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家某部委工作、已经当上处级干部的尹明,即在不惑之年辞职,选择去一家金融公司。
尹明说,工作多年,如果再不思变,可能一辈子就“这样了”。当猎头找到他时,他觉得这是一个机会。“无关收入,只是希望自己能再做出点有意义的事情。”
尹明的选择是目前公务员辞职群体中的一个代表。据智联招聘4月发布的数据显示,进入2月以来,已有超过1万名公务员提交简历,这一数字比2014年同期增加34%。
数字也因此引发了社会关于“公务员辞职现象”的讨论。有评论将此解读为反腐倡廉背景下,公务员的“好日子”到头了;但更多的评论则认为,对公务员辞职不必过分解读。这种现象一直存在,是劳动力资源的一种有效配置,“让金子在适合的地方发光”。
不仅是为收入,而是更好地发挥才干
记者采访了解到,公务员辞职原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公务员辞职,不是为了收入,而是追求自己的抱负;二是一些中青年公务员,事业发展遇到瓶颈,“跳出去”谋求更好地发展;三是刚入行的年轻人,进入公务员队伍后发现与此前想法不同,无法学以致用。
2006年从湖北某重点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的张洪强就属于第二种情况。大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湖北某市国税局,在局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流利的英语口语、出众的外形,张洪强刚参加工作便在全省国税系统的演讲比赛中,为单位争得荣誉并受到领导重视。
然而办公室琐碎的文秘工作很快让他的英语才能被掩盖。由于所在单位仅为副科级别,已工作8年的张洪强仍然是一个普通科员,工资也基本未涨。
工作8年依然是个科员,张洪强的情况也是很多中青年公务员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安于现状继续等待还是大胆跳出,他们必须选择。
“有人说我们有灰色收入。不知道别人有没有,至少这条路不适合我。”2014年末,张洪强辞职南下,在广州一家外贸单位,他出色的英语口语有了用武之地。
公务员职位不应成“就业洼地”
2013年9月,广州市公安局政治部人事处处长陈伟才辞职,转而担任格力集团副总裁。2014年3月,杭州金融办副主任俞胜法加盟阿里巴巴。2014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办公厅新闻办公室原主任、新闻发言人陈熙同出任360副总裁……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守海认为,“此前一些不正常的氛围下,公务员职位成了‘就业洼地’,将大量有知识、有能力的精英群体吸引过来,无形中掠夺了企业的人才资源,不利于科技研发和财富创造。有公务员愿意跳出来发挥作用,‘让金子在适合的地方发光’,这既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在劳动力市场的有效配置,也使劳动者可以依据市场规律实现劳动的供给。”
这在很多刚毕业的年轻人的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进入公务员队伍后,一些毕业生发现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便放弃了“铁饭碗”。
“刚工作半年多就想辞职了。”2014年研究生毕业的刘露是广东一名基层公务员。她毕业于国内某985院校,经过了本科硕士6年社会学专业的学习,却发现在现有的党群岗位上无用武之地,“完全不能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担心就此‘废掉’。”
刘露说,自己每天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收发文件、组织社会服务活动和社会调研。成堆的文件、忙碌的工作,让刘露在实际中感觉发挥不了所学专业知识作用,“这是对我所学知识的浪费。”刚端上“铁饭碗”还不到一年,刘露就准备辞职了。
“当初看中公务员的稳定,却忽略了是否适合,现在才明白学以致用很重要。”刘露认为自己在社会学方面比较有想法,计划去研究所继续研究工作。
个体理性和社会选择共同作用
刘露还在计划,而她的同学郭杰早已付诸行动。郭杰在刚考上北京市公务员2个月之后便选择了辞职。新闻专业出身的他发现,在媒体工作比在机关更能发挥才能。
郭杰说,跳槽前犹豫了很久,但当他看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其中那句“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时,他下定了决心。
接受采访的公务员均认为,公务员的职业流动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只是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的正常重组,也是个体理性和社会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公教育申论资深研究与辅导专家张成认为,现在公务员录用时存在一些专业不对口现象,再加上公务员晋升中的“天花板效应”,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优秀人才的作用发挥,无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公务员未来应是一个正常的职业,能进能出。比如以法院系统为例,一个人可以在一个阶段做法官,而为了丰富经验过一个时期再去做律师,未来经过考核还可以回来继续做法官。”
相关链接:
公务员被情妇举报通奸 手写保证书遭曝光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