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美食吸引了一众吃货的拥趸。 东方卯 摄
在海口“吃货”眼中,位于文明中路的海口市第十三小学,俨然就是一个民间美食“地标”,要想品尝海口最地道的市井小吃,到十三小周边转转总有惊喜发现。在学校周边百米之内,不但有几十年之久的本土风味老店,更有新入驻的外地美味小吃。南北杂陈的味道,不仅能够满足本地饕餮食客,也能让内地来的新海口人和游客,感受地道海口味。
最早发现十三小“美食圈”的,是一位网名为“隔壁老王”的网友。清明节期间,笔者顺着他发在网上的向导性文字,信步老街之际,实地品尝美味,又有更多发现。
比邻十三小的美味
先说“炸炸”。“炸炸”就是将原料放入油锅烹炸,再刷上特制的酱料,做成油炸串。在海口市十三小旁的龙文坊入口处,有一家海口人尽人皆知的“炸炸店”,附近许多人是吃着它长大的,据说这家店已有20年的历史。
这里的“炸炸”菜品多,且有几样招牌菜,其中之一是“炸香芋卷”,最受欢迎。据了解,炸炸店的酱料极为重要,十三小炸炸店秘制的酱汁很香,撒上芝麻佐味,更使香气四溢。这里的田螺、牛肉丸,味道纯正地道,多年来一直没变。除了炸炸,这家店还配有冰冻的红糖水作为饮料,味美价廉。
与北方人的早餐时油条加豆浆一样,油条在老海口心目中算得是经典美食,尤其是在物资匮乏、油水稀罕的年代,散发着热气,裹挟着油香的油条,最是能够满足味蕾的欲望。
十三小对面的油条摊,是家小店,一直没有店名,在附近老海口的记忆中,过去夜不闭户,很多人半夜清晨路过都能看到那口大得惊人的炸油条的铁锅。小店现在“升级改版”了,铁锅没那么大了,墙面也粉刷一新,却依旧没有店名。
“隔壁老王”说:“这家小店已经知名到不需要店名的地步了,如果非要起名的话,就叫‘十三小油条’吧!”
细心的吃货应该不难发现,海口很多好吃的小食店,其实多年来都是没有名号的,店主就是这么“任性”,却没有失去拥趸者。
在十三小附近,本地老婆饼和南瓜饼、潮汕原味粿汁和肠粉、烤鸭、烧腊等,也是值得品尝的美味。
博爱南129号牛腩饭店
十三小南面的博爱南路南段,那里的店铺以卖居家和文具用品为主,唯有129号店面是唯一的一家食店——牛腩饭店,显得格外“扎眼”。每到饭点,这里顾客盈门,热闹得像年前购买年货的场景。无需多说,这家食店是众多市民和网友耳熟能详的。
博爱南129号牛腩饭店其实是一家琼式快餐店。锅里始终煨着牛腩,从锅里捞出来后,切片,盛入碟中,就着米饭,就能打发一顿饭。饭店的牛腩用料独到,略肥而不油腻,且很有嚼劲。
除了牛腩,这里用虾酱炒的空心菜和地瓜叶,味美爽口,也是地道的海南味,是送饭的佳肴。
以上菜品很受海南人热捧,对于外地人,尤其是北方人,恐怕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不过,笔者发现,在吃牛腩饭的顾客中,也出现了不少内地人的身影。
临街砂锅“斋菜煲”
傍晚时分,走进博爱南路北段,西侧的街边摆满了风炉、砂锅,也围坐满了食客。锅中以素菜打底,海口人美其名曰“斋菜煲”,仿佛是吃斋不吃肉一般,其实还是可以往里面添加牛肉、牛腩或牛杂的。
类似的景观在与博爱南路交界、东门市场对面的新民西路,同时出现。
这“斋菜煲”其实就是琼式火锅,寒暑不变,大夏天吃得大汗淋漓,海南人乐在其中,而大冬天坐在寒风中,喝杯小酒,不亦乐乎?
判断砂锅“斋菜煲”好不好吃的最直观的标准是:看客人多不多。好吃的店,吃货们去晚了,往往没有位置,只能悻悻离去,或是退而求其次。
其实,在博爱南路上,还能吃到李记小吃、南门鸡饭等本土美味,以及天津包子等外地风味。如果将你的美食地图稍稍扩充到与博爱北路交汇的解放东路,还能尝到正宗而又实惠的海南粉和陵水酸粉。
相关链接:
吃货福利! 海口美食大盘点绝对赞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