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王东坚守深山教学点30余载,亲身感受教学条件改善,但兄弟俩快退休了——
大山呼唤年轻老师续薪火
放学后,孩子们在什东村至水贤村小学桥上奔跑着,很快就过了河。这是记者2014年12月23日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水贤教学点看到的情景。
前年此时,这里的孩子上学还要脱鞋蹚水过河。
“近些年来,我们学校新建了教学楼、篮球场,配置了现代化教学设备,2014年5月,什东村至水贤村小学的大桥也竣工通车。”水贤教学点负责人王强欣喜地告诉记者,看着这些变化,他和学生倍觉温暖。“但是,30多年来,教学点就我和王东兄弟俩在这里教书,我们都57岁了,快退休了,这里的孩子怎么办?希望有年轻的老师来这里。”
扎根山区30余载
育过祖孙三代人
王强和王东是堂兄弟,同年同月生。1978年,王强高中毕业后,回到村里当起了乡村教师,尽管有多次机会可以调到县城,可王强舍不得这里的孩子。后来,他还把自己的堂哥王东也劝回村里当老师。时至今年,王强在水贤教学点执教36年,村民李文光祖孙三代都是王强的学生。王东也执教了31年,他们亲眼目睹水贤教学点的变化。
王强最初在水贤教学点教书时,这里只有几间小茅屋,直到2001年,茅屋才变成5间简陋矮小的瓦房。“学校的瓦房,是乡亲们用扁担把建筑材料一担一担挑上山盖起来的。”
经历10多年的风雨,水贤教学点的砖瓦房变得破旧不堪,下雨漏水。2012年,水贤教学点的砖瓦房改建成了两层钢筋混凝土楼房,成了村里最漂亮、大气的建筑。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水贤教学点的篮球场、进校水泥路等相继建成,篮球、羽毛球等体育设施也配备齐全。更令人振奋的是,总投资200多万元的什东村至水贤村小学桥竣工通车,孩子们终于告别多年蹚水过河上学的历史。
“以前,每遇上下雨天,水贤河的水位快速上涨,学生来回的安全就很难保障,我们两个老师早上六点半就要赶到河边,把学生一个一个背过河,放学了再把学生送到家。如果水太深太急,我们就要游过河去,挨家挨户通知大家不要上学了。放学时下雨了,无法过河,我们就把孩子接到自己家,做饭给他们吃。”说起过往,王强有些心酸。
岁月催人老
盼年轻老师接棒
虽然水贤教学点的变化很大,但相比外面的世界,这里还是比较落后的,记者的手机在这里没有信号。
水贤教学点共3个班26名学生,分别是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他们来自附近的水贤村和什东村。学生都是黎族苗族学生,两位老师上课的时候要用黎语、苗语、海南话、普通话分别解释。
3个班2位老师,课程安排不开,老师先给一个班上20分钟课,再中途给另一个班上20分钟课。除了常规的语文、数学课,他们还自学简谱、绘画知识,给孩子们开设了音乐、美术等课程,让山里的孩子也能受到艺术的熏陶。“体育课相对简单,就是跑步、跳绳等,复杂的体育运动我们不会教,眼保健操、课间操都没开展。”王强说,他们有时也会去县里培训,学计算机操作、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等,但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年龄大了,以前的习惯很难改过来。”
“我希望有年轻的教师到这里来,带来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帮助我们把教学质量抓上去,让山里的孩子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享受优质教育。”王强说,他和王东过几年就要退休了,接班老师的事情成了他们的心病。
“要能多个老师也好!3个年级可以分开上课,对学生的关注也更多一些。”王东说出了心中的期盼。
相关链接:
教师保障房退出房源应让先期交钱者优先选房
男教师性侵15名男生2名女生 有人肛门撕裂出血
2014年度海口市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结果公示
退休教师陈起贤:凡人善举暖椰城
患癌化疗11次仍不愿离开讲台 资中"最美教师"离世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