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的海防,最早应该追溯到汉代。海南的海防,最早应该追溯到汉代。而有据可查的记录始于宋代,如庆历中招收广南巡海水军,“皆予旗鼓训练,备战守之役”;元代设白沙(在今海口)水军,“后于白沙律置镇,给粮巡防海上”。
   
 您当前的位置 : 海南新闻>

昔日炮位成菜地 探访被遗忘的“镇琼炮台”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5-04-24 16:33

  明代海南卫所、海寇与烽火台

  海南明代火铳。 陈耿 摄

  临高昌拱烽堠遗址。

  儋州中和明代古城遗迹。 陈元才 摄

  海南在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设海南分司,有镇兵1000余名,仍隶广西。八月广东卫指挥佥事孙安,和高邮千户周旺、百户吴成等分别驻守海南,开设卫所,设屯田11处,向朝廷奏请扩展城池,升琼州为府。查阅明代海防资料,洪武五年(1372年),设置海南卫;洪武七年(1374年),设置了万州所。洪武十七年(1384年),设置新会千户所。洪武二十年(1387年)指挥桑昭请求获准增添后所,改中左所为前所,儋、万州所为守御所。

  万历年间设琼州府的白沙寨,其艚船有22只,长号桨船15只,正兵2哨,泊白沙港。此后造扬威营备倭艚船3只。

  《明太祖御制文集·劳海南卫指挥敕》记载,当时有旗军1170名,包括内五所(左右中前后各100名),东三所清澜、万州、南山各100名,西三所儋州150名、昌化所100名、崖州所120名;战船二十三只(内五所各一只,外六所各三只)。

  由此,可以统计出海南当时的城池有海南卫城、海口所城、清澜所城、万州所城、南山所城、儋州所城、昌化所城、崖州所城以及澄迈城、临高城、定安城、感恩城等。

  海寇:

  守卫、抵抗、战功

  而海寇更多是经济发展与海上私贸的产物。

  “明代海南岛不再是本岛海寇所独有的势力范围,被迫与潮州、漳州、福宁州等地海盗共同分享海南岛的资源;外国海寇不局限于占城(越南),大泥(马来半岛)、交趾(越南北部)、葡萄牙等国海盗也参与其中。”福建师范大学刘运强认为。

  海寇始终来犯。史料记载海南的海寇活动比广东、福建一带晚了将近1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四月十四日,倭寇登岸掠劫儋州沿海村庄;洪武十九年(1386年)五月十九日,倭寇掠劫儋州新英、洋浦港货物;成化元年(1465年),海寇登澄迈县县治,民居烧毁一空;正德十二年(1517年)二月,倭寇登临高石牌、白庙等村庄,烧劫民舍;嘉靖年间,昌化守御所置巡视海面船被海盗掠走……

  但总体而言,针对海寇的防御,在洪武年间的三十年内,因国力强盛,基本“有攻就有守”。如洪武二十年(1387年),海寇登海口岸,指挥花茂奏设城池,移后千户所官军守御;二十三年,海寇登昌化棋子湾岸,指挥桑昭奏筑昌化千户所城池隄备;二十四年,指挥桑昭以清澜海港尝有倭寇泊舟,侵略居民,奏立守御所,军1000名以备御;二十五年,倭船侵掠万州,指挥桑昭奏拨军1000名,委千户俞凯董领筑城守御;二十七年,以南山尝有倭寇泊舟登岸,指挥花茂奏设千户所,拨官军1000名守御;二十七年,指挥花茂迁调嚣巡检司于太平都南窘村,以防海寇。

  明朝海盗对海南岛的骚扰频繁到了何种程度?究竟有多少次劫掠与杀戮?如今已很难知晓。史志上的记载,往往与守卫、抵抗以及死亡和战功联系在一起。

  如永乐九年(1411年)二月初三,倭寇在昌化海岸登陆,攻陷昌化城,千户王佛战败被杀,指挥徐茂、李桂等带兵接战,生擒15人,斩首5人,缴获一批武器;弘治十二年(1499年)海盗抢劫儋州沿海村庄,指挥周远率兵擒获海盗吴球等18人,缴获船4艘,器械369件;正德十四年(1519年)渤泥番海寇入侵榆林港,知州陈尧思指挥谷春等督军,斩获贼众罗朝田等24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海贼抢劫万州新潭村,掳去男女民众17人,吏目姚汝励和千户周昂驾船追至独洲岛夺回……

  烽火台:

