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关报道和本报记者回忆中梳理了10个习近平在基层任职期间鲜为人知的特别故事,从中可以窥见习近平的为人和为政之道,值得基层年轻干部细细琢磨,好好学“习”。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内新闻>

年轻干部要学「习」 细数习近平十个基层故事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4-11-05 19:46

  导语小编从相关报道和本报记者回忆中梳理了10个习近平在基层任职期间鲜为人知的特别故事,从中可以窥见习近平的为人和为政之道,值得基层年轻干部细细琢磨,好好学“习”。

  近日,习近平视察福建。《福建日报》连续三天,以头版整版的高规格报道,回顾了习近平在福建工作17年半的往事。该报派出采访组,“深入厦门、宁德、福州、龙岩等地,追寻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时践行群众路线的点点滴滴”。

  此前,《河北日报》也曾在头版刊文,还原这位正定“老书记”在正定发生过的故事。两张党报前后分别以数万字的篇幅,详细回忆了习近平在两地的燃情岁月,曝光了习近平在不同时期工作、生活的一些故事,更有许多照片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

  1接地气与百姓真诚交友

  习近平1998年的旧作《忆大山》,深情回忆了与贾大山十余年的交往情谊,十分感人。

  1982年早春,习近平到正定任县委副书记,“我到正定后,第一个登门拜访的对象就是贾大山。”据贾大山儿子讲:当时习近平是先到他家里,结果没找到,才又去贾大山工作的县文化馆找。当时贾大山在文化馆正与人聊天,习近平进去后也不打断,就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等着。不想,贾大山上来第一句话就是“来了个嘴上没毛的管我们”。不过,习近平似乎并不介意这样的问候方式,之后的交流两人相谈甚欢。

  此后几年,两人的交往更加频繁,常常促膝谈心至深夜或黎明,有时不得已,半夜两人叠着罗汉从大铁门上翻上翻下,身高一米八的习近平在底下做托,让贾大山翻门而过。后来,一直淡泊名利的贾大山甘愿出任文化局局长,为兴建和修复正定文化“辛劳奔走”。此后,两人更是收获了一生的友谊。

  1997年2月7日,习近平和贾大山最后一次见面,这也是两人最后一张留影

  习近平离开正定多年,始终不忘贾大山,不仅常常写信、寄贺卡,有机会回正定一定去见见,在贾大山病后,还两次到医院去看望他。1997年2月20日,贾大山谢世,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托人送了花圈、挽联。之后,习近平写了《忆大山》的悼念文章,发表在《河北文学》1998年第七期上。

  2如实上报解决人民实际困难

  当时正定这个全国闻名的高产县竟有不少农民连温饱都不能保证。习近平和时任正定县委副书记吕玉兰主张立即向上汇报,请求把粮食征购基数降下来,并主动请缨,处理此事。

  当时县委书记冯国强、县长程宝怀考虑到习近平刚到正定工作,不愿意让他出面,怕对他造成不好影响。习近平说:“实事求是向上级反映问题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你们不用担心。”于是,他和吕玉兰一起进京,向上级部门如实反映正定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存在的困难。

  3与大家一起“吃大锅饭”

  习近平在正定的3年多时间里,睡在办公室。他的床铺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两条长凳支起一块木板,铺上一条打满补丁的旧褥子。而在吃饭问题上,习近平总是在机关食堂与大家一起“吃大锅饭”。他说,“吃大锅饭”好。一是可以边吃边聊,相互交流;二是可以互相监督,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三是可以边吃边谈工作。可谓一举三得。

  上级来人都是用正定的传统饭菜招待,如扒糕、猪头肉、馄饨、荞麦面饸饹。“这就是习近平常说的‘正定宴’”。客人要是喝酒,那就上正定当地产的醉八仙、常山香。而出行方面,只要不出城关,他就骑自行车。“他对身边的同志说,骑车有三个好处:一是锻炼身体,二是接近群众,三是节约汽油。”

  习近平这种生活工作的思路从正定延续至今,2013年,他出现在庆丰包子铺,就可看出其传承脉络。

  4“扯开嗓门喊人才”

 
时任正定县县委书记习近平签章颁发的“率先致富奖”证书

  相关报道还穿插了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比如正定流传最广的习近平“扯开嗓门喊人才”。武宝信是石家庄机床附件厂的工程师,他利用业余时间研制出“三露”(粉刺露、亮肤露、增白露)等医用化妆品,已畅销全国。然而,厂领导对他有不同看法。武宝信了解到正定县重视人才,便让人捎信,表示愿意到正定工作。

