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狼计划”只是2009年提出的,短暂试用于中国乒乓球领域的一项政策
   
 您当前的位置 : 体育新闻>

蔡振华亲承养狼失败 祖尔菲娅现象是狼来了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5-05-04 16:19

告诉你一个真正的“养狼计划”

       “养狼计划”只是2009年提出的,短暂试用于中国乒乓球领域的一项政策。虽然此次因女子举重事件而被公众再度关注,但这个事件与养狼计划并无直接关系。祖尔菲亚和马内扎是另一种国与国之间“体育交流”的结果。

        7月,湖南妹子赵常玲和辽宁姑娘姚丽成为了中国观众关注的焦点。她们分别以祖尔菲亚和马内扎的名字轻松拿下了两枚伦敦奥运会女子举重金牌,领奖台上,她们在哈萨克斯坦的国歌声中潸然泪下。赛后,两年前还操一口东北普通话回答记者提问的马内扎更表示自己不是中国人、不懂汉语。

       “2009年、2010年世锦赛,她们见到我们还打招呼、聊聊天,从去年开始见我们就不怎么说话了。” 央视举重项目解说员周英杰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说。公众的疑问开始发酵,越来越多的人把“养狼计划”一词跟该事件联系在一起。

        这个2009年由中国乒乓球队的前掌门人、现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蔡振华首次提出的概念,无意间在另一个项目中重新引发热议。一些媒体干脆认定,祖尔菲娅和马内扎是“养狼计划”实施的典型案例。但事实上,这两位举重运动员的转换国籍行为,跟“养狼计划”并无直接关联。

“养狼”启动

        伦敦奥运开幕不久,“养狼”一词就被频繁借用于举重、跳水、羽毛球等中国强项身上。一些媒体甚至认定,新加坡乒乓球手李佳薇等很多中国“海外兵团”的运动员、教练员也曾是“养狼计划”的产物。就连BBC的报道也称,祖尔菲亚和马内扎两人被派往哈萨克斯坦“是根据中国的一项‘养狼计划’而输出的运动员”。

        实际上,祖尔菲亚和马内扎2007年前往哈萨克斯坦,李佳薇更是1996年就赴新加坡训练,这比“养狼计划”的提出早得多。这些运动员的去国,至少跟狭义上的“养狼计划”毫无联系。

        此外,“无论是口头上还是文件上,举重队都从来没有提过‘养狼计划’”,著名体育学者易剑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女子举重项目2000年才第一次进入奥运会,基本没有“养狼”的必要”。

        “很多人以为祖尔菲娅、马内扎的取胜是中国在放水,其实根本不是,”周英杰对《中国新闻周刊》形容,“现在举重的情况是‘狼来了’。”

        真正意义上的“养狼计划”源于更强大、更具垄断优势的中国乒乓球项目。2009年初,蔡振华在中国乒协换届大会上首次提出这个计划时,它有一个更为正式的名称:“国际推广计划”,即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帮助外国选手提高水平,甚至可以与世界分享中国乒乓球的一些成果。蔡振华把它通俗地称为“养狼计划”。

        当年5月,蔡振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首次对“养狼计划”作出回应。“中国乒乓球50多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应该把这些成功之道用来帮助其他的协会运动员、教练员,”他说,“有了竞争才能有发展。”

        提出这一计划,实为形势所迫。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乒乓球进入了该项目发展史上改革最频繁、力度最大的时期,而改革原因基本上都是为了抑制和削弱实力独大的中国队。

        1999年,国际乒联开始禁止使用多种型号的长胶和正胶球拍,后来实施小球改大球的改革。2000年加拿大人沙拉拉成为国际乒联主席,21分制变11分制、无遮挡发球,以及无机胶水限制令等针对中国队的改革措施纷至沓来。

        而这些改革并没有撼动中国在世界乒坛的绝对优势。十年来,除了丢掉一个斯韦思林杯和五个世界级比赛的男单冠军外,中国乒球在其他项目上竟然毫厘未失。

       中国乒球的独大不光让国外观众对乒乓球的兴趣减退,国内比赛转播收视率也在下降,更严重的是,这极有可能让乒乓球像印度的板球一样被奥运会拒之门外。官方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养狼计划”,既是对国外乒乓球展开“扶贫”,也是在自身生存危机下的“自救”。

        实际上,韩国的射箭、跆拳道和日本的柔道也曾有过类似的计划。美国男子射箭队刚刚在伦敦奥运会上反超韩国“梦之队”,在日本柔道技术输出的背景下,柔道场上也呈现出群雄逐鹿的局面,韩国、法国、俄罗斯都渐渐开始参与“瓜分”柔道奥运金牌。

        而中国的“养狼计划”提出之始便争议不断,有人觉得这种“国际无偿援助”太耗钱,张燮林等乒坛名宿甚至坚持“养狼”会“成患”,国乒队的教练及运动员则担心自己的训练内容外泄,对此谨慎有加。


