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陷发生后,村里的水塔抽出的水变成了黄泥浆
《平南一村庄接连发生多次地陷》追踪
水塔抽出黄泥浆 自家水井没了水
地陷过后,多个村屯出现饮水难问题,村民怀疑地陷和水质变坏系采石场开采所致
当地政府回应,地陷或有其他因素,具体结论需等相关报告
近日,平南一村庄不知何故,接连出现地陷现象。为了探访地陷发生原因,12月9日当天,记者深入一线采访,发现村庄周边存在两个石场,且最近的石场距离村庄不足一公里。村民怀疑,接连发生的地陷现象以及出饮水难问题,与采石场采石有关。当地政府表示,地陷或有其他因素,具体结论需等相关报告
现场
地陷点最近离房子不足30米
9日中午,记者在丹竹镇廊廖村自桂岭屯一处闲置的农田看到,农田中部已经向下坍塌,表面呈圆形状,面积约20平方米。据了解,该地陷点8日被发现,系最新一个地陷点。在此之前,廊廖村的下新屯、潭楞屯亦先后出现十多个大小不一的地陷点。
村民冯女士指着闲置农田处的地陷点说,8日上午,她在离该地陷点不到100米的儿子家楼顶看到此情景时,吓得腿都发软,赶紧下楼劝儿子,希望他暂时搬离该住处,“地陷点越来越近村民居住区,谁知道房子什么时候被‘吃’掉”。
在众多地陷点中,冯女士儿子家并非离地陷点最近的房屋。在廊廖村下新屯,一个地陷点离村民家不到30米。据该屯一村民说,虽然他们知道地陷的可怕,但由于只有一间房屋,也没办法搬离该处。
村民
地陷处曾闻到像火药味的异味
自桂岭屯村民黄先生说,12月2日,屯里多处地方均发现存在地陷现象,其中一块荒地更是连接出现三处。事发后,这些地陷点已被当地政府及村干围起来,禁止村民靠近。
黄先生说,3日当天,他从家里出发,打算到相邻出现三处地陷处观察情况,看看是否有扩大的迹象。然而,当他抄近路往地陷处靠近时发现,路边突然塌出一个深坑,且深坑上方烟雾缭绕,空气中隐约有一股异味,“闻起来像是火药味”。
9日中午,记者在黄先生所述地点看到,地表上已有数十厘米高的水覆盖,该处的四个地陷点已难看到。黄先生说,该处本为一荒地,一年到头几乎都是干旱的,目前地表上的水,都是从地陷处涌上来的。
困境
多个村屯出现饮水难问题
自桂岭屯村民黄会松告诉记者,相对地陷而言,目前村民更关心出现的用水难问题。
黄会松说,2日当天,屯里出现几个深坑后,屯里的水塔就抽不出水了。直到6日,水塔才断断续续抽出一些地下水,但此时的地下水颜色,却跟以前不一样,“抽出来的都是深黄色的泥浆水,根本没办法饮用”。
黄会松坦言,水塔抽不出水后,村民便将日常用水寄托于家中的水井,然而水井水亦在地陷后的一两天内,消失得无影无踪,“目前,屯里只有几口井打得上水,村民们都要去排队挑水回家用”。
黄会松的说法,记者在廊廖村多个村屯得到印证。在廊廖村下新屯一队一取水口,几名骑着摩托车的村民,正在用塑料桶装水。几分钟后,村民便将塑料桶放在车尾,用绳子绑好后驾车离开。一名正在打水的村民说,他来自下新屯三队,由于水塔成了摆设,自家水井亦打不上水,他们只能到一公里外的下新屯一队取水。
据了解,自桂岭屯的水塔供应廊廖村多个村屯用水,涉及群众约5000人。
质疑
地陷和缺水或因周边采石场
针对出现地陷和水质变坏的原因,当地村民认为始作俑者是离村子不足一公里处的两个采石场。
村民谢先生说,丹竹地势多为平原,地下石料丰富,只要扒开地表上薄薄的一层泥土,便会露出石头。丹竹的采石方式,都是通过使用炸药等,向地下要石料。村子周边之所以出现地陷现象,或许跟石场有关,“可能是石场使用炸药不当所致”。
一村民表示,石场在开采石窝过程中,随着石窝逐渐变宽变深,不排除石窝会打通地下河,导致河水漫上石窝处,石场老板为了继续开采石头,会不断将地下水往外抽,“抽多了之后,周边自然会因受力问题从而出现地陷现象”。
说法
地陷未必系石场造成
9日下午,丹竹镇廖镇长表示,地陷或有其他因素,具体结论需等相关报告。
廖镇长说,政府一接到村子出现地陷的通知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通过拉警戒线等措施防止村民靠近,以防出现二次事故。目前,他们立即将上述情况报告县政府,请求相关部门前来调查原因。
廖镇长说,4日当天,市、县一级的国土部门已经派专家组下来调查地陷原因,由于目前尚未得出正式的报告,地陷原因及防止措施暂时不得而知,“地陷也不一定是石场造成的,其他因素亦可能会造成这种现象”。
针对村民用水难问题,廖镇长表示,他将派人前去了解情况,假若属实,将计划从另一个村接驳水管,以支援出现用水难的村庄。
相关链接:
广西地陷歪楼开始拆迁 倾斜偏差达55厘米(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