合格项目集中在“游离甲醛超标”等。
2014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今年上半年进口服装不合格12305例,其中婴童服装不合格1442例,pH值不合格的比例明显偏大。不合格批次最多的前五名进口服装品牌中,FOREVER21、ZARA、H&M和MANGO四个快时尚品牌全部进入。
相关链接:
ZARA优衣库等快时尚童装曝质量问题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