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3月23日凌晨因病去世,终年91岁。新加坡举国哀悼这位”建国总理“,各国政要也纷纷致哀。新加坡29日将为李光耀举行国葬。中国外交部表示,中国领导人将出席李光耀葬礼和吊唁活动。媒体评价称,李光耀是新加坡“当之无愧的国父”,以远见治理这个国家,创造了经济奇迹。
狮城垂泪 李显龙发表讲话一度哽咽
李光耀逝世后,新加坡各界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对这位共和国缔造者的哀悼之情。新加坡现任总理、李光耀之子李显龙23日发表讲话,称将铭记李光耀的贡献。李显龙在讲话中称,李光耀始终心系新加坡的存亡。他把一生奉献给新加坡,在新加坡人心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李显龙表示,李光耀离世对新加坡以及他的家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在讲话过程中,他一度哽咽。
新加坡总统陈庆炎当天向李显龙致哀,他赞扬李光耀“为打造一个唯才是用和多元文化的新加坡做出了深远的贡献”。同日,多名新加坡内阁部长也对李光耀逝世表示哀悼。
新加坡总理公署23日发表文告称,新加坡政府机构于当天至29日降半旗悼念李光耀,总统府和国会大厦门口将设立吊唁板,供公众留言悼念。新加坡还将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多个公共悼念场所。
总理公署称,李光耀的家人23日到24日将为李光耀守灵。李光耀的灵柩25日到28日将安放在新加坡国会大厦供民众瞻仰,其国葬将于29日下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举行。届时,李光耀的家人及新加坡政府官员等都会出席国葬。
国际哀悼 赞其“伟大政治家”
在获悉李光耀去世后,国际政要纷纷致唁电或发表声明,对新加坡“国父”离世表示哀悼,并对他的一生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3日向新加坡总统陈庆炎致唁电。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个人的名义,对李光耀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李光耀的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习近平在唁电中表示,李光耀先生是新加坡共和国的缔造者,也是广受国际社会尊重的战略家和政治家。李光耀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中新关系的奠基人、开拓者、推动者。李光耀先生同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确立了中新关系发展方向,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开拓两国合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李光耀先生的逝世,是新加坡人民的损失,也是国际社会的损失。
当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也分别向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国会议长哈莉玛、副总理张志贤致唁电。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赞扬李光耀是“亚洲传奇人物”,称他以强大的领导力和政治才能广受尊敬。潘基文表示,在新加坡独立五十周年之际,人们将永远怀念这位建国之父。
美国总统奥巴马当日发表声明,向李光耀家人以及新加坡人民致哀,他同时在声明中盛赞李光耀是一位真正的历史巨人、现代新加坡之父、亚洲事务的伟大战略家。
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李光耀的历史地位不容置疑,是“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他还回顾英国已故前首相撒切尔夫人的话称:“除了李光耀以外,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领袖令她如此佩服。”
俄罗斯总统普京23日也就李光耀去世向新加坡总统陈庆炎表示慰问。普京指出,新加坡在社会经济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与李光耀这位“杰出的国务活动家”息息相关。
澳大利亚、韩国、马来西亚、日本等国领导人23日也相继发表声明,对李光耀离世表示哀悼。
中国外交部23日表示,中国领导人将应邀出席李光耀的葬礼和吊唁活动。
此外,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总统朴槿惠也已确定将参加李光耀的葬礼。
媒体评价:高效务实 有远见富于创造力
自今年2月病重以来,李光耀的病情一直牵动全球媒体的目光。
新加坡国内媒体在李光耀逝世后称,新加坡正式进入“没有李光耀的时代”,并盛赞李光耀的“当之无愧的国父”。新加坡《联合早报》23日刊发社论指出,新加坡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从第三世界晋升为第一世界,李光耀居功至伟。对李光耀个人而言,他走完了充实且意义非凡的人生。对新加坡而言,他留下的政治遗产弥足珍贵。
《日本经济新闻》刊文指出,李光耀在担任新加坡总理的30多年里,为如何高效治理资源贫乏的城市国家,并不断发展经济而呕心沥血。他经常使用“力求生存”一词,不断鼓舞小国的国民。李光耀正视新加坡的各种局限,用一种彻底的现实主义眼光,开辟了一个全球独一无二的、适合新加坡的生存之道。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从剑桥毕业的李光耀将新加坡从一个小小的港口城市打造成富裕的全球商业中心,因缔造新加坡的繁荣而赢得高度赞誉。
美国《华尔街日报》称,李光耀将这个前英国殖民地转变为全球贸易金融中心。李光耀的核心原则包括致力打造高效廉洁的政府,采取有利营商的经济政策等,吸引巨额外国资本和诸多跨国公司云集新加坡,将本国生活水平从第三世界提升到世界一流。
美国《纽约时报》则称,李光耀作为新加坡的国父和首任总理,将这个小小的岛国变成全亚洲最富有和腐败最少的国度之一。“新加坡和李光耀一样,高效、理智、廉洁、务实、有远见而且富于创造力。”
相关链接:
李光耀留下了这些威权政治下的经济奇迹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