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本文作者正在采访王建平。蔡丽敏摄
从美社村中央出发,沿着水泥路走进王建平家的大门口,单看他家院子的围墙,就有种怪石嶙峋的感觉。用当地特有的火山岩整齐的堆砌了大概50厘米高的围墙,然后在其上面树立起各种各样形状大小不尽相同的石头,最高的有三米多高,矮的将近一米。每块石头或紧紧相依,或相隔对望,看起来毫无秩序的秩序造就了一种浑然天成之貌。而走进院子里,更是被院子里凹凸不平的乱石所扰,石头堆放并没有经过人工刻意的设计,自然形成了一定的坡度,走上去若是不小心,还会打个趔趄。乱石之中,几株细瘦的花梨树长在一边,整个院子看起来像一个石头公园。走过乱石,径直来到王建平家的楼房——三层楼居室。王建平是美舍村里负责招待我们的主人。他似乎腼腆地说:“房子今年才刚装修好,还没有买好家具呢。”
美社村像王建平一样,建起三层新楼的村民不在少数。站在王建平院子里四处环顾,周围其他村民隐在树木中的楼房清晰可见。王建平去年开始修建他的新家,用了一年的时间,到现在,买好家居搬进去就可以住人了。谈起房子,王建平十分感慨:“现在大家都住上自己的楼房了。但是我还是喜欢以前的旧房子。”王建平说的旧房子,是当地一处特有的风景。当地人称之为瓦房。瓦房是用火山岩建造的,不需要水泥,把不规则的火山岩用锤子凿平垒起来,用木头搭个顶棚,上面再盖一层瓦,就可以居住了。瓦房全部是由手工建造而成的,如今村里最古老的瓦房已经随着村子的发展经历了300多年了,依然屹立不倒,石头墙仍错落有致。王建平说:“瓦房可以千年不倒。”
瓦房是村里人苦难史的见证,也是看着村子发展繁荣、人民生活一天天变好的人工“化石”。王建平对瓦房的记忆深刻。他说:“火山岩的特点就是渗水性好,雨水打在上面,很快就会把水渗到地底下去。所以用火山岩铺地,即使下雨也不会积水。”据王建平介绍,火山岩盖得瓦房夏天时候,里面非常凉快。现在住的楼房,夏天没有空调,天气又热,根本没法住人。住在瓦房里面,不需要空调,以前没有风扇,也不觉得有多热。美中不足的是,海南雨天较多,台风天气也几乎每年都如期而至。大雨从火山岩墙壁的缝隙中渗入房中,房里十分潮湿。遇到台风,本来顺着瓦流下的雨水被台风一吹,形成雨水逆流状态,风把瓦片掀起来,水从没有瓦的地方逆流到屋子里。“外面下大雨,屋内下中雨。”王建平这样说道。“冬天,天气冷的时候,瓦房里也是寒气逼人。海南没有暖气,村民在屋子里总要钻进被窝里才能保暖。”王建平说,村里的“暖星星社”当初就是为了取暖而形成的。“那时候,村民们也受不了屋子里面的寒气,在村子中间的一间公用屋子里面生一个火炉,村民在火炉周边围坐起来,聊聊家常,谈谈新鲜事情,一起挤在一间屋子,也容易保暖。这就是‘暖星星社’的由来。后来‘暖星星社’发展为村民的议事场所,不仅冬天,大家只要有时间,都会聚集到这里,聊天议事。”
每次台风把屋子的瓦片掀起来,村民都要对房子进行一番修缮。那时候,家里的男丁负责上房,重新铺好瓦片。顺便看看房子的橼是否还能使用。王建平对此记忆深刻。在那段贫苦的生活中,上石头房修缮屋子是王建平时至今日都不忍回忆的过往。王建平10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母亲带着五个姐姐和王建平一家生活艰难。住在瓦房里,雨后修缮房屋的重任就都依靠王建平。尚未成年的王建平每次都战战兢兢地爬上屋顶,小心翼翼地把新的瓦片铺在顶上,生怕不小心掉下去。瓦片下面是支撑房子的木橼。时间久了就会蛀虫。王建平说:“小的时候,家里的木橼长时间没有更换,驻了虫,每天晚上睡觉都会听见好多虫子在啃食木头的声音。心里特别害怕,总觉得虫子会把木橼咬断掉下来砸到家人。白天,有时候虫子会从木橼上掉下来,家里的女孩子就会很害怕。不仅是虫子往下掉,虫子啃的木屑也会不停的从房顶上掉下来,睡一晚上,早上起来扫地,能扫一小堆木屑。这种时候,王建平就需要上房顶去换新的木橼,这对他来说更是一项艰难的活儿,要把木橼搬到房顶上,这使得儿时的王建平体力透支之余,精神和胆量也过度透支。王建平对儿时的这些记忆刻骨铭心。他说:“到现在我还经常想起小时候上房去铺砖换木橼时的那种恐惧。”换下来的木橼常常是扔在地上,就立刻成为碎屑。王建平在这样的房子住了20年,他说那时候每天过得提心吊胆的,就盼望有一天能够不再担心这些事情。他还说,那时候,从来没想过有一天自己能盖一栋3层高的楼房。
