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前20名、理科前60名的同学,才能去清华、北大秋游……大兴某中学的学生们,近日对学校的这一秋游安排甚是不满,表示不能理解,“凭什么只有学霸才能秋游!”“为什么剥夺我们差生的出游权利”“这样的决定让我们觉得低人一等”……对于这样的安排,学校表示,这仅是对学习成绩突出学生的奖励,而学校前天组织了全体高一高二同学去慕田峪长城秋游。(11月2日《北京青年报》)
记得笔者上高中时,每次月考成绩出来后,班主任都会给班级排名前十的学生一些小奖励,比如一块巧克力或者一个精美的作业本。这种奖励优秀、鞭策后进的教育方法,可以说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教师的法宝之一,大兴某中学只组织学霸秋游的做法大抵也是遵循的这一思路。
不过,随着权利意识的觉醒,学生们对于公平、尊严的诉求逐渐变得强烈起来,学校奖励优秀带来的相对剥夺感,让普通学生感到了强烈的心理落差。因此,从校方的角度而言,组织学霸秋游是激励,而在其他学生看来,这就是赤裸裸的歧视。那么问题来了,这究竟是激励还是歧视呢?
其实,激励与歧视往往只有一线之隔。所谓歧视,往往是在平均标准之下给某一群体设定更低的标准,比如之前湖北某高中曾曝出只给重点班装空调的新闻。炎炎夏日,学生学习需要一个凉爽的学习环境,但普通学生却无法得到这一待遇,因此,这应该属于歧视。而激励,则是在平均标准之上给某一群体更好的标准,组织学霸秋游,在我看来,应该属于激励。毕竟,很多学校出于安全考虑都不安排秋游了,秋游并非学校必须组织的活动,也不是每个学生笃定的福利,只让少部分成绩优秀者参加,也是学校的一种选择性奖励手段。
这就涉及到一个公平与平等的问题。平等,就是每个人完全一样,但由于个体差异实际上不可能做到。只安排部分学生秋游肯定是不平等的,但这不代表学校的处理就不公平。因为公平的内核是得所应得,成绩优秀的学生,因为学习上的努力得到一些超乎平均标准的奖励,这实际上无可指摘,也符合我们的教育理念。要知道,长期以来,我们既讲究有教无类,也强调因材施教。也就是说,我们既承认学生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也强调受教者之间的差异性。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分层与区隔,这一点在面对高中学生时,我们完全不必讳言或者粉饰。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即使人与人之间存在先天差异,或者说在某一次考试中存在暂时的区隔,只要通过今后的努力,也能改变固有的层级。这正是激励的真正目的,既让暂时领跑者体会到胜利的喜悦,也让跟跑者看到超越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