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处炮台占地面积缩水古墙保护遭“入侵”
我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秀英炮台东侧的建设控制范围是15米,15米以外就是海口规划部门负责管理了。
“现在房地产项目的政府办证红线图已经办到炮台古围墙上,15米范围控制区没有建楼,只是开发商在建些绿化工程。”秀英炮台管理处主任陈明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据史料显示秀英炮台原来的保护范围为55亩地,现在保护面积不到32亩。原来炮台属于海南省军区管理,后来为管理方便,2013年海南军区移交委托海口市政府管理18年。
他表示,现在城市花园的房地产建筑虽然在文物保护范围之外,开发商在古墙边上动土搞绿化工程可能会影响到古墙保护。但是古墙边上土地也是开发商合法取得,这种情况他们也无奈,只能跟开发商讲共同保护好文物。而且,文物部门也没执法权,文物保护只能是一句空话。
陈明忠说,去年12月31日下午4时,海口城市花园地产项目在秀英炮台附近施工,工人在挖水管时发现地下有印着“秀英炮台”字样的青石门匾,这就是秀英炮台原来大门,现在已经变成城市花园的小区道路。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国际旅游岛商报》今日刊发报道,让我们看到了秀英炮台雄风不再、被高楼大厦包围“沦陷”的景象,相比中国“四大海岸炮台”其它三座成为知名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游人如织的景象,秀英炮台的境遇触目惊心,可悲可叹。悲后,叹后,我们会发现,目前已经无力再改变现状。而迫在眉睫的是,如果再任由炮台凋零,我们可能最终失去属于这个城市的灵魂和精神家园。
座落在城市的中心和金融贸易区,秀英炮台的周围是黄金宝地,寸土寸金。海口人都知道,秀英炮台命运多舛,多年来处于缺乏保护、缺乏修缮、缺乏规划的状态,甚至围墙边长期成为路对面餐饮大排档食客们的“天然厕所”。2006年3月,秀英炮台关门停业,5月25日,国务院公布秀英炮台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这并没有改变秀英炮台的命运。此时的现状是:五座炮台砖石脱落,内部渗水严重,院落内杂草丛生,附属设施残破不堪,从此秀英炮台在7年的时间里闭门谢客。在这7年里,随着海南房地产的热潮,秀英炮台周围土地被一块块的拍卖,高楼大厦一点点将炮台蚕食。
相比国内其它三座炮台与海边近在咫尺,秀英炮台确实有它的特殊性。随着时间的变迁和大自然的沧海桑田,炮台已经与海岸有一定的距离。海南建省后海口城市发展,炮台以北的海域进行了围海造地工程和城市建设,但是并没有将炮台北侧的开阔视野阻挡。炮台近距离的被高楼包围是近些年的事。诚如开发商所说,所取得的土地是从政府拍卖所得,合理合法。我们要问的是,在批地、卖地的时候,政府部门有没有结合秀英炮台的保护进行过规划?规划部门有没有从尊重历史、保护文物的角度进行过评估?文物部门有没有从保护、开发的角度对炮台作出切实可行的规划?
海口一直在为是游客的过境地而不是目的地、缺乏吸引游客的景点苦恼,并采取了多项措施来改变这一情况。可是面对先祖的遗留、历史的馈赠,却没有像其它三个城市一样对炮台进行大力度的开发和保护。来海口乃至海南旅游的游客,有几个人知道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承中华历史、具有海南独特历史印记的秀英炮台?本来能成为一个游客趋之若鹜的文化景点和国人感受历史的基地,却被弃若敝履,实在令人痛心和不解。
应该看到的是,海口市内的海瑞墓、五公祠和秀英炮台一样,都没能成为名声遐迩的历史名胜景点和海口的名片,更别提游人如织的景象。这说明,政府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作为一个有着历史传承的滨海文化旅游城市不能对此视而不见。这些景点的文化和历史承载,完全可以在保护的前提下打造成为4A、5A级景点,现在海口旅游开发的现状却是“守着金碗讨饭吃”。怎么能使城市建设和历史的保护和谐发展,怎么理顺文物开发和保护的体制,怎么能使历史遗迹成为观光旅游的胜地,对政府部门来说,是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卖地的钱可以花光,历史却不能复制。留住历史根脉,传承中华文明才是一个城市的根和灵魂。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高楼大厦和卖地卖出来的GDP。作为历史见证的历史文物遗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也包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现状不可改变,未来却可弥补。秀英炮台周围的现状不可改变,炮台本身的保护和开发却可亡羊补牢。希望城市的管理者和市民们能在城市的发展中达成一致:我们已经失了许多保护秀英炮台的机会,却不能再失去这个城市的灵魂。
塑造一个城市文明的灵魂,任重道远。
相关链接:
秀英区创建文明生态村257个 传统文化涤荡乡村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