20岁那年王建平结婚,盖了新房子。新房子比起老房子气派很多。用的还是当地特有的火山岩。只是,每一层火山岩之间用水泥固定,石与石之间没有缝隙和漏洞,雨水再不会从墙壁漏进屋子里了。房子也比以前坚固了,但是依然抵挡不了台风的肆虐,依然要隔段时间上房重新铺瓦,查看橼是否足够坚固。王建平说:“这所房子我们现在还在居住。”事实上,王建平现在的三层楼房虽然竣工了,但家具还不齐全,全家人多半还是住在旧房子里面。王建平说:“最迟一个月就会搬进新家住了。家里卧室里面会安装空调,到时候也很凉快。”王建平的母亲现在已是一位耄耋老人了。由于年纪太高,身体已经严重变形了,但是看着依然健朗。她对瓦房的感情很深。即使穿过院子里面的乱世来到她儿子的三层楼门前,也不喜欢进去坐。而是挑院子里面一块平整的石头坐下和儿子孙子聊会儿天。王建平说:“盖起了楼房,但是老屋子(瓦房)还是要保护好,平时母亲住,我偶尔还会回去睡一觉。”据王建平说,现在家家户户都盖起了三层楼房。但楼房不像以前的瓦房那样,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瓦房分为三个等级,一等房是最好的房子,房的墙是不同形状的石头吻合在一起,紧密拼接而成的。人们称这样的墙叫做“鸟嘴墙”。这种房子不需要人工对石头进行加工。找到相吻合的石头难度较大。拼接起来的房子的墙壁虽没有水泥固定,也没有缝隙。雨水不会漏进去。它代表这户人家在村里有钱有地位。目前村里只有两户人家有这种一等房。二等房的墙壁是用四方形的火山岩盖的。为了不给墙壁之间留下缝隙,要人工把火山岩打平成规则的长方形,这种墙被称为“规格墙”。村里大部分人家的房子都这是种二等房,代表着村里绝大多数的“中产阶级”。最差的房子是三等房,用乱石垒成,虽是乱石,也要挑选不大不小以宽为40厘米的石头为标准,形状没经过人工打磨。这种石头做的墙壁叫做“百石墙”,是贫穷的代表。王建平家的瓦房是二等房。他说:“修一间一等房太贵了,建不起。尤其是现在,修建瓦房的材料越来越贵。一间80平米的一等瓦房,没有500万是不行的。” 美社村由于地势原因,独有的火山岩如今也变得越来越受人青睐,因此上价格节节攀高。据王建平介绍,美社村是当地火山爆发凸起的最高点。所以多年来火山岩成为该村建设房屋的天然材料。如今,政府禁止开山取石,想要用质量上乘的火山岩非常困难。而想要修建一所一等房更是难上加难。
王建平看着自己用水泥和砖瓦建起新房说:“我喜欢石头,也喜欢用石头做的瓦房,所以院子里面才堆放了那么多的石头,围墙也是全部用石头围起来的。”王建平的新房比较现代,然而与院子里面的乱石却形成鲜明对比。王建平说,自从2004年建设生态文明村以来,国家对农村很重视,为了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政策对村里的各种发展都有很大的支持。农民生活好了,都盖起了楼房,纷纷从瓦房搬到了楼里。瓦房只能盖一层平房,占地面积大,内部没办法修建浴室。只适应以前的贫困生活。以前,地下200多米都是火山岩,没有水,由于用水稀缺,人们不洗澡,时间长了,舀一杯水浸湿毛巾在身上擦擦就算洗了澡。现在尽管村里安装了自来水,但是房子都是很久以前的,没有浴室,生活起居很不方便。新房子的样式里里外外都是王建平一个人设计的。仅仅是院子里的围墙,他就花了一年的时间思考每块石头的位置。“我虽然喜欢瓦房,但是现在生活好了,瓦房因为自身的这些缺陷也不可避免的被慢慢遗弃了。常年住在瓦房里的多是习惯了瓦房不适应楼房的老年人。”
王建平说,现在机会多了,道路也平坦了,出外面打工很方便。勤奋一点就能过上好日子。王建平有两个儿子,他说:“做父母的,总是要盖房子的,以后给儿子住。”顿了顿,他又说,再出去干点活儿,想在海口市里给儿子买套楼房住。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