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网6月25日消息(记者 林菲)小兰(化名)为了赚钱,把别人“送”的K粉卖掉,小叶(化名)同样为了赚钱,倒手转卖K粉,秀英法院少年法庭庭长陈斌指出,小兰和小叶迷迷糊糊走上贩毒道路,都源于在酒吧接触了毒品。
17岁的小兰是屯昌人,初中辍学后就来到了海口打工。2015年1月,小兰和一群好姐妹相约到某酒吧聚会,其中一位姐妹带来了一名男子。大家喝酒玩闹了一阵后,男子便拿出了一包白色粉末说是让大家更开心,小兰知道那就是K粉,便和男子开玩笑称:“能不能送我一点?”男子很爽快地给了小兰一小包。之后,小兰便在网上告诉一名网友,自己有K粉要出售,网友很快就介绍了一位买家给小兰。小兰和买家约在酒吧停车场交易,她刚“赚”到550元现场就被民警抓获了。
在询问时,小兰表示,自己是第一次贩卖毒品,因为生活困难,想多赚一点钱。2015年3月26日,少年法庭判处小兰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小叶自小在澄迈长大,因为一次骑摩托车摔倒,脸上留下疤痕后他便开始抵触学校生活,于是只读了一年初中就辍学到海口打工了。一天,小叶在酒吧里认识一个叫“阿飞”的年轻男子,男子称自己可以拿到K粉。2015年2月,小叶同事黄某和女网友“阿花”聊天,对方称想弄点K粉,黄某就问小叶有没有办法。小叶随后联系了“阿飞”买来200元K粉,准备卖给“阿花”。与小叶见面的是“阿花”的朋友,小叶将K粉以300元的价格卖给了他,现场被民警抓获。2015年5月14日,小叶被少年法庭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陈斌介绍,少年法庭审理的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中,贩毒、抢劫、盗窃等为常见类型。2012年审理的未成年人涉毒案件有91件,2013年为57件,2014年为31件,2015年截至今天有15件。“无论从数量到占总案件的比例都是逐年减少。”陈斌称,减少的原因一是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禁毒宣传获得一定效果,让未成年人更多了解毒品的危害,远离毒魔。再者,少年法庭对犯了错的未成年人进行回访帮教,也减少了再犯罪的几率。另外,公诉机关对一些符合法律规定的未成年人涉毒案件也进行了不起诉的处理方式。
陈斌表示,从大部分的涉毒案件中可以看到,酒吧、KTV等娱乐场所是未成年人涉毒的重灾区。家长和学校应当多与孩子交流,避免他们步入歧途。
相关链接:
太嚣张!大胆男子网吧公然贩毒 三亚警方将其抓获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