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多宝:王老吉盗取我们的商业利益
王老吉:加多宝损害王老吉的商誉
面对广药的一再起诉,加多宝代理律师刘扬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从“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广告语开始,加多宝的广告宣传都是在事实陈述;包括其后的广告宣传,无论是“每卖10罐凉茶7罐加多宝”抑或“中国第一罐”,都是依据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王老吉一再纠缠于加多宝之前5年采用王老吉商标来作为诉讼依据,等同于将加多宝苦心经营多年的成绩变成他们的荣誉。王老吉认为,由于加多宝曾租用王老吉商标,所以和王老吉相关的任何的商品的声誉也好,企业的声誉也好,都应该归属于他们。包括包装装潢、怕上火的广告语和所有获得的荣誉。这种逻辑根本就是强盗逻辑。”
刘扬还表示,以上的这一切都是加多宝多年来持续的人力财力投入才达到的成绩,而王老吉在前期并没有任何的投入,对方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在前期的广告宣传上花过一分钱。
据加多宝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正是因为加多宝一向优异的市场表现,包括使用王老吉时期的市场成绩,才使得广药集团后期一直执着于在“商标”方面向加多宝提起法律诉讼,目的就是切断加多宝与之前王老吉凉茶的联系,误导消费者认为2012年前的王老吉凉茶与如今广药的王老吉一体,来盗取加多宝的商业利益。
加多宝方面表示,虽然其广告用语连续被诉虚假宣传造成了一定的声誉营销,但是市场反应迄今并没有显著变化。目前加多宝企业市场营销部在制定新的广告宣传计划前,都会通过法律部做出法律层面上的判断以规避潜在的诉讼。
而广药集团的一位工作人员则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抛去二者的恩怨与商业利益不说,“加多宝是说多错多。你看王老吉就没什么广告让人印象深刻的,你自己立起个靶子,怎么能怪别人要打你?”
“双方的这种官司是不可能调解的。”上述王老吉工作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加多宝想要尽可能维护自己曾经一家独大的地位,肯定要在广告语上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自己‘口味正宗’,说明自己和王老吉曾经的关系。不然肯定会有些消费者认为它是个新兴品牌。但是对于王老吉来说,这些广告从某个层面上来说已经损害了自己的商誉。消费者会觉得,这是个‘假王老吉’或者这个配方不正宗,其实广东省那么多凉茶铺子,你说谁的配方可能不正宗?”
“生恩”、“养恩”哪个大——合作破裂后的品牌资产分割成难题
在外界看来,加多宝与王老吉之间的战争,源于双方对于凉茶市场的利益争夺。
“凉茶销量可以比肩可口可乐”,这是加多宝曾经用在广告宣传中的一个比喻。事实上,根据北京产业研究院公布的数据,国内凉茶市场增长迅猛,2013年凉茶市场总销售额已达到300亿元左右。
“既生瑜何生亮”,巨大的市场利益下王老吉和加多宝的争锋相对似乎不可避免。虽然王老吉近年来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在销售成绩上始终略逊一筹。公开资料显示,加多宝目前已经覆盖了国内80%的渠道和终端,渠道上已经覆盖了KA现代(即:Key Account重要客户渠道)、批发、小店、餐饮、特通五大渠道类别,并且在渠道管控上占有很大优势。2012年广药集团红罐和绿盒王老吉共实现销售额60亿元,而同期加多宝的销售收入约200亿元。2013年,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监测结果显示,在罐装饮料市场,加多宝市场销售份额高达12.33%,继续位列罐装饮料销量第一名。
在法律界人士看来,王老吉与加多宝之间的官司,其实是一系列有关知识产权的争议。
2012年,收回王老吉商标后,广药王老吉于6月推出红罐王老吉凉茶。而此时,加多宝也推出红色罐装加多宝凉茶。7月,加多宝以王老吉推出红色罐装凉茶属侵权行为为由将王老吉告上法庭。三天后,王老吉以同样理由起诉加多宝。
早在2012年7月加多宝和王老吉互相起诉对方的“红罐凉茶”侵权开始,关于装潢与商标是否可以分割就在法律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部分知识产权研究专家认为,“红罐”特有包装是由加多宝一手创造并独立推广,根据“谁创造、谁拥有”的原则,权益显然该归属加多宝。
但是也有众多权威法学专家认为,装潢与商标不可分割。知名商标的特有装潢在很大程度上将通过商标在消费渠道中形成认知并建立商誉。“红罐”包装理应同商标一样归属王老吉。
而其后双方针对配方的“口味”之争也一样陷入了相持不下的“口水大战”。其后的几场“名誉之争”,都一样涉及到了双方合作破裂后的一系列“品牌资产”如何分割的问题。
北京文得律师事务所律师朱逸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王老吉和加多宝针对包装、配方及获得荣誉的争夺都源于2012年的商标之争。“王老吉手里握着商标归属权,就好像是这个品牌的亲生父母,但同时它一不是配方的提供者,二也不是品牌营销的推广者。而从法律的层面来看,又很难去判定‘生恩’与‘养恩’哪个更大。”
相关链接:
广药集团被指财务造假 王老吉“解散风波”白热化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