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海南第一高楼“海口塔”终于有了确切的开工建设时间。海航集团近日向媒体透漏,该项目已完成超限审查及初步设计,项目正在进行试桩工作和技术方案招标,并计划5月底开工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 : 聚焦海口>都市>

海南第一高楼"海口塔"5月开工 盘点海口400年地标建筑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5-05-18 11:01

  海口当代地标性建筑:你方唱罢我登场

  

  上世纪60年代海口华侨大厦。

  

  金融大厦一度是海口的地标。 海口市城建档案馆供图

  

  已被拆除的“千年塔”,也曾经是海口的地标性建筑。海口市城建档案馆供图

  

  世纪大桥2003年建成通车。 海口市城建档案馆 供图

  

  1973年8月的海口市解放西路,百货大楼是一座显眼的建筑。 蔡自强 摄

  海口四百年城市地标

  对于城市来说,地标不仅是独特的外在形象,更应该是城市精神的栖息地,真正支撑它的应该是城市精神的内涵,城市地标不应该是自封的,更不是媒体或任何机构投票选出的,它保存的是城市最鲜活的记忆,印证的是城市最伟大的那份传奇。

  海南解放后,尤其是建省以来,新的城市地标建筑不断涌现,有的独领风骚二十余年,有的则在热闹几年后又归于沉寂。

  变迁1950—1987: 华侨大厦一枝独秀

  海口历史上是个港口小镇,商贸活动形成较早,但规模相对小,解放前,商业手工业在全岛有一定地位,但近代工业却十分落后,经济基础薄弱,郊区农村还基本是一种自给半自给的单一农业经济。

  解放前,除海口五层楼、海关大楼等几幢建筑物外,海口市内多数是2—3层的建筑物和平房,1950年海口市区尚有一些草房。1950年后至1988年建省前,海口一直是作为广东省辖区内的地级政府所在地,府城曾两度归海口市管辖,又两度行政体制分开,但在城市空间上,也越来越成为紧密的一体。

  长期以来,海口的城市繁荣依赖于华侨和商业活动,而在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代,商业受到一定限制,海口市的城市建设发展趋于平缓,新的地标性建筑较少出现,但城市基础设施还是在改善中,如上世纪60年代初,海口市就逐渐拆除市区的茅草房,开始兴建多层住宅,还结合整顿市容,改造旧城区,将解放路口临街居民住宅和低矮的临街商店拆除改造,建起了海口市百货大楼。

  20世纪60年代,新、马、泰等地的海南籍华侨捐资,建成了海口市新地标“海口华侨大厦”,楼高七层,超越了此前的五层楼,时人称之为“七层楼”,以示城市的新发展。

  潮涌1988—2015:群雄逐鹿的年代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的发展也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各路开发商涌入这片投资热土,纷纷以建设城市新地标自诩,进入群雄逐鹿的年代。

  雅克海南总建筑师陈德雄告诉记者,建省之初,海口可谓大兴土木,涌现出不少时髦的建筑,但现在业内公认建的比较成功的,一个是寰岛泰得大酒店,一个是海口大同路三角地带的国际金融大厦和国际商业大厦,还有滨海大道的珠江广场的建筑群。

  而这几个地标性建筑也是各具特色,寰岛泰得大酒店是海南省第一家五星级酒店,高耸的楼体建筑掩映于绿荫花园之中,既有欧美设计时尚,又荟萃热带滨海风情,注重生态,是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

  海口国际金融大厦则是海南省的同龄人,始建于1985年,于1988年2月8日开业,是中国银行投资1700多万美元兴建,由日本熊谷组织设计施工,楼高22层,建筑宏伟,造型独具特色,1993年被海口市评为海口市十景之一“金厦银灯”。

  海口国际商业大厦作为海南省上世纪90年代的地标性建筑,曾是一代海口人鲜明的记忆。陈德雄说,后来国内很多城市的建筑符号都模仿了金融大厦和国商大厦的风格,而包括海口黄金海景大酒店在内的珠江广场一组建筑群也非常有特点,常成为取景的对象。

