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移植在不锈钢礁基上的造礁石珊瑚成活率非常高、长势也很好,珊瑚礁鱼类、大型底栖动物数量都有所增加。”刚从蜈支洲岛评估考察回来,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的李元超就迫不及待打来电话,告诉记者人工恢复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新突破。
据介绍,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过度捕捞、长棘海星爆发等原因,海南岛珊瑚礁生态系统正在退化。随着珊瑚退化,礁栖生物资源也开始减少,而渔民不得不滥捕以维持生计,从而进入恶性循环。
为了对受到破坏的珊瑚礁系统进行有效修复,扭转珊瑚礁生态退化的趋势,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的王道儒研究员、李元超高工联合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林荣澄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黄晖研究员等多位专家,共同承担了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项目“近岸典型珊瑚礁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研究与示范”,旨在通过研究珊瑚繁育技术,有针对性地对近岸退化的珊瑚礁开展修复工作。
“我们选取了蜈支洲岛北侧的珊瑚礁生态系统作为试点。”李元超告诉记者,蜈支洲岛北侧的珊瑚礁生态系统由于受到上游泄洪及潜水压力影响,出现退化的状态,局部区域的珊瑚覆盖率从2006年的50%左右退化到2013年的不足10%。为了加快珊瑚的恢复,营造美丽的水下景观,项目组决定对该区域开展人工恢复工作。
2013年9月项目组在该区域投放了大量的不锈钢材质的人工礁基,并于年底移植了2000多棵造礁石珊瑚,种类主要是生长较快并具有观赏性的鹿角珊瑚和杯形珊瑚。2014年10月又继续移植了1500个造礁石珊瑚。
日前,项目组到该区域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时,惊喜地发现珊瑚成活率可达90%以上,珊瑚的生长率也非常高,基本可以达到0.5-0.8厘米/月。同时项目组还发现,人工礁基上附着了大量的新生珊瑚,珊瑚覆盖率可以提高5%-8%。珊瑚礁鱼类及大型底栖动物数量等都有所增加,珊瑚礁生态系统恢复效果明显。
李元超介绍,蜈支洲珊瑚修复工作的成功,不仅证明人工快速恢复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可行性,更证明了人工构建水下珊瑚花园景观的可行性。我们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建设不同规模的水下花园,既满足了旅游需要,也保护了珊瑚礁生态系统,使退化的珊瑚礁生态系统逐渐恢复成为可能。
相关链接:
中国渔船日本盗捞珊瑚 日大臣:台风来也不让避难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