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改革创新发展方式,探索贸易功能区试点
前不久,中西部唯一的保税贸易功能区在两江新区保税港区正式启动。记者了解到,作为两江新区打造国际物流枢纽的“主战场”之一,保税港区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条件,大胆改革和创新,积极配合重庆海关、检验检疫局等单位,落实上海自贸区“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和推进海关新“10+1”功能创新,海关14条已经落地11条,国检8条已全面落地。此外,正式启动的保税港区贸易功能区面积2.45k m2,将通过物流带动贸易功能区、保税港区各种业态的融合发展,最终实现贸易功能区与保税港区在加工制造、物流、贸易、营销、金融结算良性互动发展局面,在内陆地区率先转型升级成为统筹外贸和内贸两个市场、整合国际和国内两种资源的开放平台。
“不仅要敢于创新,敢借鉴,还要能转变、敢啃硬骨头。”两江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打造国际物流枢纽,新区直属的港务物流集团,将传统的港口经营向构建以港口为节点,航运、铁路为连线,以全程物流为抓手的多式联运的转变;由单一的商贸购销模式向规模化生产资料市场交易中心转变。促进港口中转物流与园区综合物流的相互支撑。同时,以整合铁、公、水资源构建多式联运全程物流经营平台,以“前港后园”构建以仓储、加工、配送、贸易、物流地产的综合物流平台,以电子商务构建大宗生产资料交易及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以港九上市公司构建优势强劲的融资平台。
产业:加快保税交易发展,重点打造跨境电商产业
据介绍,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服务贸易“五大专项”工作要求,两江新区全力推进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在全国率先实现在保税港区围网范围内开展保税商品展示交易,在水港功能区修建了4.7万m2的交易中心一期和3000m2的进口汽车馆并于2014年10月18日开业。截至目前,经营商品已经突破4万种,涵盖汽车、服饰箱包、珠宝、钟表、酒类、食品、家居日用品、化妆品、保健品、精密仪器等领域;同时,为实现保税商品展示展销功能政策延伸至保税港区围网范围外,在解放碑设立了交易中心首个延展平台。
两江新区还积极推动O2O“线上线下”联动发展模式,启动了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搭建了“爱购保税”网站。短时间内建成物流分拣线4条,现已达到2万件包裹的日处理能力;完成配套仓库建设及改造共计12.8万m2;搭建了一套根据订单信息完成配货、打包、贴面单、报关、快递的一条龙地面服务作业体系。2014年10月18日,“重庆跨境电商产业园”和“重庆两江新区电商产业园” 同时挂牌,已引进卓益网、万国优品、优鲜码头等跨境电子商务类企业49家,累计实现交易额突破5500万元,约占全市交易额的85%。
同时,新区非常注重发展配套金融业态。仅保税港区就已入驻金融类企业共计50家,包括融资担保、投资(咨询)、融资租赁等类型,积极探索融资租赁、离岸金融、离岸结算等业务。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仅保税港区,2014年就实现工业产值735.13亿元,同比增加26%;实现保税贸易额12亿美元,其中,保税商品展示交易额1.38亿美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91.27亿美元,同比增长91.2%,占全市总额的41%。
相关链接:
重庆3000米绝壁栈道令人腿软 游客步步惊心
海汽控股与重庆交大携手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基地
重庆现“最牛的厕所” 像欧洲城堡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