“养狼”失败

         2009年4月,“养狼”成为第50届横滨世乒赛期间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最引人注意的是,历次乒乓球国际大赛上都千挑万选、派出最强阵容的中国队这次竟然在双打参赛名单上做出决定,马琳、王励勤、张怡宁放弃双打比赛,3对男双全部起用新组合,而7对混双更是满目新人。

       之后的2010年被媒体称为“养狼元年”——中国乒超联赛一下子来了包括吴尚垠、朱世赫在内的15名外籍球员,甲A和甲B联赛中还引进了日本、新加坡等国际排名最高的4家俱乐部整体前来参赛。

       “养狼计划”得到了国际乒联高度评价。2009年6月,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曾与跟中国乒协官员进行沟通,“他们(中国官员)表示‘养狼计划’也许应该改一个名字。”沙拉拉在采访中说,“我很支持这个计划,但关键是如何去做。”

        他的建议是,中国乒乓球队应允许其他协会球员与中国国家队共同训练,此外让更多中国优秀教练走出去执教其他国家的球队。

        事实上,“养狼计划”实施之后,中国官方的举动更多集中在邀请外国乒乓球选手来参加中国联赛方面。另外,一些外国运动员获准参加省队练习,只有在很少的情况下,他们才被记者目击到出现在中国国家队的训练场地里。同时,国家队的核心训练、尤其是国家一队的训练现在还是极端保密,根本没有对外国运动员开放。更多意见指出,“只给狼喂狗粮,却盼望狼能夜半狼嚎威风凛凛,这是不是太苛求狼了?”

        的确,狼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被养出来。2011年,鹿特丹世乒赛几乎宣告了“养狼计划”的落空。蔡振华曾表示,“希望给鹿特丹世乒赛留一些悬念,最好中国队能不包揽全部金牌”。即使没有派出最强阵容,最后,顺利完成新老交替的中国乒乓球队男单只输了一场、女单7将全部进入八强,将金银铜牌一并包揽。

        蔡振华也不得不在世乒赛后颇为无奈地承认,“养狼计划”已经失败。“中国队想帮助他们,但是他们不一定懂,这是个棘手的问题,”他说,“就像让一个大学教授去教小学生,想一时半会教出高材生也是不现实的。” 此后,“养狼计划”一词越来越少被官员和媒体提及,直到伦敦奥运赛场上的祖尔菲娅和马内扎事件发生。


与狼无关

        外界之所以对祖尔菲娅、马内扎事件发生兴趣,除了马内扎否认自己是中国人的戏剧化场面外,还因为对当年两国交换运动员过程的好奇。事实上,运动员改换国籍、代表另一国参赛的情况早已不再罕见。

        苏联解体后,艺术体操作为前苏联的优势项目之一,其大量人才纷纷出国、代表他国参赛。而中国改革开放后,出国的运动员也屡见不鲜。

        但他们的出国选择大多属于个人行为,原因包括婚姻、金钱、自身能力、退役及无法在本国获得参赛机会等等。代表瑞士夺得1996年奥运会男子鞍马冠军的李东华是因病退出国家队才前往瑞士;兵乓球选手陈卫星1995年出国,直至今年还代表奥地利出战伦敦奥运,“当时国内机会比较少、收入低,出来打球挣点钱是原因之一,”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祖尔菲娅、马内扎的出国情况则有些不同。可以肯定的一个背景是,哈萨克斯坦等一些国家,会不时派遣体育人才来华、进行业务交流。湖南省体育局官员周均甫曾对新华社说,2007年哈萨克斯坦举重队来长沙转训,提出希望赵常玲和另一名举重选手邓建英到哈生活,代表哈队出战。而国家体育总局没有同意已经小有成绩的邓建英,批准了赵常宁和姚丽前往哈萨克斯坦,即如今的祖尔菲娅和马内扎。

        而在真正意义上的“养狼计划”操作中,中国官方的主动性实际上只体现在主动邀请外国乒乓球选手来中国打联赛,与运动员、教练员的流动没有太大关系。1949年后,中国曾向第三世界国家派出过千余名援外教练,虽然也帮助这些国家在一些区域性赛事中取得过一定成绩,但顶级运动员和名教练基本不会在官方授意下去往他国。“一直以来,由国家有意识地对外输出教练、运动员的情况很少。”著名体育学者易剑东说。

        像祖尔菲娅和马内扎这样中外方均“比较主动”、一拍即合的情况虽不多见,却也有先例。1996年,新加坡乒乓球总会前任会长朱为强在北京挑走了李佳薇。他当时最先选中了时年12岁的张怡宁,不过遭到了中方拒绝。如今,李佳薇成为新加坡队的“一姐”,现在还活跃在伦敦奥运会的赛场上。

        限于中国体育项目的发展状况,中国“官方出口”的体育人才无疑会大多集中在一些市场规模差或参与人数较弱、较少的项目上,与梅西、诺维斯基这样的商业化、职业化体育人口流动显然有所不同。起码,从国人认同程度的层面上讲,在举重等没有职业赛事的奥运项目领域,这样的教练员或运动员流动将很难成为潮流,“职业体育或许可以没有国界,而奥运体育很难消除国家意识。”——易剑东。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 [作者:万佳欢] [编辑:符德铭]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