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新常态是全球金融领域最重大的话题之一,也是中国的重大话题。5月23日,201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的第一场主题论坛的讨论主题就是货币政策的新常态。
该主题论坛由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杨燕青主持,在参加讨论的专家看来,所谓货币政策的新常态是基于国际国内的宏观经济形势而言,主要的特征就是流动性紧缺。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的三大板块相继迎来经济的新常态:美国用六年时间完成去杠杆、调结构的过程;欧元区经济复苏缓慢;而中国也面临经济和经济增速下行的压力,同时各项改革仍在推动。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大背景下,中国的货币政策将何去何从?
英国金融局原主席特纳(AdairLordTurner)认为,中国存在着私人部门杠杆和负债过高的情况,而杠杆是一把双刃剑,在帮助中国完成经济的快速发展之后,过高的杠杆率制约了经济的增速。此前的国际经验证明,去杠杆不能仅有利率一个工具、一种方法,必须要有一系列政策的目标,利用一系列宏观审慎的工具去实现。另一方面控制私人部门的杠杆率,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的贷款。
中国人民银行条法司司长张涛表示,在新常态下货币政策更好发挥作用,还需要一个更加开放的金融政策环境,特别是价格信号不能够失真。
在他看来,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首先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第二,新常态下要统筹利用两个市场,即国际市场、国内市场;两种资源,即国际资源、国内资源,全面提高资源全球配置的效率。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一定要让市场,特别是价格信号不能够失真,能够理顺价格。这个价格最重要的就是包括很多金融价格,也是货币政策职责所在。所以我特别强调要用一个开放或更加开放的金融政策环境来实施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张涛说。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表示,当下货币政策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是主权货币国家难以提供充分的流动性,有一个自动紧缩的过程;二是美联储终究会否加息。在双重压力下,全球货币政策会出现流动性紧缺的问题,这就是全球货币新常态。
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弗里曼讲席教授李稻葵总结道,现在的货币政策要同时应对三个挑战:一是想方设法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二是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三是适当增加流动性。
“中国经济的国民储蓄率非常之高,有人说50%,有人说45%,至少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国民储蓄率的3倍或者2倍以上。但我们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如果按债券市场或银行贷款来算,至少比美国企业高出50%,我们银行贷款利率接近6%,我们债券发利息,一般债券总得6%、7%,都是非常高的。这些毫无疑问对于转型、对于经济的升级是不利的,所以第一个挑战就是要想方设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的成本,所以央行最近一系列动作是降息。”李稻葵说。
他认为,近期看到一些市场好的变化是融资结构正发生巨变,直接融资比重在增加,而这种增加并非来自股票市场,而是债券市场。
“债券市场一发展,部分取代了银行贷款,实际上M2是收缩性的。在这个背景下应该看到货币政策必须适当地灵活,因为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要逐步减少,所以我认为最近存款准备金下降是对冲直接融资上升,否则你的货币存量短期内不够了。”李稻葵说。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师、董事总经理黄海洲认为,中国央行手里的工具比美国还要多,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是汇率,通过人民币国际化,可以把中国问题在国外解决。
“中国现在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里面包括实体经济真实的利率可能比较高,如PPI连续31个月是负的,制造业里面面临真实的利率是相当高的。”黄海洲称。
那么,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黄海洲认为,我们应该考察一下什么样的企业在一个经济体里面杠杆率比较低。
在他看来,有两类企业在经济里面杠杆率比较低,第一类企业是创新性企业,美国创新性企业做得非常好,中国的创新性企业负债率也非常低,所以经济要转型,我们要鼓励更多的创新性企业;第二类是国际化的企业,五百强的企业负债率低。
“所以要转型,一个要变得更加创新,一个是变得更加国际化。这方面都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做更多的国际化,SDI人民币国际化非常值得期待。同时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大有可为,投资中国股市为时不晚。”黄海洲说。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紫光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周皓的观点是,中国货币政策的新常态就是一种转化中的、双轨制的、难以贴标签的、具有很强实用性的货币政策。
“中国的经济并不是一个可以贴标签的标准的计划经济或市场经济,还是一个转化过程,所以中国的货币政策并不能够简单说成是数量型计划经济或者价格型可以描述的。中国的货币政策还是在一种改革当中的双轨制的货币政策,所以没有办法贴标签,央行现在采用一种灵活的货币政策。”他说。(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