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海南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首页   |  观点PK  |  海口建言  |  评论  |  名人堂  |  社会长焦  |  椰风视点
新闻搜索:
  广告热线:0898-66835635
 您当前的位置 : 草根酷评>评论>
剔除“富人”标签看待中学生慈善基金
剔除“富人”标签看待中学生慈善基金
来源: 光明网 作者:朱昌俊 时间:2014-11-10 10:26

  为帮助贫困同学,上海3名中小学生近日捐出了积攒的50万元压岁钱,用于设立上海市慈善基金会“青春之光爱心专项基金”。据了解,该专项基金将用于资助特困家庭的中小学生和自闭症患儿,以及患有视、听等障碍的特殊儿童。(11月9日《南方都市报》)

  50万元,对于一个中国普通家庭来说显然非一个小数目,更遑论是三名中学生。也正因为此,三名中学生“斥资”50万压岁钱设立慈善专项基金,在很多人看来首先是一个富人之为。的确,这三名成长于大都市的孩子,其家庭条件当然较之于一般家庭要充裕,但在个人慈善观念尚式微的当下,这样的“稚嫩之举”,在本质上正是对于“慈善乃富人之事”的传统慈善观的突破,是向慈善本质的靠近。

  “慈善不分大小”,类似的慈善宣传口号在今日中国已耳熟能详。但现实中,慈善与普通人的距离依然清晰可见。如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制定的《专项基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成立个人专项慈善基金的“起步价”为50万元。这样的“定价”,显然是“富人专利”慈善观在现实生活中的投射:一来,认为慈善只能建基于一定限度的经济门槛之上;二来,忽视普通民众的慈善意愿。如此“潜意识”,与“慈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现代慈善观,已然相悖逆。由此而言,14岁慈善专项基金负责人的出现,正是对于一种根深蒂固的“身份慈善”的跨越。

  慈善本应是众人之事,它可以跨越年龄与阶层。在慈善文化发达的美国,有超过89%的普通家庭在为约100万个慈善机构提供各种形式的捐助,慈善成为名副其实的“全民运动”。相关调查显示,美国的慈善捐赠10%来自企业,5%来自大型基金会,85%来自全国民众。2003年,美国个人捐赠达2410亿美元,人均捐款460美元,占当年人均GDP的2.17%,志愿服务参与率为全国人口的44%。而中国的这一数据仅为人均捐款0.92元,不足人均GDP的0.02%,志愿服务参与率仅为全国人口的3%。这样的对比中,不难发现,我们的个人慈善的发育不足。

  一如上海市慈善专项基金成立的高门槛设置所示,民间慈善组织乃至个人慈善专项基金在现实中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制度化阻力,不啻为慈善文化发育滞后的一个重要因素。三名中学生跨越高门槛,成立个人慈善专项基金,正是对于现实阻力的一种证明。事实上,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行政色彩浓厚的官方型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危机的出现,以及慈善文化的传播与发育,像三位中学生这般的个人慈善行动,将愈发增多。如何顺应激增的社会慈善意愿,相关法规条例的修订,已经迫在眉睫。

  当然,一个好的慈善生态,离不开社会对于个体慈善行动的宽容与支持。值得注意的是,面对这样的新闻,不少人在为孩子的行为点赞时,更多的也表现出对于他们能力的质疑。甚至从“富人”的角度来否认这种行动的价值与示范意义。这显然非一种健康的慈善氛围。我们期待它必须遵循慈善的规则,这自然非严苛。但面对这样的新事物,宽容与信任往往显得更为弥足珍贵。再者,即便以“富二代”的标准来看待,他们的慈善意义也不容丝毫的降低,至少,多一名将钱投向慈善的“富二代”也远比纨绔子弟要强得多。

  无论如何,对于“中学生慈善”的出现,我们理当保持足够的善意。他们的故事所映照出的慈善基金成立的现实障碍,以及所引发的讨论,更应该值得对照反思。不管它能走多远,又能否被复制,其行动的价值,也远大于无数次的慈善口号。善待“中学生慈善”,更该走出“慈善是富人专利”的传统慈善观。

 

(编辑:林婧)


网友回帖

       www.hkwb.net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琼ICP备20230082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