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海口市琼山区府城忠介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服务团队走进中山北路80岁苏振昌老人的家里,这是苏振昌夫妇与服务站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后获得的医疗服务。记者张杰摄
10月22日,海口市榆海小区居民刘小风在小区门口与海口市美兰区海府路街道南宝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了一份《社区医生服务协议》,从当天起她一家三口就有了私人订制的“家庭医生”。“这下有个头疼脑热可以打电话叫医生上门来看病,不用再去挤大医院了!”刘小风说。
今年9月,由海口市出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医生与居民签约服务试点实施方案》正式在12个试点社区开始实施。在一个月内,海口全市已有800多名居民签订协议,享受社区全科医生带来的个性化“家庭医生”服务。
提供私人订制的健康服务
上周,海口居民陈国平和南宝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了一份家庭医生服务协议。随后,在服务站提供的免费体检里,陈国平被诊断出尿酸偏高。家庭医生张哲伟给陈国平制作了一份从饮食、作息、治疗包括在内的健康指导,以便于陈国平在日常生活中安排好自己的身体健康理疗。
“家庭医生非常便捷贴心,如果去大医院检查的话,体检报告出来后小疾病应当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些都没有办法得到详细解答,因为医生们都太忙了,所以大病去医院,小病在社区,这种做法是非常恰当的。”陈国平说。
据海口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家庭医生”是一种新职业的称呼,并不是仅仅“上门”服务。
家庭医生服务的推出,实际上是想通过社区医生与居民签约服务模式,使社区医生与居民之间建立稳定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居民居家享受到方便、经济、有效、连续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
建立合理分级诊疗模式
福美公寓居民84岁的刘世端患有坐骨神经痛已有10多年,老人经常要靠吃药来控制病情。“上大医院看病,专家看五分钟,排队就得排一天,家里孩子要工作上学,哪有多余的精力去跑。”刘世端说。
自从签订了社区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后,刘世端就不用再去排队看病,与之签约的社区医生隔三差五就会主动上门来做各项检查,然后做出相应医嘱。刘世端有什么头疼脑热,只要打电话给医生,就会主动上门服务。
据了解,社区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由1名全科医生、1名社区护士、1名公共卫生等人员组成,签约居民即使不出家门,也可以通过电子或网络联系平台,得到社区医生关于常见病、慢性病诊治等健康问题的咨询和指导;当病情需要转到大医院诊治时,社区医生还可通过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平台帮助居民转诊预约,免去患者就医难的困扰。
同时,签约医生服务团队对空巢老人和行动不便有特殊需求的居民提供上门访视、家庭病床等服务,以及帮助残疾人制定康复计划,指导和督促康复训练。
需建立合理报酬和宣传机制
从服务协议的内容来看,签约医生要给签约居民提供健康管理、健康评估等多项服务,而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还可提供家庭病房服务……这些都已远远超出社区医生日常工作的范畴。所以,新的问题就来了:签约的家庭医生能得到更多的回报吗?
就记者目前所了解的签约情况,大部分的签约协议还未签订有偿服务的内容。同时,签约服务已经得到了部分社区居民的认可,但从整个辖区来看,居民对此的知晓率还不是很高。如南宝社区卫生服务站辖区内有1万多名居民,已签约的仅有200余名,光靠几位已签约居民的口口相传只是杯水车薪,要想大范围推开,必须得到社会更广泛的宣传。
“很多居民对此还是有抗拒心理,总以为这是有偿医疗服务,拒绝我们登门拜访。”南宝社区服务站副站长许建秀说,基层社区在开展公共服务常常会遇到很多居民抗拒,希望政府和媒体部门都能加大对公共服务的宣传,同时政府部门可建立相应的捆绑机制来推进公共服务。比如美国将国民医疗保险与牙科保健服务捆绑在一起,规定每个公民每年需进行一次牙科检查,否则将取消其医疗保险福利。
同时,随着签约量相应增长,社区医护人员的工作负荷也会加大,要吸引更多有经验和专业技能的医生下沉到社区,才能真正为分级诊疗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链接:
海口800多户居民有了家庭医生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