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4月30日消息(海口晚报全媒体记者本报记者 杜润涛)简陋的办公室里,办公桌上摆满了案件判决书。 还没走进法庭,他就已经熟记了案件的所有内容和关键点,在笔记本上画满了案件的可疑点;走上法庭,他显得十分的严肃、认真,倾听案件双方当事人或代理律师的详细陈诉,并适当做出判断;下了法庭,往往来不及吃饭,就做案件的详细梳理。他不是科班出身,然而,在将近20年的案件审理员岗位上,平均每年一百多件的案件判决率达90%以上,年均办案数量及调解率均居市中院前列,且无一超审限、无一错案、无一发回改判和上访缠诉,他,就是市中级人民法院环保庭副庭长李玉民。
做好一名“倾听者”
谈到审理案件的关键,李玉民说:“之前一直在从事民事案件的审理,我感觉最重要的是做好一名‘倾听者’。”他认为,不涉及经济利益的民事案件的关键并不是双方一定要一个你对我错,而是当事人希望能够有人认真倾听一下他们的心声,让他们一吐为快,然后法官再一点点的去引导他们以正确的方式去看待、处理问题。
4月14日上午,一场争执在法庭上出现了。
“我们的要求他们进行赔偿,明显是因为他们质量不合格,上面的铁架子都没出现问题。”
“威马逊是超强台风,那是不可抗力,合同明显有说明。”
“上面的铁架子都没损坏,你做的棚子却损坏了,就是质量存在问题,需要赔偿。”
吵着吵着,双方大有动手的苗头。面对这样的问题,作为主审法官的李玉民要求双方冷静下来,指出双方选择上法庭就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吵来吵去。根据陈诉,他积极引导双方思考问题,解决矛盾。争吵的双方终于平静下来了,愿意平和地进行“谈判”。
“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例子”,李玉民说,婚姻、侵权、继承等,都是需要双方先冷静下来才能够较好地处理。有一次,一对夫妻闹离婚,闹上了法庭,其实双方都知道离婚是毫无疑义的了,而且双方在财产分配上也没有什么大的分歧,只是彼此之间内心感觉不舒服,想找人倾诉一下。当双方都耐心听了彼此的心声,也就平和地分开了。
勤能补拙,不是科班出身就努力学习
从一名生物教师到审理法官可谓是吃了不少苦。为了做好一名审理法官,法律语言成了他最大的障碍,当老法官进行案件审理时,他就去旁听,把自己不懂的一点点记录下来,当老法官空挡休息的时候,他就向老法官求教。下班了,别人都回家了,他还在办公室看案例。
“就算回了家,也是钻书房看书,每次吃饭都‘请’不出来”,李玉民的爱人说,好不容易“舍得”出来吃饭,还没跟我们聊上两句,又进书房了。我们从没抱怨过他,我们都看得出来他对工作的热爱,他吃了太多的苦,我们帮不上他,只能把家务等“后防线”给守好,他做好他的工作就行了。
是什么让李玉民如此地坚持?他说:“每审理结束一件案件,我就感觉像是做了一件好事那样开心。”在他心里,工作不只是职业,更是责任。
既严肃?偶尔也很 又可爱
看着法庭上的李玉民一脸严肃,庭下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同事符晓伟说:“工作上,他一直兢兢业业,经常在下班之后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在生活上,对同事们很随和,就是一个老大哥。”
同事符雪梅说:“法庭上,他要求严谨、一丝不苟,不允许出现一丝的错误;在庭下,对我们很好,很会照顾人,经常提醒我们‘你身体不太好,不要吃这种水果’、‘不要太靠近电脑,注意美容哦’……”
当让李玉民对自己做一个评价的时候,他竟害羞地表示,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保按时保质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不因为自己而让单位受影响,同时,表示自己以前一心扑在工作上,对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关心不够,以后也会尽量的抽一些时间多陪陪他们。
人物档案:
李玉民,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环保庭副庭长,海口市劳动模范,李玉民从事审判工作近20年来,所审结的案件均能做到案结事了,无一超审限、无一错案、无一发回改判和上 访缠诉。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