  习近平知道后,立即决定把他吸引到正定。那是1983年年初,在忙完一天工作后,他带着县长、副县长来到石家庄市桥东谈固小区。一个小区几十栋楼,他们找了一栋又一栋,问了一家又一家,但没有人知道武宝信住在哪里。已经晚上10点多了,习近平同志竟扯开嗓门在小区楼下大声喊了起来:“武宝信!武宝信!……”宏厚的声音在寂静的冬夜回荡。

  武宝信在家里听到后赶紧跑了出来,将他们迎了进去。茶热语灼,赤诚相见,一直谈到天色将白。武宝信当场答应了习近平的邀请,将自己研制的医用化妆品项目带到正定,一年就为正定赢来30多万元利润。

  5离开多年不忘“老家”人民

  在习近平离开正定之后,亦不忘维系与当地干群的关系。他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曾邀请24名正定县干部和16名石家庄地区干部到福州挂职煅炼,学习沿海地区的发展经验。他任浙江省委书记后,促成正定与温岭、台州等市建立了友好县市关系,还安排浙江经济专家、企业家来正定介绍经验,并将义乌小商品市场发展经验介绍给正定,在他的协助下,正定后来建了华北地区最大的小商品市场。

  从习近平离开正定到其担任中共最高领导人前,曾多次回到正定。1991年、1993年和 1997年春节,“他三次踏上第二故乡正定的热土,还像当年一样,和干部谈心、与百姓拉家常”。2005年4月2日,习近平第四次回到正定。他专程看望了已故原省领导邢崇智、解峰和冯国强的遗属,每到一家,他都是热情地叫“阿姨”,关切地询问身体是否健康、生活上有没有困难。

  2007年习近平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后,第一次离京考察,就来到正定。这是习近平“离开正定后第五次‘回家’”。而在习近平成为中共最高领导人后,亦将自己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联系省定为河北,并再次回到其从政首站正定调研。

  6上任亮相,不坐专车搭便车

 
1999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在福安市康厝乡东山畲村调研

  1985年6月,习近平从河北正定调任厦门,第一站先到福州。当时负责接机、后来调往厦门工作的苏永卯回忆说:“习近平同志在福州停留期间,在住宿、伙食等方面没有提过任何要求,唯一算照顾的是,上了些北方口味的馒头、面条。后来他到厦门去报到,组织上本来安排派车送,但他没有答应,而是自己搭便车去。”

  “习书记到宁德上任,不仅办公室是用原来老书记的,而且公务车和司机也都是老书记留下来的。不像一些领导干部,新官上任,办公室和车都要换新的。”时任宁德地委委员、统战部长姚智梅回忆。

  7到最深基层得到最确实民情

  据《中国青年报》福建记者站站长陈强回忆,1988年春,35岁的习近平从经济特区厦门调到贫困地区宁德当地委书记,刚上任就下基层搞调研。当时陈强在福建日报社宁德记者站工作,随习近平跑遍了闽东9个县。他每到一个县,总是利用晚上时间研读县志,了解当地人文历史。下乡时,他经常穿着灰色的中山装,进村入户和农民交谈。

  有一次,习近平在饭桌上聊起在陕北插队的情形,陈强和饭桌上的其他干部“才知道原来他的第一份‘职业’是‘农民’,第一个‘官衔’是‘大队党支部书记’,难怪他和农民兄弟有那么多的共同语言!”

  下党乡,寿宁县最边远的山乡之一。1989年7月19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带领地直相关部门负责人头戴草帽,肩搭毛巾,顶着炎炎烈日,在崎岖山路上跋涉2个多小时,深入到乡政府所在地。

  回程仍要步行10多公里,路险坡陡,且荆棘杂草丛生,习近平一行拿着柴刀将挡在路面的荆棘、苇秆劈除。直到晚上8点左右,他们才回到寿宁城关。

  参加调研的时任寿宁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连德仁在日记中写道:“这一天,乘车5个小时,步行4个半小时,开会座谈访贫2个小时,一路风尘,大汗淋漓,辛苦程度不言而喻……回到县城招待所后,许多干部才发现脚底、脚趾都磨出了血泡。”

