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师的教育让我一辈子受益。”今年已经73岁的邱智明是李世瑚曾经在求精中学的学生,毕业后,一直与李世瑚一家保持着联系。邱智明说,1953年时,李世瑚担任他们班植物课教师,“那时李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种庄稼,不是在黑板上种的’,知识不能只拿来装门面。”
李世瑚老人正在阅读。资料图片
邱智明回忆,那时学校后面有一片荒地,李老师就带着学生们去锄草、开垦、种南瓜,等到南瓜成熟时,学生们享受收获的喜悦时,李世瑚对学生们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做事做人都必须这样。”
李世瑚老人从前教书时,曾发现有个学生经常没钱买本子和笔,便包揽资助此笔费用,后来则无意中发现,该学生是把家长给他的钱拿去偷偷买东西吃了。她便找来该学生,给予了严肃批评,并告知:“我再也不会给你买本子和笔了,你也再不能好吃偷懒,要好好学习。”
因此,在捐赠10万元善款时,李世瑚老人再三叮嘱“小桔灯”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将善款用在最需要的贫困学生身上。该基金会工作人员也向老人及其子女郑重承诺:他们可以随时查看这笔善款的流向,保证将其用在“刀刃”上。
李世瑚老人和家人、“小桔灯”基金会工作人在一起。资料图片
老人常常将“感恩”挂在嘴上:感谢父亲给自己的教育机会,感谢政府关怀老教育工作者给他们涨工资,感谢大女婿、大女儿日复一日的悉心照顾,感谢天南海北的子孙们对自己的孝敬,却很少说到自己的义举。对于这十万元钱,她只蜻蜓点水地说了句:“我也是搞教育的,就想为贫困孩子做点事。”
老人说,这是她对自己多年的承诺,做到了,心里安逸了。这一刻,百年的时光沧桑,都抵不过这句淡淡的话语,波澜不惊,温暖亲切。
一位生命长度跨越世纪的老人,一笔点滴累积的十万巨款。跨越世纪的感恩与回馈闪耀着时代光辉和道德光芒。老人数十年坚持做善举,并非偶然,而是源于良好家风的影响、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与人为善的道德修养。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无言的教诲,老人一生兢兢业业、助人为乐、勤俭节约,好家风代代传承,所有子女勤学成才,事业有成,学生更是终生受益。在贫困学子最困难的时候,老人爱心如雪中送炭,老人的善举也会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一颗颗善良的种子。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