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社会新闻>

女教师用微信校讯通散布“拐小孩”谣言 家长报警

海口网 http://www.hkwb.net 时间:2015-06-30 15:15

  日前,南京浦口星甸一名幼教机构女老师利用微信公众号散布“人贩子到浦口星甸,有小孩差点被拐”的消息,点击转发率超千次,引起当地村民议论纷纷,不少家长产生恐慌,拨打110报警。

  南京浦口警方迅速对文章内容真实性展开调查,核查为虚假信息。随后,警方对散布谣言的女子进行口头警告,并进行严肃批评教育。

  据警方介绍,6月23日,一条“人贩子到浦口星甸,有小孩差点被拐”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上被广泛转载。

  文章内容指:“各位家长,大家好,接到消息通知,恐怖的人贩子已经来到浦口星甸,有家长小孩差点被拐,幸好被及时发现。人贩子的目标是咱们可爱的宝贝们,为了孩子们的安全,请您从今天开始,一定要持卡来园接孩子,不要请人代接,在离园时,一定将您的孩子牢牢牵住,放学后尽量陪同孩子待在家中,以防犯罪集团有机可乘。请各位家长一定要小心谨慎!”

  文章最后还附上了几张照片,真实性一时难以辨认,引起该教师朋友圈400多名学生家长关注并转发,点击转发率超千次,不少家长拨打110报警,当地村民议论纷纷,警方高度重视。

  事后,浦口警方迅速对文章内容真实性展开调查,很快被核查为虚假信息。

  经警方调查发现,“人贩子到浦口星甸,有小孩差点被拐”文章出自名为星甸某幼教机构的微信校讯通,消息发布者为该幼教机构的幼儿教师陈女士(化姓)。

  据陈女士交代,一位家长聊天时和她说了自己小孩差点被人贩子拐走,于是她在网上找到“人贩子来宁”的文章,把该家长所讲诉的事情结合在一起,编写了一番并发布。

  民警表示,在没有调查发现其他证据时,勿轻易判断有人贩子,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不要盲目发布此类消息,不仅容易造成恐慌,还容易传播不实信息。与此同时,警方提醒广大市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警方支招

  网络谣言破绽多

  其实,网络中很多谣言是专门为家长设置的。如:偷孩子断手断脚当乞儿、迷魂药骗走孩子割肾、吃食物被毒死……很多家长认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加上外地报道的打拐新闻,确实让人心惊胆战。

  不过,家长们只要细心一点就可以发现,这类谣言“换汤不换药”,有的信息转发上千次后,虽然事发地点改为本市,但唯一不变的是“家长们注意了”、“公安局通知了”、“学校通知了”这些字眼。还有的打爱心牌:“如果你有爱心,请帮忙转发。”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以为随手“做好事”提醒,但未意识到,传播不实新闻易引起不明真相群众对公共安全的恐慌。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致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相关链接:

商务部澄清谣言:进口汽车不会大幅降关税
邓超姐姐否认弟弟出轨斥谣言:他们很好
编造薄熙来案一审审判长“自杀”谣言者被拘留
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当终结者还是传播者?

 

相关链接:
邓超姐姐否认弟弟出轨斥谣言:他们很好
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当终结者还是传播者?
商务部澄清谣言:进口汽车不会大幅降关税
[来源:金陵晚报 ] [作者:徐宁] [编辑:林婧]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为“海口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美术设计等作品,版权均属海口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进行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或建立镜像。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日报海口网入驻“新京号”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多彩节目,点亮缤纷假期!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新年音乐会将于2024年1月1日举办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招才引智专场诚意揽才受热捧
图解海口一周热闻:海口获评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勇立潮头踏浪行
“发现海口之美”摄影大赛
主流媒体海南采风活动
海口“两会”前瞻
     
     
     
排行
 
旅客注意!海口美兰机场T2值机柜台17日起调整
寻旧日时光 海口部分年轻人热衷“淘”老物件
海口:云洞衬晚霞 美景入眼中
嗨游活力海口 乐享多彩假日
海口:城市升腾烟火气 夜间消费活力足
海口:长假不停歇 工地建设忙
市民游客在海口度过美好假期
2023“海口杯”帆船赛(精英赛)活力开赛
海口天空之山驿站:晚照醉人
千年福地寻玉兔 共庆海口最中秋
 
|
|
|
 
     www.hkwb.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海口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复制或转载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612021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898—66822333  举报邮箱:jb66822333@163.com

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邮箱:jb66822333@126.com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60号

  琼ICP备2023008284号-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