  习近平同志后来用“异常艰苦、异常难忘”来形容此次下党之行。1989年7月26日、1996年8月7日,他又两次来到下党,协调解决当地的建设发展难题。

  8是得罪干部还是得罪群众

  上世纪80年代末,宁德地区部分干部违规营建私房现象突出,“全区处级和科级干部建私房的分别占同级干部的三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违纪违法建私房,侵占了良田耕地,占有了当时国家专用“三材”(钢材、木材、水泥)指标;一些人建了私房还占住公房,甚至买地卖地、建房卖房,搞“地倒”、“房倒”,从中牟取暴利。

  对此,宁德地委态度毫不含糊:全面清查!清房工作开始后,遇到了各种阻力和困难。有人劝说地委领导:全区建房干部多,相当部分是科处级干部,人际关系复杂,牵涉面广,难度大,有风险,还是暂时不抓为好。

  面对非议,习近平不为所动:“我就不信,各级党委下定决心,放手发动群众,会有办不成的事!”“在地委工作会上,习近平同志严厉批评了部分干部存在的畏难情绪,并表明坚定态度:这里有一个谁得罪谁的问题,‘我们是得罪几千名干部,还是得罪几百万群众?’”时任宁德地委副书记钟雷兴回忆。

  作为省报常驻宁德记者的陈强,也见识过习近平铁腕的一面――对于侵害群众利益的事,他敢于一抓到底。在宁德当第一把手期间,他清查了两千多名干部违规私建住宅,深得百姓好评。

  9与记者交朋友了解更多实情

  1990年春,即将卸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到闽东各县和干部群众道别。时任《福建日报》驻宁德记者、现《中国青年报》福建记者站站长陈强作为随行记者,在周宁县九龙祭瀑布前用自带的理光相机为时年37岁的习近平拍下了一张穿中山装的照片。(上图)

  据陈强回忆,习近平待人随和,时常面带微笑。两人第一次见面时,习近平拍了拍陈强的肩膀说:“小陈,今年多大了?”陈强腼腆地回答:“22岁”。他笑了笑说:“当儿童团长正合适!真羡慕你这么年轻啊!”习近平离别闽东前夕,陈强再次随他下乡,在周宁县九龙漈瀑布考察时,他亲切地招呼:“小陈,我们共事两年了,来一起合个影留念!”(上图左为陈强)

  后来,习近平升任福建省省长。在他的提议下,福建省政府建立了新闻通气会制度,每个季度举行一次,听取中央媒体驻闽记者和省内主流媒体负责人对政府工作的意见。那时,陈强已调到中国青年报社福建记者站工作,又有机会在新闻“季谈会”上和习近平面对面交流。习近平说,记者经常在基层跑,通过记者的反馈,可以了解到更多真实的情况。

  10低调律己,婚宴只办一桌

  正人先正己。习近平带头践行,下乡吃食堂,交伙食费。时任宁德电视新闻宣传站副站长、现任宁德电视台台长邢常葆曾多次跟随习近平下乡采访,20多年过去,他对一个细节仍记忆犹新。“有一次,到蕉城区虎贝乡调研,在乡政府食堂用餐,习近平同志交代秘书餐后要交1.5元的伙食费,但那位乡长不要。吃完饭后回到车上,习近平问秘书伙食费交了没有,秘书回答没有,被说了一顿。他赶紧跑回去交伙食费,拿收条。”

  关于作风建设,《福建日报》呈现了颇多细节。但,最具有传播性的无疑还是这条——

  1987年,习近平与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在厦门结婚,只在宾馆办了一桌酒席,答谢同事好友。“晚饭后,我们4个人到他家里坐坐,到了才发现,包括他们俩平时刷牙的2个杯子在内只有4个杯子,最后只好再洗2个碗当茶杯。家里没什么准备,彭丽媛临时花5块钱到街上买了一些糖果分给大家吃。”曾与习近平共事的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王金水回忆。

  (综合新华社、《河北日报》、《福建日报》、“陈强博客”等报道和内容,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链接:

习近平在古田与官兵进餐 9道菜菜谱曝光
生命线在强军兴军伟大征程中闪耀 --习近平主席、中央军委领导和推进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纪实
习近平就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趋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 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

 
相关链接:
习近平: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速度 实现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
深刻认识我国经济发展新趋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习近平就深入推进平安中国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习近平在古田与官兵进餐 9道菜菜谱曝光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编辑:杨雨霞]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