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过几名盘腿坐在地上的学生,72岁的斯蒂格利茨才走上主席台。
3月23日下午,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进行的“中国下一阶段发展战略”主题演讲,吸引了大批听众。中国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筹备设立、进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即将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关于这些热门话题,人们希望听听这位诺奖得主的分析。
2001年,斯蒂格利茨因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信息经济学的创立作出的重大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此番来到中国,他更着眼于已启动编制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他直入主题说,中国制定“十三五”规划面临着几大挑战:不公平、环境恶化、经济不稳定、信任萎缩等,这些需要平衡改革开放中速度与秩序的问题。
斯蒂格利茨说,未能预测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是标准经济模型的失败。“中国之所以成功,是没有听世界银行[微博]、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话。因为标准模型存在着有限竞争、不完全巿场、创新激励等问题。”他认为中国“十三五”规划不应以标准经济模型为考量。
演讲中,斯蒂格利茨结合美国在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的经验与教训,给中国提出了他的建议。
在教育方面,他提出,中国“十三五”规划中应致力于建立一个公平共享、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以美国教育为例,他认为教育的不公平性使教育更多服务于富人子弟,而不是穷人子弟,这是中国教育应着力避免的问题。
斯蒂格利茨提出,中国经济增长动力不应仅着眼于个人消费增长,而应该加大公共支出、消费和投资,以及对环境、城市建设的公共投资,包括公共交通、房屋、医疗、教育等。
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斯蒂格利茨认为,公民社会、政府、市场这“三只手”都应该参与进来,“应通过发展公民社会制约政府与市场的权力,并且政府应更加透明化,信息更加公开化”。
斯蒂格利茨说,亚投行和金砖银行标志着一种新的体制和机构的开端,即使美国决定不加入也没什么大的关系,中国会与其他国家把亚投行做起来。
斯蒂格利茨特别提醒,专注于基础设施的亚投行同样应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方面的影响,他相信这一新的机构能够创立良好框架做好这些事情,为世界带来更好的发展。
相关链接:
诺奖得主:美国不加入亚投行也没什么大关系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