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游客通过微信视频爆料称,在云南旅游时因购物少被女导游大骂没良心、不要脸。这段持续4分43秒的视频中,女导游全程不换气骂人。女导游称,“我付出了四天的时间,有父母、孩子,如果大家(游客)不消费,对得起你们的良心吗?”她甚至威胁,“如果每个人不消费满3000-4000元,将取消版纳的旅游,旅行社将不再负责返回沈阳、河南游客的2000多元的机票费用。”这一幕被游客拍下传到网上,引发众怒。(据海口网)
前不久,一句“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让许多人感动,然而,加入到“看世界”的队伍却因购物未达到一定金额,被导游导游强逼消费购物、甩脸色、出言羞辱,游客还怎样开开心心“看世界”?
多年来,旅行社、导游强迫游客消费的行为屡屡发生,官方屡禁不止。2013年,香格里拉导游把不参加强制消费项目的游客赶下车,而丽江导游因骑马付费问题对游客进行殴打。2014年1月,新闻曾爆出云南一导游辱骂游客“不买东西比卖淫可耻”。更有甚者,香港黑导强迫退役乒乓球名将陈佑铭进珠宝店购物,致使陈佑铭心脏病发,气绝身亡。“黑心导游”强迫游客购物等行为变得越来越明目张胆。
导游的素质当然是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但“素质论”远远不能回答为何类似事件一再发生,其根源还在于众所周知的旅游业潜规则,比如久治不愈的“零团费”和“负团费”。世界上没有不想赚钱的商家,如果游客缴纳的团费远低于其旅行成本旅行社想要盈利就只能靠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消费,从定点购物商家那里索取回扣。而据坊间说,兼职导游没有基本工资,他们的收入所得均来自于游客购物的提成,甚至有时还要向旅行社交人头费;即便是全职导游,基本工资也很低,靠佣金维持。若真的如此,导游采取各种手段蛊惑乃至强迫游客消费,也就是不难理解的事了。
旅游行业的问题多是些“老问题”,而《旅游法》也已经实施了,法律条文也被许多人所熟知,可事实上,“老问题”却仍然得不到改变,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查处无良导游及相关旅行社当然是必要的,但若无视旅游业长期存在的恶性低价竞争以及由此滋生的种种行业潜规则,不从规范导游劳动用工机制等方面寻求根本解决之道,到头来还是会弄得游客和旅游从业者两败俱伤,整个行业信誉受损。
旅游市场的种种弊端,表面看“无良导游”是罪魁祸首,实际上出在市场运行机制的先天不足,必须从体制上加以治理,改善导游薪酬体制,明确导游的职责,改变旅行社经营方式,加强政府监管,断绝无序竞争,让旅游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而非任由低价竞争,破坏市场秩序。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