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
可造成胆道穿孔
刘凯说,蛔虫病较常见,全世界约有1/4的人口感染蛔虫,蛔虫感染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目前,我国多数地区农村人群的感染率仍高达60%~90%。
肠道内有蛔虫,它在幼虫期,可引发人体出现发热、咳嗽、哮喘、血痰等临床症象。
成虫期,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以及间歇性脐周疼痛等表现。严重者可引起营养不良、智能和发育障碍,有时出现情绪不宁、烦躁、磨牙、瘙痒及惊厥等;部分病人可出现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顽固性荨麻疹等;有时还会引起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及肠穿孔、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发病时,会出现突发性右上腹绞痛,并向右肩、背部及下腹部放射。疼痛呈间歇性加剧,伴有恶心、呕吐等。
对粪便中查不到虫卵,而临床表现疑似蛔虫病者,可用驱虫治疗性诊断,根据患者排出虫体的形态进行鉴别。
■医生建议
最好每年吃一次驱虫药
在另一病房内,一位29岁的付女士听说王女士从胆道里取出18条蛔虫,惊异得张大了嘴巴。“我胆道里就取出1条来,还折腾得我死去活来,她那么多,真不知咋受的。”
付女士说,她平时喜欢生吃黄瓜、青菜什么的,有时公婆也从农村送来一些自家种的青菜。
而王女士更说不清原因,她家在农村,只偶尔才吃些青菜,也不知是咋染上的。
刘凯说,蛔虫是通过粪便传播的疾病。近年来,不上化肥的疏菜很受宠,农户就用农家肥代替化肥。但农家肥不经过熟化处理,蛔虫卵就会在青菜上滋长,用肉眼很难发现,洗也很难洗净,吃进腹中,就会在腹内长成幼虫、成虫。
刘凯说,要预防蛔虫病,最好的办法就是注意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此外一些蔬菜出土前都淋浇过家畜家禽的粪便,有很多虫卵附着,炒菜前应浸泡清洗干净,到外面吃饭尽量避免吃生的、未煮熟、未洗干净的蔬菜,以免染上蛔虫疾病。
如发现腹部剧烈钻顶样疼痛,应立即就医避免引发严重并发症。另外,最好每年吃一次驱虫药。
■科普一下
蛔虫
属原腔动物门,线虫纲,蛔目,蛔科。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虫卵随粪便排出,在21℃~30℃、潮湿、氧气充足、荫蔽的泥土中约10天左右发育成杆状蚴。脱一次皮变成具有感染性幼虫的感染性虫卵,此时如被吞食,卵壳被消化,幼虫在肠内逸出。然后穿过肠壁,进入淋巴腺和肠系膜静脉,经肝、右心、肺,穿过毛细血管到达肺泡,再经气管、喉头的会厌、口腔、食道、胃,回到小肠,整个过程约25~29天,脱3次皮,再经1月余就发育为成虫。
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种类,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受感染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食欲不振或善饥、脐周阵发性疼痛、营养不良、失眠、磨牙等症状,有时还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蛔虫扭集成团可形成蛔虫性肠梗阻,钻入胆道形成胆道蛔虫病,进入阑尾造成阑尾蛔虫病和肠穿等,对人体危害很大。预防蛔虫病,主要是普治病人,杜绝感染来源;搞好粪便管理;讲究个人卫生,防止虫卵入口。
虫卵是真核的,有细胞壁,特点是繁殖力极强,一条成熟的雌性蛔虫寄生在人体的小肠内,两个小时就能繁殖下一代;每天能产卵二十万个之多。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