  举火燃曰烽,望其烟曰燧

  无疑,海寇活动对海南岛上百姓的生存、生产、生活等产生影响的同时,也促使海南岛海防建设以及军事地位的提高。

  “面对倭寇疯狂掠夺即海盗的大肆抢劫,明代海南岛便形成了一整套海防体系。”海南省博物馆研究馆员王育龙介绍,这些体系中,包含了营堡、城池、卫所、巡司、烽燧(烽堠)、驿站、驿道、水师及地方多种兵力。

  王育龙自2011年开始,参与了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共同成立的考古调查小组,通过“环海南岛明清时期海防设施调查”项目,试图对烽燧等海南海防文物遗址进行抢救性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烽燧(也称作烽火台、烽堠、烟墩、烟堆、墩台、望楼等),明初环海南岛沿海东、西两路共设106座。明《方舆志》记载,“旧制无烽堠,今于沿海紧关去处设立一百六座,差兵夫昼夜瞭望,遇警放烟,稽古制也。”至明正德年间,减至85座(东路烽堠35座,西路烽堠50座),官兵和战船随之减少。

  显然106座烽燧不是一夜之间建造而成。史料记载,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因海寇经常犯境,万州守御所3艘战船在沿海一带加强巡逻,又在南港、莲岐、莲塘、乌场、新谭、杨调、陵水等8处设烽火台,派2名军士昼夜执勤,如发现海寇就放烟报警。

  丘濬《大学衍义补》中,有“守边”之策关于烽燧的阐释,“边防备胡寇,作高土橹,橹上作桔槔,桔槔头兜零,以薪草置其中……有寇即火燃,举之以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燃之,以望其烟,曰燧。”

  明代海南大海盗李茂

  具有特殊地势的海南,自古就为“海盗”频繁出没之地。如宋代咸淳三年(1267年),“陈明甫、陈公发窃据临川,自驾双龙大舟,衣服、器用逾法越制,大收榜文,自号三巴大王,睥睨军印,占本军五十余村税户。远而漳、潮、恩、广,近而钦、廉、雷、化,海岸居民岁掠数百人人外番交易,沿海居民无宁岁。”在七八年的时间里,“二陈”集团使得整个广东沿海地区“无宋岁”,其规模之大和持续时间之长,比之明代海南的海盗,迹不逊色。

  到了明代,海盗活动更是达到高潮。从洪武初年直到明末,海南地区一方的海盗活动从未中断。有学者将明代海南出现的海盗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即洪武初年到正德年间、嘉靖隆庆时期以及万历年间至明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虽无大规模海盗活动,但倭寇、番寇和海盗在海南频繁活动和骚扰。这一时期海南地区的海盗还在发展时期,与倭寇尚未合流,没有对明朝政府构成重大威胁。第二阶段:正是明代海盗尚处于成长阶段,要到下一阶段才越来越显示出威力。第三阶段:从万历初年起,中国沿海海盗元凶次第歼灭,而闽广海盗仍显活跃,尤其海南海盗其势反而转盛。

  从嘉靖至万历前,骚扰海南严重的主要是外来海寇,而盘踞本岛的海贼以隆庆初年(1568年)兴起的李茂一伙为甚。李茂为琼山人,幼年时曾被海寇劫掠而贩至外地,后返海南加入林容一伙。隆庆初,李茂已多次寇掠澄迈、文昌、崖州等地。据《崖州志》载:“隆庆五年五月,海贼李茂,率众南下,寇崖州”,直到“六年闰二月,李茂率大舡离崖而去”。后来他又侵犯万州,入博鳌港,攻击乐会、会同等地。其时又有海寇许万载入侵临高等,海南形势十分严峻。朝廷特命福建巡抚金事许孚远率兵围剿。此时李茂假意向政府乞降,表面协助征讨正在侵入临高的许方载等,实际却不断扩充实力。李茂在海南势力发展很快,仅几年便已成了“广东群盗所视以为高下者也”的巨魁,甚而具有“操戈一呼,群舰响应”的巨大威力。李茂的海盗活动,主要是从事亦商亦盗的珍珠贸易。其时海南出产小珍珠,质量甚高,成为东南亚市场中的畅销物品。珍珠贸易为李茂一伙赢得巨额财富,据《崖州志》所载:“三亚坡瘗银累累,常为行人所得,相传为茂瘗云”。可能是李茂在占据崖州后,曾经在三亚坡一带埋藏大量白银。后来李茂被招安,更利用职权,大肆盗取珠池。

  万历十七年〔1589年〕正月,总督刘继文兵征讨,虽然李茂被擒,但其余党却“扬帆入海,袭破清澜城,又犯万州、陵水,毁民居及兵船商舶”。 (刘贡 辑)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刘贡] [编辑:林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