  陈德雄告诉记者,很多开发商都希望自己的建筑成为城市地标,但成功的地标建筑取决于很多元素,首先它要处于城市的关键点,能够被当作交通的参照物,同时也要有一定的人流量,因此大多数城市地标都是公共建筑,还要具有一定体量,设计要简洁大方有特色和原创性。此外业态的经营也非常重要,能够可持续发展,中国城的兴衰算是个典型的例子。

  1993年底,中国城盛大开业,这座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的大型建筑,号称是当时全亚洲最大的娱乐中心。在设计上,中国城也显得大气磅礴:从底层一直贯穿到顶层的巨大中庭气派非凡、悬空的全透明玻璃舞台时尚奢华,其内部的装饰更是美轮美奂,当时甚至有“到北京登长城,到海南逛中国城”的说法。

  中国城的开业,成为海口新地标,也为海南夜生活竖立了风向标,地下一层的海盗酒吧是当时海南首家主题酒吧,一楼是国际奢侈品专卖店;二楼的夜总会则是当时最为火爆的场所;三楼的国际俱乐部是一个大型演艺中心;此外,中国城里还经营着多家高档海鲜酒楼、中外特色餐饮和大型桑拿中心,豪华夜生活所必须具备的一切要素,都能在中国城找到。

  当时正值海南房地产泡沫的最高峰,用挥金如土来形容当时来中国城消费的客人一点也不为过。而随着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海南经济陷入低谷,像中国城这样的豪华消费渐入窘境,于2006年正式关门谢客。

  同样受当年经济形势影响的是海口的各种半拉子工程,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海南经济的发展,部分烂尾楼实现了华丽转身,海口明光海航国际大酒店、天邑国际大厦可谓其中的佼佼者,它们都从城市的伤疤摇身一变成为海口的新地标。

  新旧千年交替之际,海口的地标版图上也添了两员“大将”:一个是世纪大桥,另一个则是千年塔,而它们日后的命运可谓天壤之别,令人唏嘘不已。

  2000年10月3日,新千年第一个国庆黄金周,位于海口市滨海西路的海南热带海洋世界开园试营业,园内一个全钢结构海豚型建筑物便是千年塔。千年塔为庆祝又一个“千禧年”而建造,也是当时全世界最高的纪念观光塔,因此被载入2000年世界吉尼斯纪录。但2005年6月,热带海洋世界对外宣布“休业三个月”,至此再未有开业的动作。

  2009年,计划投资57亿元的海南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在此动工开建,成为海口市的新地标,千年塔随之被拆除,两个地标性建筑就此完成了历史性的交接。

  世纪大桥位于海口市龙昆北路北延长线上,跨越海甸溪入海处,大桥全长2683米,于1998年5月29日开工,到2003年8月1日竣工通车,是海南目前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桥梁工程,其外观宛如一条卧龙横亘于海甸河上,因其功能齐全、造型新奇而成为海口一个重要的旅游景观和城市标志性建筑,至今仍发挥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而从一块“城市伤疤”到“地王”,再到“城市新地标”、“城市RBD”(休闲商务区),海口市玉沙村借力棚改的嬗变,称得上是海口市书写城市地标建筑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02年10月16日,国务院批复海口、琼山两市合并,成立新海口市,2013年,海口市琼山区对府城镇进行区划调整,撤镇设立滨江、府城和凤翔三个街道办事处,府城这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城完成了一次蜕变,海口的城市发展也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相关链接:

海南第一高楼“海口塔”5月底开工 高度达428米
海口消防组织专家会审海口塔、日月广场等项目消防设计
海航回应“海口塔被取消”:是谣传 正按部就班推进
海口塔光不再对“八村”公益扶助 双方各执一词
“五一”特别报道 走进海口塔吊工人孤寂的云端生活
海航地产首进中国房企50强 拟建428米海口塔

 

相关链接:
“五一”特别报道 走进海口塔吊工人孤寂的云端生活
海口塔光不再对“八村”公益扶助 双方各执一词
海航回应“海口塔被取消”:是谣传 正按部就班推进
海口消防组织专家会审海口塔、日月广场等项目消防设计
海南第一高楼“海口塔”5月底开工 高度达428米
[来源:海南日报] [作者:邵长春] [编辑:杨雨霞]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灾后重建看变化·复工复产
圆满中秋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