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千万处长”金树芳面带微笑出庭受审。 CFP 图
【编者按】
近期,安徽爆出多家单位为贪官开证明说情事件。
10月9日上午,安徽省农委农业产业化指导处原处长金树芳涉嫌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案公开审理,金树芳被检方指控涉案达1000多万元。辩护律师在庭审现场出具了一份安徽省农委的情况说明,称金树芳在多年工作中与同事关系融洽,尽心尽力。
无独有偶,持续了4年之久的凤阳县国税局系列贪腐案日前落下帷幕。凤阳县国税局大庙分局原局长乔伟因犯受贿罪获刑10年,总铺分局原局长巨世耀获刑5年。在法院审理过程中,凤阳县国税局也曾专门开具证明,表扬他们平时工作突出。
“出证明为贪腐官员求情”背后究竟折射出何种心态?人民网安徽频道旗下微信公众号聊时局发文《安徽多单位为贪官出证明说情背后折射“好人心态”》,称贪官在位时,单位不对其实施监督,表面一团和气,一定程度上也纵容下属违法违规。贪官犯事后,单位不但不吸取教训,认真反省,还一味当好人,利用公权为其开脱讲情。这种所谓的好人心态要不得。以下为全文:
不出所料,安徽凤阳县国税局“出证明为贪腐官员求情”事件再次激起舆论涟漪。凤阳县国税局下级分局局长乔伟、巨世耀落马后,凤阳县国税局出具单位证明为落马官员求情。
近期,安徽爆出多家单位为贪官开证明说情事件,这些单位的主政者为何出具证明,背后折射出何种心态?
一个月前,安徽省农委为“千万处长”出具证明求情一事曾引发舆论批评如潮,前车之鉴为何没能阻挡住其他单位“踏进同一条河流”?
不反思、反求情,怪事背后有何成因
当单位发生多名官员贪污案件后,涉案单位不去深刻反思案件根源,而是出具证明,替涉案官员求情,这等咄咄怪事就发生在凤阳县。
11月26日,有安徽媒体报道称,乔伟、巨世耀落马后,凤阳县国税局出具单位证明,证明两人平时工作表现突出,还建议法院对其中一名贪官“从轻处罚”。
凤阳国税局出证明求情后,当地法院判决时是否受到“干扰”?媒体报道并没有点明。不过,据乔伟、巨世耀的律师说,因检方曾指控两人涉嫌渎职,因此,请求凤阳县国税局开具证明:说明两人平常工作情况,对辩护是有帮助的。最终,法院对两人渎职的指控没有认定。
为案件提供证据,以供法院裁决,是每个人的权利,可下级分局局长所作所为严重损害自家单位的利益与名誉时,凤阳县国税局不仅不恨这样的腐败分子,反而以组织的名义去为犯罪者求情,甚至希望法院“从轻处罚”。
对此,凤阳县国税局局长熊道君解释称:“家属找到县局,我们也理解家属的心情,开证明主要是不想让家属觉得单位没有人情味,让他们心寒”。但这样的说法难有说服力。
贪官在位时,单位不对其实施监督,表面一团和气,一定程度上也纵容下属违法违规。贪官犯事后,单位不但不吸取教训,认真反省,还一味当好人,利用公权为其开脱讲情。这种所谓的好人心态要不得。
单位为何热衷为贪官开证明说情?
官员因贪腐案件被抓后,涉案单位出具证明向法院求情,凤阳县国税局并非首个,也许不会是最后一个。最近几个月,类似的“求情证明”不断上演,让公众看得眼花缭乱。
11月4日,原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市政工程分公司总经理潘国华涉嫌贪污受贿一案在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时,媒体曝出:单位为其出具了要求从轻处罚的书面请求,认为其为单位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10月9日上午,安徽省农委农业产业化指导处原处长金树芳涉嫌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案在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金树芳被检方指控涉案达1000多万元。
庭审现场,辩护律师出具了一份安徽省农委的情况说明,称金树芳在多年工作中与同事关系融洽,尽心尽力。
近期,为何会有这么多单位热衷为腐败分子求情,又该如何看待单位出证明求情的行为?
“单位没有权力,也没有义务就定罪量刑提出意见。”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对此论述称,在检察机关办案、人民法院审理期间,单位只能作为证人,根据办案或审判机关的要求,提供嫌疑人有无犯罪、罪轻罪重的证据。
“单位如果超出了证人证言的范围,对量刑轻重提出意见,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马怀德称,这反映出一些单位对司法审判制度、规律理解不深,认识不到位。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单位求情是否会对法院依法公正行使审判权造成影响?
安徽某律师事务所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表示,从实际情况来看,不排除这些请求实际构成某种压力,在某种意义上会影响法院的裁判。“单位出具证明为涉案官员求情,虽然大部分法院不会采纳,但已经构成了对司法审判的干扰。”
利用公权开脱讲情有滥用职权之嫌
当凤阳国税局为下级分局局长出具求情证明之时,也意味着向社会“出具”了一纸如何对待腐败行为的鉴定书。
人民网安徽频道舆情监测研究中心认为,在目前的社会环境和司法环境下,凤阳县国税局以所谓好人心态为贪官求情的行为并不合适。人民日报曾发文论述:避免好人主义,不搞一团和气,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批评,该制止的制止,让干部有所敬畏、有所戒惧,这才是真正对党的事业负责。
人民网舆情监测研究中心认为,安徽省农委为“千万处长”求情等新闻一时招致沸沸扬扬的议论—同在一个省份,其他出具类似证明的单位对上述事件难道毫无知晓,那么,前车之鉴为何没能阻止它踏进同一条河流?
倘若这些单位能够想起安徽省农委为千万处长求情的殷鉴不远,能够认识到所谓的“求情证明”一旦公开,招致的就会是沸反盈天的舆论压力,那么这份证明就断然不会如此轻易地开出。
相关链接:
海军少将谈亿元贪官:我月工资1万6 从没见过金条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