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2月2日消息(海口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云川)“食品厂招工”、“可乐厂招工”、“急招学生假期工”及“回收驾驶证分”等本报多次曝光过的野广告,近日在海口街头死灰复燃。2月1日记者走访了全市10多个社区,发现此类野广告不仅弄得街巷墙壁一片狼藉,还公然侵占公益宣传栏。多方人士建议从源头遏制野广告。
小街巷成片张贴野广告
海口有关部门经过对街头野广告的连年整治,主干道街边墙壁或桥墩上的野广告明显减少,可不法人员又将野广告张贴在主干道之外,尤其是一些城中村的街巷,这些野广告多为坑蒙拐骗的假广告。随着春节临近,此类野广告越来越多,估计主要是诈骗一些外地人员,或是寻找假期工的在校学生,这些野广告在街头墙壁上连成片,极大地损害城市靓丽的景观。
记者在面前坡、坡博、坡巷、银湖、正义等10多个社区街巷走访调查,发现野广告在这些街头随处可见。在面前坡东村,路边墙壁上每隔不足10米就能看到成片的野广告;在南航西里、海德路、银湖社区等处,公益宣传栏均被野广告覆盖,这些广告内容多为“食品厂招工”、“可乐厂招工”、“招假期工”和“回收驾驶证分”、“代办婴儿入户”、“治疗性病”等,均为本报多次曝光过的诈骗广告或非法广告。
大学生被骗兼职发传单
海口某高校读大一的小李,年前在街头看到一则招聘寒假兼职学生工的广告,打电话过去对方约小李在学校附近见面后,有个穿着西装的40多岁男子出示了一家公司的复印件,自称其是该养生产品营销公司的华南区域销售部副主任,说他们公司很有实力,在广东等多地开展业务,让小李为他们公司发20天传单,可赚1200元工资,工作发得多还有奖励。小李信以为真要求上岗。这时对方声称兼职人员要进行建档管理,先得交120元档案管理费。想到报酬是1200元,小李就交了120元“档案费”。交了120元后,小李冒着凉风冷雨在海口解放西路发了半天传单。不料对方却告诉小李,他的兼职表现“不符工作要求”,兼职自动停止了。小李索要档案费遭拒,打电话对方也不接,他才发现自己上当了。
2009年7月,东北女子李凤英和丈夫李先生专门在海口街头清理野广告,其平均每天清理野广告3000多张。有次李凤英在府城清理街头小广告时,一个骑摩托车的年轻人眼睛狠狠地盯着她,说她在管闲事。李凤英夫妇俩清理野广告时,曾遭到过陌生人的威胁。
多方人士建议从源头整治
网名“天涯雨晴”在网上以《海口街头野广告为何屡禁不止》发博文称,因喜欢旅行走遍大半个中国,几乎每到一座城市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野广告,曾对海口海秀路、国贸等地街头电线杆、天桥、居民小区、墙壁等野广告做过一些观察,发现海口街头野广告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日常生活类:房屋出售、出租,旧货收购,搬家,旅游、机票等;二、告示类:寻人启事、招聘启事、求职、家教等;三、非法中介类:办假证、假发票、美女公关、伴游、代孕、私家侦探、炒股、代理等;还有诸如通缉令之类合法的公告有时也在街头张贴,总之五花八门、无所不有,令人目不暇接。
“天涯雨晴”同时称,海口等城市也曾用诸如“呼死你”之类的方法来达到禁止野广告的目的,但现在电信发达,转眼间野广告就可以换一个新电话继续张贴。要想将这些野广告完全杜绝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城市管理者制定合理有效的办法来达到禁止野广告的目的,让海口这座美丽的滨海旅游城市更加靓丽。
2013年政协委员卢宁州向省政协六届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治理海口市区野广告的建议》,认为野广告不仅污染了城市环境,扰乱了广大市民正常的生活秩序,也严重影响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形象。治理野广告需要立法管理,制定一整套的管理、处罚、整治条例,让执法者有法可依,同时加大惩处力度,彻底根除“野广告”的存在;把治理“野广告”作为政府的一项专项工作,由市政府负责组织,市城管局、公安局、工商局、卫生局等部门协同配合,可以由行政区、街道、小区为单位分区划片,限期进行清理整治。政府部门如果引起重视,下决心治理,是有办法查到野广告源头的。
市民陈先生认为,治理野广告不能只靠清理,而是要对散布、张贴非法野广告的不法人员进行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野广告的泛滥。
相关链接:
海口完达山“野广告”被清理干净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